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节(1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个,包三儿也欢喜的开始挑眉了,他是真没想到啊,这次财神爷这么给脸,让他一下子就享受了一把暴发户的滋味。

“真的?哎呦,那样的话,老三,你可得给个高工钱,好歹让我这当哥哥的,也跟着发发财。”

“那自是一定的,来,你看,我都分好了,这是你的。”

既然自己挣得多,那包三儿也不是小气的,给出去的自然十分的大方,昨儿给对面是个匠人分钱的时候,就直接走了两倍的工钱,让那些跟着他忙乎了一个月,瘦了十来斤的匠人们乐的,差点眼睛都快笑没了。

一人三十两唉,这工钱,以往他们一年也就这么些。为了这个,这些个比包三儿大了好些的匠人们差点没拍着胸脯给包三儿打包票,给他当牛做马了。

包三儿给外人都这么大方,这会儿给自家兄弟的,那能比外人差?自是往大里走,直接按照原本说好的工钱走了三倍,

“我的?100两?老三,这,这有些不对吧!我不过是下了值过来搭把手的事儿,这也能有这么多?你别不是弄错了。”

“没错,没错,你这不是还帮着送货了嘛,这也得给份工钱不是?让朝廷命官当送货的,这工价能和一般人比?大哥你就放心拿着吧。对了,这一份是二哥的,一会儿你给带回去。另外这里,你家和二哥家的小子们也帮了不少,他们的工钱我也算好了,喏,一共一百三十两,清单在这里,就麻烦大哥帮忙分发一下了。”

这是分发的事儿,当他傻啊,他们一共才来了几个人?干了几天?多给了这么多,有两倍多了吧!这是老三出银子,让他当好人呀。他好歹是当大哥的,这么占老三的便宜……包明武觉得自己有点脸红。

“你这人,让他们来你这里领不是挺好。”

“别,还得一个个的招待,一个个的给,多耗时间?我可没那么闲,好容易歇下来了,我得赶紧的好好睡,好好吃,好好歇着。”

说话间包三儿像是一下子浑身疲惫都上来了一般,将王安送来的种子重新那么一包,抱在怀里小跑着就开始往后头去。

“走了走了,剩下的事儿都给大哥你了。”

看着包三儿逃难一般的离开,包明武刚才还有些发红的脸一下就笑了。

“臭小子。”

这一句轻骂里头有多少亲昵,多少欢喜,多少感激,那真是只有包明武自己知道。不过不管怎么说,拿着这么一笔钱回去,还几乎家里人人有份,总是让人欢喜的。所以包明武回家这一路啊,那真是护身都透露着欢快!

第117章 附田、传信

跟着包三儿干活的一众人等欢欢喜喜的领钱,而在京城之外的地方,却有不少人正在哀嚎着。为的是什么?因为使臣走了,皇帝搜集足了证据开始开刀了呀。头一波被折腾的谁也想不到,竟然是附田的那些人。

先头包三儿和皇帝说各处地方上举人大量的给乡民附田,以至于田赋丢失,全成了那些乡宦们的经济来源。

皇帝虽然心里有数,知道这事儿肯定不假,可同样的作为皇帝,他还是秉承着谨慎的习惯,派了不少人去各地调查。而这调查的结果……自然是触目惊心的。看着好些地方上七八成的田地都没了税赋,你说这让皇帝夜里怎么睡得着?想想国库日日为了军费,为了各种开销发愁,你让丢了这么多钱的抠门皇帝怎么不心痛?

若不是正好遇上了藩国来朝的事儿,这些个偷了国家田赋的,早就被处理了,血流成河都有可能。不过也正是因为被拖延了这么一下下,让皇帝从丢钱的暴怒中缓过了神,没一上来就下了死手,而是采用了杀鸡儆猴的法子。

挑选了几个家中已经没了什么高官厚戚,田地数字又庞大的吓人,家中子弟不成器,家人亲朋多有违法乱纪之事的人家。揪出一连串的小辫子就直接来了个抄家流放。

这突然抄家……那些附田自然也就一并被抄了去对吧!这么一来那些依附的田地主人能干?自然是不愿意的,可谁让官府册子上登基的,田地是属于这家的呢?你再喊冤也没人搭理呀!你想找那被依附的主人?嘿,人家都流放了,你找谁去?

所以喽,那真是祖祖辈辈辛苦攒下的田地就这么一朝全空了,当时就不知道哭死了多少人。跑到衙门口撞柱子的都有好些个。

可这事儿谁搭理啊!再闹,不定这家子也得进去呢,因为这是冲击官府的罪名了呀!

咽,咽不下去;吐,吐不出来,当时那从场面哦,包三儿事后听到看了现场的罗七说起,心下都不禁唏嘘了起来,觉得他们可怜。

可这事儿能怪皇帝下手狠?说白了,以往靠着依附,少交近半田赋的也是他们,钻空子占了国家好处的也是他们,这……应该也算是因果循环了吧!

“这样的事儿,其实往年也没少过,只是以往的皇帝,不像是咱们这位陛下这么……”

这么会抄家是吧!看看这几年抄家的数量,都快赶上先帝一辈子的成就了。

“此外,京城抄家什么的,说到底,京城附近的田亩一共才多少?零零星星的,都不够官宦们自己分的,想附田都轮不到他们,所以这事儿咱们才少见了些。可这次不一样啊。”

说话间罗七小心的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能偷听这才略带几分小兴奋的对着包三儿说到:

“这回,陛下是专门挑着那些个附田数量最多的下的刀子,而且还特意选了四个人丁多的地方,你说,这一闹出来……陛下还特意让咱们暗探那边帮着四下的散播了一阵消息,这么一来……”

不用你满含深意的眼神扫过来,他也能想象这场面会是怎么样。

这会儿怕是大半个天下的人都该知道了,而这知道的人多了……只要对咱们这位皇帝抄家次数有些了解的,怕是心里都要开始发虚了吧。

罗七也是这么想的,举着小瓷杯,自斟自饮的他这会儿眯着眼睛回味的时候,满嘴都是对皇帝手段的敬畏,

“陛下就是陛下呀,也不知道这么一折腾,有多少人会将附田的数量减下来,对明年田赋上的收入又能提升多少。”

要包三儿说,这招看似很牛掰,可现实却未必能如皇帝的心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侥幸心理这个东西,哪怕是最底层的小民也从未少过呀。特别是在底层百姓得日子实在艰难,天灾人祸又频繁发生的档口。有几个能往长远去看?多是只能顾着当下这么一星半点好处的人。

想到这天灾人祸……包三儿猛地就想到了那土豆,拍了一下罗七的胳膊,倾斜着身子,低声叙说到:

“这次藩国来了不少人,我……你说,那么好的东西,产量这么高,要是咱们这里能种该多好?所以……这会儿我已经让人种下去了,老韩叔日常店里忙碌,顾不得乡下田地上的事儿,我大哥家的老马叔为了帮我看着,如今都住到乡下去了。”

一听比麦子能多一倍甚至两倍的出息,罗七眼睛都快瞪出来了,酒杯都顾不得放好,一把就抓住了包三儿的手腕,声音带着颤抖的问:

“真有这么多?你别是被骗了。”

“骗不骗的种出来不就知道了?说是三个月就能熟,我这不就等着信儿那么,就咱们和他们这上下关系,就是夸大,应该也不会太过。不然他们以后还想不想来了?所以我想过了,最多就是天气土地不合适,出来没他们说的那么多。”

这个罗七倒是认可,那些藩国的人,小国寡民,有几个胆子敢糊弄他们?不过这天气土地确实也是问题吧!看看那些一过来就焉了吧唧的动物就知道,一方水土不但是养一方人,也养一方的动物和植物。

“这确实是个问题,你也正是个傻大胆,什么都敢试。”

“有什么不敢的,我啊,就是想着即使没一倍两倍的,只要多上五成,那也划算。咱们不说这产量上来了,于国有多少功劳,能活民几何这样的话,只说若是边上的庄子百姓知道了,要从我这手里买种子,我能挣多少?最起码两年里,我靠着这个,是不愁家业不兴了。”

“你就别想着钱不钱的了,若是真有如此高产,怕是不等你说往外卖,宫里就该来收了。”

还钱呢,藩国朝贡的一遭包三儿挣了多少?就是他刚回来的人都知道,跟着他干活的都发了一笔,他自己能少了?这样的好处,外头眼红的都快成堆了,这会儿他居然难不成还不知足?难不成是彻底跌到钱眼里了?

不,绝对不是,看看,这人眼神还是很清明的,说起钱也没那种贪婪,那怎么……是了,他差点忘了,这样的大功劳,不是他这么一个小官能承受的,甚至该这么说,除了皇帝,没有任何一人能承受的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