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节(1 / 2)

加入书签

“我看当战车都成的,前头一个骑着,后头的站着射箭,比骑射都不差。对了,配合上咱们淘汰下来的那些短弓箭,正好能卖个大价钱。”

“打仗的话,他们衣食都得荒一半了吧,吃的还能用海里的,可这穿的……陛下,咱们多收点羊毛吧,多弄点羊毛布卖,这应该也挺好。”

好吗,明明是讨论东瀛和棒子有可能的纷争,怎么一个转眼就变成做生意了?这套路变得可真是,连着皇帝都差点傻眼了。双眼无神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赞同的说到:

“这些确实可以考虑,不过这之前,棒子那边……”

“这个调停嘛,总要联系双方,了解情况,最好在实地去看看,不然怎么能公平公正?”

呵呵,这是变相说拖延时间是吧!顺带还能多收几次好处,这些人算计起人来,还真是可以啊!

“觉得不安全,那就多买点东西嘛,咱们是宗主国,宽大为怀是一定的,即使银钱不够,那别的也是能顶账的,比如棒子那边的人参就可以吗。”

“其实东瀛的海珠也算是个特产了。”

行吧,既然你们一个个挤眉弄眼的,看着好像主意不少了,那就说关键的,有些事儿内阁阁老们是有权知道的。

“朕另外给锦衣卫多添了1000个名额。”

这么多?干嘛用?

“棒子和东瀛既然会有事儿,那其他的藩国呢?咱们不能每次都两眼一抹黑,等着出事儿了再去打听,还是得做个先手。”

哦,要是用在这上头,那没问题了,陛下您自己看着办就行,不过说好了啊,只是对外啊,别全用咱们身上,一天天的总抄家,他们老了,心脏受不住的。

那皇帝会这么听话?这会儿会吧,可以后,呵呵,那就说不准了,毕竟抄家的爱好培养起来容易,想戒掉可就难了对吧。

第159章 算计、纷来

皇宫里,皇帝和大臣们用了一个半时辰,将事儿重新理了一遍,并给出了各种计划,外头的鸿胪寺国宾馆里,棒子的人这会儿也在开会。内容不出包三儿的预料,近半都和他有关。

“都打听清楚了?就是那个咱们来时看过的三品武勋?”

坐在主位上的使臣并非是进京时走在最前面的那个,而是路过包三儿家时多看了好几眼的人,这样的座位分布让匍匐在屋顶上,偷偷探听的锦衣卫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正主居然是个使臣队伍里不起眼的随从,这样的安排你要说这些棒子没点小心思,傻子都不信啊!

所以喽,机灵的锦衣卫悄悄的拿出了一个细长铜管,两头带着个耳朵状喇叭的东西,从瓦片的缝隙里神了进去,贴到了木梁边上,偷听起了里头的谈话。

“确实是他,下臣塞了不少钱,问了多个勋贵人家的管事才弄清楚的,那位包大人是皇帝陛下的新贵,被不少人誉为百年来大明手最巧的人。前次皇帝陛下赐给国主的大钟,也是由这位包大人制作的。自行车、三轮车,甚至是这些日子在高官中流行的胶底靴子,也同样是这位包大人发明的。”

说话的人声音很平稳,可语气中浓浓的崇拜却半点没掺假,听得锦衣卫都下意识的勾了勾嘴角。

“□□果然就是□□啊,这样惊才绝艳的大才,我棒子国怎么就没有呢。我们才是最需要胶底鞋的国家啊。”

“是啊,还有那建城墙的土水泥,也是近几年的新东西,多好的东西啊,若是有这些,我们建立在崇山峻岭中的城市,会如何的便捷?海岸线上,若是有了土水泥,防御又该是怎样的坚固,上天对我棒子国太残忍了。这样的艰难,还有那些东瀛人窥视我们的国土和海洋,那一片海,那些大鱼,是我们沿海百姓的生存底线啊。”

还有海的事儿?怎么和海有关了额?屋顶上的锦衣卫皱眉回想着棒子和东瀛的地形,这一想立马就想到了釜山那边,好像确实和东瀛就隔着个海吧。这是为了打鱼闹上了?嘿,这可真是够糟心的。

“好了,这会儿不是说这些丧气话的时候,既然这位包大人是这样的重要,那么这次的礼品我们就要多上心些,准备些贵重的,好好结交一二,若是能得到这位包大人的垂怜,许是能让咱们这一趟有个好收获。”

想要好收获?看样子他们真的在打那些秘方的主意。

锦衣卫小心的朝缝隙里张望了一二,见着他们开始整理各种礼物,只用心将他们说到的大臣的名字记下,然后趁着没人注意,迅速的滑下了屋顶,然后在某个隐在暗处的,仿佛是清扫小厮的掩护下,快步走近一处假山,几个闪身就消失在了这院子内。

种花家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用间的历史,在这些事儿上经验丰富的都能出一屋子的书,在这用作招待外人番邦的地方,怎么可能没有点暗地里的措施?不但是有,甚至因为要顾忌脸面等问题,巧妙的一般人想都想不到。

所以啊,这里探听了一个全场,棒子却什么都不知道,更不清楚就在他们吹灯准备睡觉的时候,他们的对话,甚至是送礼的名单,都已经送到了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的手里。

而这些东西到了他的手里,呵呵,不用说,明儿一早怕是皇帝就该知道了。有了这么一个贪财的皇帝在,棒子们的礼物啊,怕是没什么作用喽。

不信你看,这一大早的包三儿就接到了传信,嘱咐他该收就收,但堤防不能少。这意思还不明白?对待糖衣炮弹,糖吃掉,炮弹当没看到呗。

这样的事儿包三儿能说不?怎么可能,那一盒子红参,两张貂皮,六张一斗珠羊皮,他一个转手给媳妇多体面?过年的大衣裳立马就能上个档次了呀。

“看看这手笔,也不知道东瀛的人来了知道这一茬,会不会也送一回,若是他们也跟着,媳妇啊,咱们今年全家大衣裳都能换身富贵的喽。”

“这么好的皮子,这么用了多可惜,存着吧,咱们家小满可不小了,也该准备起来了,这样的好皮子,放到嫁妆里,那才是真体面呢。”

王氏爱惜的摸着那些皮子,一下一下的,眼睛里光都亮了几分,可嘴上说的话却半点不含糊,看她表情那真心实意的样,就知道这话她不是糊弄包三儿卖好的。

这么一下子对小满的事儿这么上心了?包三儿微微坐正了几分,挑着眉头看了过去。王氏也不遮掩,抿嘴轻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轻声说到:

“养了几年的身子,大夫说妾身早年的亏损已经都补上了。”

补身子?哦,对,这是早先包三儿为了拖延要孩子的时间说的话,如今这么说,王氏是想着生孩子了?是了,年岁不小了,嫁进来也有了年头,若是再不生……外头已经有了说她不下蛋的传闻,再耽搁怕是家里也会有人闲话了她这是急了吧。同时多少也看出了包三儿的心思,是顾忌着前头的两个孩子,所以才用这个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说来王氏嫁进来这几年做的确实不错,教导小满很用心,点点滴滴的,让那么一个闷皮的像是个男娃一般的闺女,如今正经的有了官宦人家小姐的模样。立夏呢,许是因为在外头读书,见识多了的缘故,人也变得稳重大气起来。日常吃穿用度的,王氏安排的也十分的妥当,这么一算的话……包三儿心下微微一叹,寻思着好像对王氏是亏欠了些。

“既然身子养好了,那咱们也努力努力,争取明年就让家里多个孩子。不过小满……如今的女子成婚太早,身子骨还没长成呢,就要开始生孩子,这不仅是孩子危险,大人也一样危险的很。咱们等等,不到十六身子骨长好些不出嫁,这样怎么也能让孩子将来少受点罪。”

听到包三儿这么肯定的应承,王氏高兴的脸都有些发红了,看过来的时候,眼神都带着水润。说起小满的事儿来更温顺了几分。

“过了年,到底也是十二岁的孩子了,便是真要留到十六,十四五也该说亲了,既然这样,那这嫁妆如何能不开始准备?别人家孩子四五岁就开始攒的大把都是,咱们这样都已经晚了,也就是相公升官快,不然怕是春嬷嬷他们都要急了。”

这到也是,他们家本不过是寻常百姓,早年为小满备嫁想的也不过是做点榆木楠木的家具,弄上几套好些的首饰,待到定了亲,置办点满面的好布料罢了。如今这武勋三品人家的闺女……说句不客气的话,便是和那些世袭勋贵家嫡次子结亲,都有了资格,这置办起来可就得全面推翻,重新大办才行了。那样的话,这能是一日两日置办齐全的?

“还是你想的周到,那这事儿我就托了你,看看怎么办妥当,咱们就怎么来。”

这份信任很珍贵,王氏也很看重,所以包三儿一说,王氏就高兴了,摆着手指头说起自己的想头:

“上两回相公内买来的几样好摆件分出四五样来,应该是得用的。家具的话,若是新作,这会儿咱们就该开始存木料打起来了,这东西最是耗时,便是你认得不少好手,能加快些速度,没有个小一年也是不成的。布料这个当年买才好,能捡着最时兴的来。瓷器也是一样,首饰这样的,咱们家最是不缺,也不用太着急。只有剩下的皮子和药材却不是一时半刻能收到好东西的,所以也很该多留心攒攒。”

这么一说,王氏又将视线放到了那貂皮和一斗珠上,再次摸了一下,轻叹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