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节(2 / 2)

加入书签

是不是比天高这个见仁见智,可这法子那是真没错,皇帝啊,那是一下子开窍了,从勋贵人家这说不得的猥琐手段里看到了自己干没本买卖的大机会了。

大明的皇帝性子奇葩是出了名的,想想那个封自己当大将军的伯爷爷,想想他当道士当的皇帝都快不想干的亲爷爷,皇帝想搞一波海盗头子的角色扮演……那算是个事儿?

“去去去,赶紧的,将刘守有给朕喊来,对了,那几个挺有想法的勋贵也找来,哈哈,这么好一个发财的机会,居然敢不通知朕?难不成想吃独食?美不死他们。”

不,他们这会儿一点都不美,知道自己操作的太着急,露了痕迹,这帮子人早就慌了,等着听到内官上门,说皇帝召见,那更是一个个哭丧着脸,往家门口去的时候,就差没抱着门柱子嚎几句祖宗了。

“娘唉,这可怎么好啊,儿子怕是要回不来了……”

“爹啊,要不您去吧,儿子我脚都软了……”

“怎么办,怎么办,我就说这事儿不能干,不能干,看看,这下出岔子了吧……”

“都是老孙家那个憨货,急吼吼的往皇庄里去看什么?想知道怎么种的,暗地里塞点银子,不一样能让人说出来?就是找了来亲自教,又能多给多少?这下好了,全漏了。爷就不该心软,带上这样的蠢材……”

“没事儿,不就是陛下召见嘛,爷们一年不知道见陛下多少回呢,交情在这里摆着,能出什么事儿?”

你要是说这话的时候,那脸色不是白的和鬼一样,爷也就信了!

才传人的几个内侍见着这花样不一,应对奇葩的勋贵家主们,心里的吐槽都快成河了,面上却半点不敢露,没法子,皇帝喊人的时候那激动地小嗓门他们还留在脑子里晃悠呢,明显心情很不错啊,而且很大可能还会用上这几个,你说他们敢这时候坏了皇帝的事儿?

连哄带骗,连吓带拉,反正是什么招都使了,这才顺利的将一干人等都带回了宫里。

要说这帮子纨绔那也是绝了,在家的时候表现的那个怂啊!可等着到了宫里,看着皇帝的笑脸,听着皇帝一脸八卦,用十分感兴趣的语调问起事儿的时候……

哎呦,那立马就不一样了唉!一个个就和打了鸡血一样,眼睛放光,一张嘴,各种自我吹捧全出来。

怎么变得这么快?呵呵,这年头想当个合格的、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都能顺溜的把家顶起来的纨绔,那也是要有点水平的。比如这察言观色上,他们的水平就都很不赖。

他们是看出来了,他们干的这么些个事儿啊,皇帝半点没降罪的意思,相反还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利益!那这事儿就好办了嘛,自家皇帝是个什么性子他们能不知道?只要利益够大,让皇帝挣钱挣高兴了,那就什么事儿都没了。一个不好,不定还能让自家重新“简在帝心”一回,这事儿能不干?

既然能干,而且还是个机会,那这事儿就有讲究了。

先得说一下他们怎么会想到去干这事儿的!这个简单,不就是想要为陛下分忧嘛,他们可是与国同休的勋贵,铁铁的保皇党啊!那自然是该想陛下所想,急陛下所急对吧!

然后呢,就该摆各种困难了!这什么联系人不容易啊,这什么海商不识趣不愿意帮忙啊,这什么好容易通过各种法子拿捏了一二人,又遇上了海盗不讲理啊等等,反正三天的难度得说成九天的,若非怕露馅惹恼了皇帝,他们都恨不得说出个九九八十一难来。

等着说完了联系人的难处,再说到海盗怎么办的,这个事儿就该用春秋笔法了,毕竟这有点上不得台面对吧!至于他们从中花费的银子,那更是要大说特说,不说消耗大,怎么能显出他们的拳拳之心?

他们对皇帝知之深深,可同样的皇帝对他们也一样知根知底,谁是个什么货色,不用锦衣卫他心里都清楚的很,毕竟他可是长出宫晃悠的,又有武清侯那样的舅舅家帮着当眼睛耳朵,还有张阁老那样一个不藏私的先生,什么不知道?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打着折的在听,那些个吹嘘的全当他们说书了。等着他们说完,确定了那些海盗还挺有用,一挥手,这群不着调的就又被立马送出了宫。

什么?用他们?呵呵,这个先等等吧,他先安排安排,看看锦衣卫有什么法子再说。免得一个不好,让这些不中用的坏了他的大计划。

“刘守有,你可听明白了?”

“陛下,臣挺全乎了,也挺出端倪了,那些海盗……用好了是个不错的好棋。您看,锦衣卫给出几个低等武官的职位……”

“你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事儿你做主就成,朕就一个要求。在南面寻个大些岛,建立一个据点,用海盗当掩护,给朕死死的盯着那些藩国。有什么好东西,半点也没漏下。你可记住了?”

明白,都这么说了怎么可能不明白,陛下这是想彻底将这些小国当自家的仓库了吧。

“臣明白了,也记下了,只是陛下,这些人到底都是好勇斗狠的桀骜之辈,用起来许是不会那么顺手,为了以防万一,这水师……”

“这些个朕另外会安排,你就不用上心了。”

“是臣多嘴了,陛下圣明烛照,自是心里有数的。”

有数?他这会儿心里数的全是别人家库房的家底呢,有数。不过这消息若是包三儿知道了那铁定会乐呵的。因为这么一来,第一,弯弯许是会提前归国了。第二,知道了海盗和海商的勾结,那郑和下西洋的海图……怕是藏不住,要事发了呀。第三,有了水师,那大明对周围国家的威慑力又会增加多少?这会让大明无敌舰队的阴影可还没散呢。还有第四……

第四就别说了,反正连锁反应下来,这个大明啊,生机怕是又要增加不少了。最起码有了这些眼睛,当国内粮食不够吃的时候,看着南洋那边一年三熟,到处堆得快腐烂的稻米能没点想法?

哦,对了,有了这么一出,想来这以后南洋那边的汉人日子也该好过些了吧,毕竟后头有撑腰杆子的人了呀,还有那郑芝龙,李旦,颜思齐,南海的海面上还有他们称霸的土壤?这可真是不好说喽。

第150章 清查免税

皇帝的钱总是感觉不够用,特别是在琢磨南面藩国家底的时候,那更是觉得自己挺穷的。你看这想要在海上弄个岛,怎么也要划出点钱来,弄点基建吧?不用三通一平,搞点能住人的房子,运过去点粮食这总是要的吧!就是让出去的人自己想法子呢,那实际东西没有,犒赏也该有的是不是?

那要给多少呢?去监视那么多个小国,人少了能顶用?人少了你能保证那些海盗不会反复?卖了你?所以怎么也得去个小一百人。那么问题来了,自家这一百人的开销,加上收买海盗的花销,这银子少了去?

而且这还是小头,想要收拾整顿水师这才是大头。而且还是刚发现的,国家边防的大漏洞。

“早些年打倭寇的时候,那水师不还挺有用?怎么这才停了几年啊!一个个的,船居然都不能用了?水师的人都吃什么了?”

“陛下,户部就给了这么多钱,九边军费本就抛费硕大,顾着了这一头,那另一头……自是少给了些,底下的人有久无战事痞赖了几分,这才……”

这是兵部的,一听说是问水师他立马就知道不好,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清楚?那真是一年能给四成银子就不错了,听说水师那边的兵丁平日都靠着打鱼混日子呢。

唉,你说怎么就这么寸呢,前任在的时候什么事儿都没有,到了他手上……皇帝怎么就想到他们了?太倒霉了。

“朕不想听这些借口,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什么可说的。现在的问题是,赶紧的,将这事儿抓起来,该修修,该练练,再不能有半点松懈。”

“陛下,这……莫不是有这么战事?周围……可多是不征之国啊。”

能干上兵部尚书的,哪怕是文人出身呢,那脑子在武事上也是有几分敏感度的。一听皇帝的口气,他心都提起来了。这要真打起来……战胜了还好,有个闪失那倒霉的绝对有自己一个,想想嘉靖年间为了一个倭寇倒霉了多少兵部的官吧,那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忐忑,皇帝才让他吓一跳呢,他不过是盯着钱财罢了,怎么就说到打仗了?这事儿是随便能开的?

“什么征不征的,朕说了要打仗了吗?啊?这么耗钱的事儿,朕比谁都不想干,可再不想干,有时候该动还是得动啊!别的不说,你就说那土豆的种子,那些藩国怎么干的你不知道?再不给点颜色看看,他们都快跳到朕的脑袋上来了。”

咦,是为了这个?那这个就没问题了,反正钱也不是他出,弄好了也是增加了他们兵部的实力,他自然是要支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