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节(2 / 2)

加入书签

之前还回那五十块的时候,他也这么说了。

却没想到,当场的,那个女人扯着满脸的褶子就哭了。

他不知所措的跑了回来。

没想到今天又找了过来。

他拿起发糕,闻到淡淡的麦香味,还有一丝丝的甜,这发糕做的十分软乎。发糕想做好吃就得舍得放细粮,所以这在农家也算是好东西了。

他记得前世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这个,不过也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而他妈还会把大半都给弟弟留着,只给他吃一块。

不过他闻了闻又放到了碗里,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动。

小哥儿俩回来的晚了些,两人现在有了玩伴,就是隔壁的崔小兰。自打那天小臭蛋把人笑哭又用糖哄好后,三人也算是能了小伙伴。

平时会在一起玩,只是崔小兰已经上了小学,平时只有下午放学才能陪他们玩。

所以两人这几天回来的就有些晚。

两个宝进了家门,就看到了发糕,就稀奇的看了看,他们还没吃过发糕呢,以前别想,能吃饱就不错了。最近的话,杜向东也没有做过。

“爸,这啥玩意?能吃不?”小臭蛋就首先发问了,说着他还伸去黑乎乎的小爪子戳了戳,发现还挺软乎,就乐了乐。

“你太脏了,赶紧洗手。”小狗蛋见弟弟这样,就皱起了小眉头,他回来就跑到院中大缸去打了盆水,此时便在招呼弟弟洗手。

小臭蛋只得去跑去洗了。

罗树琴看杜向东没的吃这发糕的意思,吃饭的时候就热了热,给两个孩子吃了,杜向东也没有说什么。

想着估计也就这次了。

可没想到,自这次后杜老太又来了好几次,杜向东本能的就觉得不对劲儿,以前跟原身不是都快断绝关系了嘛,怎么认定他是改好了?

杜向东明里暗里问过几句是不是有什么事之类的,杜老太都说没有,前几天还来说要是有空,月底中秋节希望他们回去一趟。

原身这几天过年过节都没有回去过,杜老太有这个想法也正常吧?

杜向东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杜老太见杜向东同意回家过节,哼着歌儿就回了家。

到家便把这事跟杜老头说了,“老大同意回来过节了,这些日子总算没白费。”

杜老头抽着旱烟点头道,“那就行。”

“那你说他是不是真的改好了,别回头又惹些不三不四的人,让咱再掏钱给他擦、屁、股,那可就糟了,老二寄回来那些钱,还得攒着以后他回来给他盖房呢。”杜老太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他们也是这两天回来才知道,前些天小闺女生了三胎,他们就一起去随份子了,后来看闺女没人伺侯月子,杜老太就多住了几天,这几天回来才得知杜老大那赌债居然自己还上了。

之前他们就是因为他回来要两百块钱,他们实在舍不得动老二的钱,就咬牙没给,后来老大跟他们吵了一架就再没回来。

没想到他能自己还上,两人松了口气的同时,杜老太就跟老头子商量着,让老大一家回来过节。

但他们也知道杜老大这人脾气不好,一点就炸。所以就杜老太自己先上门缓和下关系,然后再慢慢走动起来。

“应该是吧?他都在猪圈打扫快一个月了。”杜老头笃定道,“更何况他能一下子还两百块,又没出去打家劫舍去,指定就是找到别的来钱路子了。”

杜老太会意,是听说他跑大集上卖东西去了,没想到这么能挣钱。

“那就好了,老二在部队一直也不回来,咱们岁数也大了,还是得有个能顶事的,以后老大也能照应着点老二一家。”杜老太又想起什么,“还有三丫头。”

说着她又有些愤愤,“你是不知道,我给三丫头伺侯月子,她那婆婆明明就在隔壁屋住着却是一面也不露,一家子饭都让我做,衣服还让我洗,这也就算了,三丫头这次又生了个丫头,那老太婆居然指屋子骂啊,唉,气的我当时就跟吵起来了。”

杜老头摇头,“你不应该跟她吵,咱家闺女毕竟还是人家儿媳。再说毕竟她生了三个都是闺女。”

杜老太就叹气,“唉,我闺女命苦啊。”

正说着,她就发现屋门口似乎有人影,她喊道,“老二媳妇,你饭做好了吗?”

门外传来轻微而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才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哦,妈,马上就好。”

杜老太嘀咕,“这个老二媳妇什么毛病。”

转间时间就到九月中旬,月初的时候杜向东找苏经理结了一部分款,苏经理便提出让他做一批月饼,这天上午他正想着要做什么样的月饼,是新式还是老式?正想着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喊,“杜老大,你快去看看,你家臭蛋掉河里了。”

杜向东离的远,起初还没听清楚,他赶紧问了一遍,听罢脑袋就‘嗡’的一声,拔足便往河边去。

第23章

他们生产大队只有东边一条河, 杜向东得了报信就拔足狂奔。

而我们把时间调回这天午后,吃过午饭杜向东下午去上工,罗树琴这边洗着碗, 小哥儿俩就主动担起了扫地的活。

罗树琴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刚要露出欣慰的表情, 转眼小臭蛋就把扫帚挥舞着如大圣的金箍棒, 她刚想说两句不扫就去玩吧, 就见小狗蛋一把夺过弟弟手上扫帚。

严肃着小脸训斥道,“扫地就好好扫地,咱家就一把扫帚,弄坏了你赔?”

小臭蛋见哥哥生气,到底把扫帚竖了过来认真扫起来, 但不免嘀咕两声, “我赔就我赔。”

“你拿啥赔?”

“我、我长大了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