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节(2 / 2)

加入书签

女老师赶着回家买菜,闻言就只说,“没事儿,下次早点吧。”

苏经理赶紧答应着,抱着儿子又问,“等久了吧?肚子饿不饿?”

小浩摇摇小脑袋,“不饿。”

说完小肚子就‘咕噜噜’叫了起来,他不好意思的露出小米牙,捂住了小肚子。

苏经理哈哈笑了声,“走,回家爸给你做饭吃。”

回到家,小浩看到爸爸买了半只烧鸡、弄了个没啥味道的土豆丝,又把豆角炒的不太熟,他惊恐了,指着豆角道,“爸爸,这豆角不熟,妈妈说会吃坏肚子的。”

苏经理一听,也才知道还有这说法,将信将疑的又把豆角倒锅里又扒拉好几遍,直到豆角颜色越来越深,都有发黑趋势了,才赶忙关了火。

这时妻子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姗姗来迟,进门就看到刚上桌的豆角,“你说我要是不在,你们爷俩还不得饿死。”

苏经理陪着不是,“哎呀,一回生二回熟,我这不是不熟练嘛。”

妻子也懒的听他说些有的没的,径自又去炒了个青菜,一家人这才上桌吃饭。

吃饭时除了自己炒的那盘青菜,妻子对着其余每道菜都挑了不少刺,苏经理知道媳妇今天肯定心里不痛,都好脾气应了,说以后一定勤奋练习厨艺,妻子这才瞪了他一眼,倒是没再说了。

小浩倒是不挑食,好不好吃的都吃鼓了小肚子。

看到爸爸吃鳖还时不时捂嘴偷笑下。

吃过晚饭,把小浩哄睡。

夫妻两个洗好澡,终于回了屋。

苏经理把头发擦至半干,就坐到床边给媳妇擦头发,逮着机会就问了起来,“老婆,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跟我说说?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问题?”

妻子刚大学毕业就分配到食品厂研发部门,工作能力一直备受肯定,本来有望一年后升职,不巧怀孕了,生完儿子也没人给看着,她就申请调了清闲的厂办公室做些文字方面的工作。

为了儿子她也算是牺牲了前途,苏经理一直挺愧疚的。

苏经理的妻子叫周曼丽,两人是省城上大学时认识的,后来很顺利的结婚生子,就这么过了好几年。

周曼丽倒不介意为家庭做出点牺牲,这么些年苏振兴对她也挺好,只是她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就想对儿子多加培养,将来可以有出息。

这么会功夫了,周曼丽的心情也好多了,也就说了起来,“我们厂新来了个技术员,这两天聊了才知道,他妈是退休音乐老师,而且教过好几个有名的学生。我就想让咱儿子学钢琴呢,但她妈妈已经不收徒弟了。我就打听到他妈喜欢吃那种老式的糕点,我跑了好几个饽饽铺子不是关了就是年轻一代的做的不正宗。”

“人家打小吃的就是正宗的传统点心,一般的哪能入眼?”

“后来我听说百货大楼新上了批点心匣子,有同事看了说是正宗的,今天不是开始卖嘛,我一大早就去抢去了,结果排了两个小时队,连个点心影子都没看到就被抢光了,我鞋子还被挤掉一只,上班怕迟到就那么光着一只脚去了,还好有个同事有一双多余的布鞋借我穿了,去了办公室新来的宣传员还把明天要用的稿子弄脏了。”

“我只能加班重写,你说我倒不倒霉。”

苏振兴想说是挺倒霉的,刚想顺着妻子的话宽慰几句,可听着听着他就觉得怎么这么不对劲呢?

好像有哪里听着挺熟悉的,“等等,你说的不会是我们百货大楼吧?”

得到肯定回答,苏振兴才想起她说的应该是杜向东送来的那30个点心匣子,那些点心是不错,但是他让下面的人去做之后就没有关注过了,主要是平时要关注的太多,他能给柜台弄来货卖就不错了,也不用关注卖的好不好啥的。

今天猛的从妻子嘴里听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随即惊讶道,“那你怎么不找我给你留一盒啊?”

周曼丽没好气的说,“我得了信儿时都快开卖了,上了柜台你还能偷偷留啊?被人知道了不得被说闲话。”

说实话,别看他老公大经理当着,但她可没占着过什么便宜,这位置越高盯着的人越多,她是能不让老公为难就不让他为难的。

苏振兴无语了,“那也不差一盒点心的事啊。”

“行了,这事你别管了,过两天我给你留两盒吧?点心样式有什么要求吗?”

周曼丽震惊的看着他,心说工厂还给你定制呢?

苏振兴好笑的看她的样子,没忍住在她弯弯的月牙眼上亲了一口,随即就说起杜向东拿点心过来的事。

周曼丽这才相信,不由心花怒放。

夫妻两个兴致颇高蒙头盖被,开了个小会。

苏振兴在捎来的信里,就说了点心匣子太火爆,连他媳妇都没抢上的事。

后来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找他走后门,他也是不胜其烦,能推的就给推了,但也有推不掉的,例如以前颇为照顾他的老领导,朋友家身体不好的老人,只好这一口的。

杜向东想了想,乘车又去了趟市里了解了下情况。

然后答应苏振兴的要求再做五十盒,不过他空间里的材料有限,有的材料,如比较特别的水果做的果脯之类的比较少,做不了太多,也有的工艺比较复杂的。所以两人商量以后每个星期还是再做三十盒,有特殊情况或节日什么的可以再商量。

至于款项一月结一次,也不用他总是跑过来这边。

苏经理没啥意见,杜向东又问起哪款点心反馈比较好,这个苏经理还真让售货员问了下买了又回来找的顾客,说是玫瑰饼、枣泥卷普遍都说好吃,其他的也挺好。

杜向东心中有数,稍微调整了两款点心,酥饼和油糕都换了,换成陷料更纯正的款式,整体质量更高。

接着又忙活了两天,做好了五十盒送过去。

百货大楼这边收到货当天就挂起了点心匣子到货的牌子,第二天就又被抢购一空。

不过这次周曼丽提前拿到老公给留两个匣子,其中一盒当天上班就让同事提回家给他妈尝尝。

第二天,同事喜气洋洋的告诉他,点心他妈吃着特别好,还问是哪里买的,他就说是周姐给的,顺便说了周姐想让儿子学琴的事。

同事妈想了想就同意了,周曼丽回来特别高兴的烧了一桌子菜,饭桌上把这事说了。

苏振听了也十分高兴,心想总算能在儿子的教育上出一分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