阅读历史 |

第63节(2 / 2)

加入书签

“这才多久啊,不至于吧,难不成咱们京城贪官这么多?哎呦,这也太吓人了。”

那声音,那拍着大腿的做派,就差没高喊这个世界无理取闹了。看的包三而都想笑,不过他既然来了,那这好兄弟就得当个全乎。

“都说空穴不来风,是不是的,过一阵子总能知道的。只是既然是有可能有,那咱们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该筹银子筹银子,该琢磨就琢磨,不然临了慌手慌脚的,事后不是得后悔?大嫂,大哥上回可是得了不少银子的,存着又不能下崽,换了田地什么的,好歹也是家底。”

这话说的绝对贴心,所以包林氏听着直点头。刚才的震惊眼也瞬间变身,改成了期待眼,

“对对对,是该先想好喽,不然等你大哥回来,知道我傻不拉几的错过了,还不得恼了?”

说到包明武,包林氏眼睛又是一亮,微微侧身,冲着包三儿问道:

“对了老三,你知道大概时间不?要是能等到你大哥回来,我好歹也能有商量的人。”

这问题问的,包三儿都笑了,

“大嫂,这我可不知道,毕竟这事儿他不听我的呀。”

包三儿说完这一句,想着还有二哥那边没去说,索性给了个建议:

“要不您和二哥他们商量商量?”

“也成,等你二哥回来,我去他们家问问。”

这就对了,先商量着,等着有了消息,他也好一并将事儿办利索喽。

既然今天这通消息的事儿办完了,那接下来他就该去折腾他的杜仲胶了,自行车啊!想想就浑身激动。若是成了,嘿,他可就是自行车第一人了唉!这历史地位送上门若是还不知道争取一下,他就是个憨憨了。

第84章 杜仲、教子

包三儿从包明武家的巷子走出来时,脚步颇有些急切。自行车啊!自打一个跟斗从现代翻到古代,这是第一样能让他嗅到现代文明气息的东西。想想自己即将亲手制作出来,那真是,激动的人都想发抖。

不过当他走出三条巷子,即将转到自家那条街的时候,抬眼看到对面的回春堂的那一刹那,就再也抖不动了。

杜仲是什么?中药啊,既然是药材,那进出数量大了能没人注意?作为锦衣卫中的一员,对于他们的探查能力,包三儿从来不敢小看,说句锦衣卫中的套话,那就是石头他们都能想法子撬开嘴。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真的做了自行车,还用了杜仲胶,那么他怎么解释东西的来源?是,这个时期的杜仲树种植的相当广泛,就是京城南面的山上也常见的很。可他从没有采买过这个多好查证?就是采买了,买了多少也是个问题。这窟窿若是不能添上,将事儿做全乎了,那做出东西来就不是挣钱,而是招祸呢。

想明白了这一点,包三儿不禁又想到了这杜仲胶提取的法子上,这个他是不是也该想想说辞?从中药材里提取东西……一般人能想出这招来?怎么看,都不正常吧。作为一个另类的锦衣卫,不正常太致命,他得好好想想。

不过在这之前,既然路过了,那么买点杜仲回去倒是也算顺手。他记得杜仲好像还能制茶?还是什么男性饮品?高血压、心血管病、肥胖症好像都能用上?甚至还能治疗失眠?如果用这个理由采买上一些杜仲叶子应该没问题吧。

想到这个,包三儿即将拐弯的脚步一顿,直直的就往街对面的回春堂里走去。

“咦,包三爷?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舒坦?”

作为街面上的名人,包三儿一进门就被坐在问诊桌边,正翻捡药材的秦大夫喊着了。不仅喊了,人还特别客气的站了起来,看架势包三儿若是说一句不舒坦,他能直接过来扶他。

看他这样,包三儿眼睛闪了闪。这态度……当年他家媳妇和老爷子生病,都是这秦大夫看的,那时候为了请他走一趟,包三儿可是作揖行礼的,不知道恭敬了多少回。如今却反了过来,由此可见,身份这个东西,真的是磨人的很啊。

“秦大夫在啊,那正好了,我总算能寻个明白人解惑了。”

“哦,怎么说?”

不是来看病的?那没事儿上医馆做什么?难不成出了什么事儿?

秦大夫有些疑惑了。问的时候眉头都微微的皱着,生怕这突然当上了官的包三儿给他出什么难题。毕竟是锦衣卫啊!这个名号太让人犯怵。

“前些日子,我那边活儿有点多,熬得狠了些,待到交了差才发现,近日白日里有时会感觉有些头晕目眩,夜里睡觉也不怎么踏实,还总觉得累的慌。有个朋友就和我说,说是有种杜仲茶吃了能有用?说实话,平日里龙井毛峰,连着茉莉都听过,就是没听过这杜仲还能做茶的,所以特意过来请教请教。”

哦,原来是身体感觉被掏空了呀!既然是这样,那秦大夫就专业了起来。

“这是累狠了吧,要不搭个脉看看?”

这话说出口那绝对是医者仁心,见着病人当大夫的能随便给建议?不搭个脉确定一下,万一说错了,出了岔子,他这回春堂的招牌还要不要了?行医最要紧的就是谨慎二字。

“别,我是知道你的规矩的,这一搭脉,就成了看病,得给钱,还是给我省几个吧。你就说说这杜仲茶是不是有,是不是有这功效就成。”

病人不配合你让大夫怎么办?还能强行搭脉不成?还是别吧,没得好心没好报,反惹一身骚。作为一个能在锦衣卫衙门附近扎根的大夫,秦大夫在识趣这个问题上绝对是点满技能点的。

“你呀,还是这个不爱看病的性子,这么多年都没改。好在到底年轻,看着脸色也挺好,我就不多事儿了。”

先刷一波老熟人、老邻居的亲热分,再将不搭脉的责任推出去,然后秦大夫才正正经经的回答包三儿的疑问:

“杜仲确实是味好药,前任太医院院判李时珍李东璧近年编撰了一本医书,名为《本草纲目》,内里就细数了这杜仲的好处。说它能入肝补肾,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治肾虚腰痛,久服,轻身耐老。杜仲茶取的是杜仲叶初长成、生长最旺盛、花蕾将开时,或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成熟时采收的嫩叶,这样生机阳气最浓郁之时的叶子所制的茶,自是功效不错的。只是这茶入口稍苦,一般人吃不惯,故而少有人用。”

啊,这秦大夫不说包三儿差点就忘了,这时候李时珍还活着呢!妈呀,这要是能和这样的人做个邻居什么的,生命妥妥有保障。可惜了,李时珍著书好像是回了家乡之后的事儿,还为了查探药性走了不少地方,这当邻居怕是别想了。

包三儿脑子有些走神,不过他如今五感六识都不弱,即使走神,也没漏了秦大夫的话,更没露出什么端倪来。听着秦大夫话音落下去,还能及时回神,将话题进行下去。

“要这么说,这杜仲茶喝得?”

“喝得,便是没病的人常用也是好的。”

“那就好,对了,秦大夫,你这里可有这杜仲茶?”

“这还真是巧了,如今正是五月,杜仲花期刚过,我这还就有些新制的杜仲茶,本不过是旁人送来的,如今既是你要,我匀你一些?”

“有这样的好事儿我自是欢喜的,不过占大夫的便宜,我可没这个胆子,秦大夫,这样吧,我听说你家夫人今年逢九,不如去我那铺子选个首饰给尊夫人做礼?”

“若是如此,那可就是我占便宜了,如今你这巧手之名何人不知?”

这一番你好我好的往来之后,包三儿顺利的入手第一波杜仲叶子,顺带树立好了被科普的经历。和秦大夫预约好他上门选收拾的时间,高高兴兴的走人了。

一边走,他一边心下寻思,有了这一出,等过上几日,他再寻个理由往南面山坡走一遭,然后用看到杜仲树好奇,想自己试试制茶的借口弄上一堆杜仲树叶应该没什么破绽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