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节(2 / 2)

加入书签

吃过早饭,今天他还是没去上工,因为之前答应那个批炸糕的,今天要交103个炸糕给他。

他想着周末还要交30套点心匣子给苏经理,于是就想把这事交给媳妇来做,罗树琴倒没有先前那么抵触,毕竟这是连门都不用出,人家上门来取。

于是就点头同意,又听杜向东说要出去做点心,她不解道,“在家不能做吗?”

“咱家没工具,等攒点钱咱们翻新下房子然后垒个烤炉什么的才能做。”接着杜向东就又说,“苏经理给我介绍了个地方,我去那边做点心,然后他派车来就直接拉走了。”

“你放心,我天黑前准回来。”杜向东笑嘻嘻道,“你不用担心我。”

罗树琴闹了个大红脸,“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家里没有工具,杜向东一时半会儿也确实没地方,准备不了那么多做糕点的工具,干脆就早上出门,然后找个没人地方进空间把要准备的点心做了。

接着先他把之前做炸糕用的家伙什,小煤球炉子、小锅等都拿出来,边做边教媳妇怎么做。

“你看,这个面活的不要太硬,但也不能太软,下锅时要快,然后炸至偏棕红色也就差不多了,......。”杜向东说着手上动作也不停,揪面、揉面、下锅一气呵成,动作快速而熟练,一看就经验老道了。

罗树琴看他行云流水的动作,都有些看呆了,不禁发出感叹,“不知道还以为你做多久了,动作这么利索。”

杜向东动作一顿,很快又恢复过来,十分自得道,“是吧,我去卖炸糕时顾客都这么说,好些人都看呆了。”

罗树琴笑,“脸皮厚。”

看了一会儿,罗树琴就上手开始练,她打小就开始做饭,上手就很快,虽说没有杜向东包的那么好,但好歹能包上,而且多做了些大小一致什么都能做到,油温火候掌握的也不错的时候,100多个也做完了。

这么一弄就是一上午,吃过午饭,杜向东就出去找地方进了空间,又开始做订好的30套糕点。

忙活了整整一下午,终于在快天黑前到了家。

糕点做好,他推着隔壁的板车弄回了家。

剩下地就是包装,这年头包装多都是用两层草纸上面覆一层红纸,然后用草绳一捆就得。

而他上次去市里给苏经理看时,特地从空间里拿的用于礼品的厚纸板的礼品盒。

他这人重质不重外表,礼品盒上图案就是一副摆盘精致、集合各种老式糕点,图案印刷精良,右下角写着店名。

“杜氏糕饼铺?”罗树琴念出了声,“你这是怎么弄的礼品盒,这上面印的点心跟真的一样。”

杜向东心内抹了抹汗,心说,还好咱给自己小店取名朴实,不算穿帮。

一家子把原本是纸板的东西拼成盒子,将点心都装好,也算大功告成。

杜向东将东西又连着推出了村,进了县城等在约定好的地方,货车来后帮着装上车,司机便开着车走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读者“jinmi”,灌溉营养液 +1 2021-12-06 21:44:21

读者“jinmi”,灌溉营养液 +1 2021-12-06 20:40:54

读者“美丽人生”,灌溉营养液 +20 2021-12-05 23:07:01

第21章

看着货车远去, 杜向东终于松了口气,推着板车就进了旁边的百货商店。

这两天忙着这批点心匣子的事,一家子跟着忙活, 他起早贪黑出去在空间里做点心, 媳妇一边做炸糕还得做三餐收拾家务, 两个宝就更忙了, 帮着折点心盒子来着,那小手都折出红印了。

这下子总算忙完,他就想着给家里买点东西犒劳下。

进了商店去柜台说看下搽脸的,售货员把现有三款都拿了出来。

最贵的是珍珠霜,不过是散装的, 巴掌大的小瓶, 一瓶就要一块钱。最便宜的是蛤蜊油,瓶子是珍珠霜的两倍, 一瓶才要9分钱。还有一种中不溜的、大扁圆盒子的, 叫万紫千红,一盒是两毛一。

前世他给媳妇买的就是中不溜的万紫千红,过日子嘛,总要细水长流。

可现他不这么想了,他能挣钱, 为啥要让媳妇将就。

于是他很痛快的买了两瓶珍珠霜,接着看到香皂也买了两块, 想着媳妇洗衣服时可以用。

这些天他找小荆帮他换了不少杂七杂八的票, 开始时他还怕老麻烦人不好, 可小荆并不介意, 而且他不麻烦人家还不乐意。他便投桃报李, 没事跟他探讨下厨艺, 他就很高兴了。

买好了搽脸的,他又去买了两串糖葫芦给两个儿子,然后就推着板车打道回府了。

说起来家里一件交通工具也没有,现在到他们那也没有公交,他以后每周都得来一次县城交货,这么想着他觉得很有必要买辆自行车了。

唉,其实要添的东西还多着呢,最好房子盖一盖,冬天那破屋肯定冷。

任重而道远,慢慢来吧。

到家把板车先还了,然后把东西从空间拿出来,就进了家门。

两个宝自打不去拔草后,平时是很少出去玩的,都是在家自己玩或是帮家里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杜向东进院时,就看到俩宝正蹲地上,头挨头小手指点着什么,他凑近一看原来是看蚂蚁搬家呢。

哎哟,这是无聊到啥程度。

他脚步发出声响,俩宝抬头看到他回来了,都起身扑到他怀里。现在两个儿子都比较亲近他了,小狗蛋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小臭蛋一直是热情奔放的,被弟弟带着也就好一点。

杜向东把两儿子分别抱起来掂了掂,然后评价一番,“嗯嗯,胖了点”、“嗯,还得再吃点,这胖的不明显。”、“看来爸爸还得多喂点,喂胖才行。”

这个时候俩宝俱都是眉开眼笑的,这几乎成了每天回来必备项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