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你傻啊,既然是宫中女官,那宫中谁说了算?”

皇帝觉得自己这伴当今日表现相当的差劲,怕不是早上出门没带脑子。

“啊?啊,是了,陛下,是奴婢糊涂了。”

可不就是糊涂了嘛,女官没有合适的怎么了?选个合适的宫女,临时提升一下又不要钱。只要人合适,那就什么都合适。

张诚领悟了皇帝的暗示,小跑着就去了太后的宫里,这样那样的一说,嘿,太后选人的事儿还没影呢,对包明成的兴趣却上来了。

“就是那个开食铺的?”

作为一个扶持着幼主顺当登基,并稳住了后宫的女人,这宫里从来不缺她的眼睛,包明成是什么人,即使皇帝没来细说,她也知道的一清二楚,那写满了字的落地屏风可还在乾清宫里摆着呢,皇帝招将作监的人在宫里实验土水泥的事儿那也是皇宫里的年度大新闻。

这会儿听着那个特别聪明,特别有见识的包明成又有了新功劳,你说太后能不上心?

“他这回又做了什么好东西?”

“回太后娘娘的话,是车,不用牛马就能动的车子。”

“不用牛马?”

太后惊得眼睛都瞪圆了,随即满脸欢喜的说到:

“这可真是,真是太好了。”

“是,陛下也是这么说的。”

“你去,和陛下说,哀家这已经有了人选,必定是合适的,让他尽管放心大胆的下旨,如此良才,就该重重的赏。”

太后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微微扫了一下边上的嬷嬷,那嬷嬷抿嘴一笑,不动声色就退了下去。张诚显然也看到了,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只笑着告退。

等着他走了,另一位还在太后身边的嬷嬷看了一眼外头,垂首轻声询问道:

“娘娘这是要选那人?这可是您挑选了将尽一年才选出来,为陛下准备的。”

“什么准备不准备的,哀家又不是那恶婆婆。皇后有孕,咱们还是少给她添堵吧,如今什么都没哀家的孙儿要紧。人既然短时间没用了,留着不过是平白的耽搁人家的青春,这样赏下去就挺好,两项便宜。”

听着太后如此说,那嬷嬷就笑了起来,略带几分打趣的说到:

“娘娘要是恶婆婆,那这世上可就没几个好婆婆了,哪家儿媳妇敢这样甩手丢活儿给婆婆的?这样宠着儿媳妇的,也就是您了。”

这话听得李太后也笑了,拍着手嘟囔,

“那就是个憨孩子,若是早点告诉哀家,哪用她发愁那么些日子,还挑品级?她是皇后,这品级多少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罢了。”

这话嬷嬷可不敢接,再怎么那也是皇后,不过那人选……

“说来,那包明成这次真是赚大了,这可是娘娘都看好的人。”

“也是他们自己的福分到了。”

李太后语气轻柔,眼睛却看向了那宫门口款款而来的女子。

那是个十七八岁大,容貌清秀,身姿端庄,让人一眼看去就能平静下来的温润女子。看着她,太后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神色也多了几许朦胧。

“能这样出去,或许真的是福气,小门小户里过活,比皇宫……”

比皇宫什么后头太后没说,可在场的女子们却一个个都垂下了头。深宫中的寂寞啊,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

“奉天承运……”

包三儿家的小院子里再一次迎来了圣旨,依然是张诚亲自送来宣读,不同的是,这一次包三儿的官职更高,正五品的骁骑尉让包三儿彻底进入了中等官宦的领域。不说现场老韩头是如何的喜极而泣吧,就是听到消息过来的包家兄弟,也高兴的眼泪都下来了。

到了这一步,老包家在这四九城里总算也能算是有点地位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只要不出意外,以后立夏就能降等承袭包三儿的爵位-正六品云骑尉了呀。两代的武勋保住了,你说他们激动不激动?

至于第二份赐婚的旨意那就更惊喜了,让包三儿,甚至整个包家都差点瞪掉了眼珠子。因为被赐婚的女方居然是太后宫中,执掌佛堂事物的正六品女史(对,就是元春干的那个活计。)

“那岂不是说弟媳妇嫁过来不用请封就能有六品敕命了?还是太后宫中出来的,这,这可真是,说出去再是长脸不过了。”

太后宫里出来的为啥这么好?因为这涉及不到后宫争斗和危险呀,再不用担心女方因为涉及后宫权利倾轧而被牵连,你说是不是该惊喜?当然这个是不能明说的,所以心中高兴的不行的包明武也只能咧着嘴给众人普及些别的知识,来缓解他那心里落下大石头的欢喜:

“女官官职和敕命是两回事儿,不过即使请封……按照规矩,也只有原配才能得和三儿官阶相等的敕命,继室要低一级,这么一算,正好合适。陛下果然圣明,三儿,这婚事可说了怎么办?”

“说是下个月从宫中出嫁,至于其他……大哥,你是长兄,明儿带上咱们准备的聘礼,去请郝大人做个中人吧。”

“郝大人?这……能成?”

不请官媒这个他理解,这样的事儿就不是官媒能办的,可赐婚……难道不该是去礼部找人?怎么就让一个百户做中人?若是郝大人当中人,那媒人是谁?镇抚使?还是指挥使?这操作是不是猛了些?

“能成。”

怎么不能成,从郝成刚跟着皇帝过来,看到他和皇帝说话的那一刹那开始,这事儿即便不成,他也会想法子成的。甚至请了他,呵呵,郝成刚还得欠老包家一个人情。毕竟这是给他创造了和上官交好的理由,更创造了他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呀。

“那行吧,我明儿就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是包三儿一当官就一跃比包明武更高的时候开始吧,包三儿说的话,包明武总是下意识的听从,这种主次的转换那样的无声无息,连着包明威都没察觉有什么不对,这会儿满心满眼想的就是如何帮忙,将老包家几辈子人最体面的一件事儿做到圆满。

“三儿,你那新屋子……还差多少没弄完?”

“快了,最多四五日就成了。”

“家具呢,可有预备妥当?”

“放心,都说好了,等着这里收工,那边就能送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