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汤州婚事(1 / 2)

加入书签

言畏大致知道了什么情况。

公主的婚姻乃是国之大事,而言畏连自己的真正身份都不敢确认,胡月说他是将军李殉,又让他坚决不要承认,真真假假,总之不靠谱。

这样的公主,怎么能跟自己永远在一起?

他听见自己没有半分犹豫,“好,我带你走。”

言畏连夜回客栈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又去敲胡月的门。

哈欠连天的胡月打开门,在听到他说要私奔,需要她提供一些银钱支持时,瞪大了双眼。

她打了火折子,点亮一盏灯,仔细去看将军面具后的表情,试图窥探他到底在想什么。

“你可是认真在说这些话的?”

言畏点头,“千真万确。”

胡月想了想自家将军和公主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些头疼。

但她曾经答应过将军,绝不忤逆他的任何决定。

罢了,陪他们胡闹一通算了。

胡月问他,“公主那边呢?她在浮云皇寺,每次出行身边都有禁军看守,恐怕不太好办。”

听到胡月谈到自己,平安从言畏身后探出头来,她收起脸颊边几缕碍眼的发丝,“我已经出来了。”

平安知道,胡月应该是言畏的挚友,按理说和公主私奔这件事,本身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没想到胡月不仅没有阻拦,反而顺理成章地答应了。

她不由多看了两眼胡月掌柜。

胡月长得高挑些,五官精致秾丽,是难得的绝色女子。

只是她的肤色并没有养在深闺中的白皙,无论是穿女儿家的裙装,还是便于行动的衣衫,都透露着一种来去自由的感觉。

胡月的东西不多,她很快收拾好,还准备了马车,出去了一趟,再回来时天色已经将明。

她掏出一张地图,摆在桌上,示意两人过来看。

“此时城门大开,我们尽快出城,一路向汤州去。有条路为暗道,寻常人并不走,虽然可能不太安全,但我觉得被禁军追上更可怕。”

胡月顿了顿,看向一言不发的言畏,“你说呢?”

尽管知道失去了记忆的将军什么都不知道,可她还是有一丝紧张。

害怕将军问,你为什么要选择汤州?

言畏点了点头,“行。”

虽然私奔的意见是平安提出来的,但她此刻什么也不知道,又没有这两个在本就身在江湖的同伴有经验,因此在胡月看过来的时候,毫不犹豫点了点头。

她催促道:“先走吧,路上再说。”

不知什么时候,外面起了雾,这辆再普通不过的马车赶着最早出了城门,并没有引起守城士兵的疑心。

平安有些哭笑不得。

本该是两个人毫无目的的私奔,也是自己一时兴起想起的事端,没想到如今变成了叁个人。

汤州是古北商国的一座城池。

因地处边境,属于古北商的险要之地,众所周知,敌入汤州,则北商全失。

说来正是因为多年前一战,大沧本苦攻汤州叁日,原本宁死不屈的城门竟忽然敞开,显得诡异又离奇。

彼时,李殉初初在此接手镇国老将军的兵权,即刻指挥大军攻入城内,丝毫不惧埋伏,胆量气度非寻常人能比。

而汤州内竟然全无异常,李殉在前锋带着人一路攻入,直接占领汤州。

经此一役,汤州理所应当成为了大沧之地。

而李殉也在天下扬名,众人无不称赞。

而古北商因为汤州失守,没过半年,也被大沧的军队攻占吞并。

有人猜测,当时守城的是北商最软弱无能的黎王,他一定是害怕了,所以才投降送城,成了古北商的千古罪臣。

亡国奴,即便是战胜国的大沧人,也会唾骂几句。

到如今已有四年,汤州只是一个再寻常的城。

平安注意到城门口有个石头筑成的石像,看样子是一个人面向城门磕头,裸露着上半身,身上有着道道鞭伤。

“那是黎王。”

胡月也看向那边,语气淡淡,“汤州被大沧接手后,没有伤害任何一个百姓,里面的人大都手无寸铁,可因为黎王一道命令,没有任何人反抗。黎王说,北商消亡已经不可阻挡,从今日起,所有人皆为大沧子民。”

“他们痛恨背叛古北商的黎王,因此筑了这个石像。石像日日夜夜趴跪在城门口,是赎罪,也是警告。”

胡月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平安听得稀奇,好奇问道:“黎王怎会如此?”

胡月笑了笑,“此事说来话长,来日再讲给你听。”

“好,一言为定。”

平安越来越觉得逃出来是对的。

北风漫卷,枯树满道,所有风尘仆仆的人到了汤州,愁色总是填满眉间沟壑。

毕竟这样苦寒之地,来人若非不得已,怎会来此。

他们在一间不起眼的农舍安顿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