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节(1 / 2)

加入书签

“什么事啊?”罗树琴正想去院中缸里拿点家里备的吃的,就听到有人喊她, 出来看是邮递员便问道。

“罗树琴, 有你的信, 省城来的。”邮递员将手中一个信封交给她, 嘴里还说道,“看来还挺急的,是封挂号信,这里签下字。”

平信他一般都是放到大队,然后由大队负责人发给社员, 但挂号信就要本人签字, 邮递员就打听着杜家给送过来了。

罗树琴听到是省城来信,脸色变了变, 但还是挺信接了过去, 然后把字签字。

邮递员骑车走了。

附近有社员路过,艳羡的看着罗树琴能收到省城的来信。

“我才想起来,杜老大媳妇娘家是省城的,可真好。”

“是啊,杜老大媳妇是知青啊。”

“也不知她省城的娘家来信是不是寄了钱票啥的。”

“我估计不是啊, 她都来咱们生产队多少年了,一次也没见省城那边寄过什么。人家别的知青好歹都收到过一些东西呢。”

罗树琴就这样顶着人们的艳羡回了屋。

进屋, 坐在里屋炕上对着信发呆。

刚才那些人议论声虽不大, 但她还是听的到的。

其实她是省城来的没什么好羡慕的, 那些人里有的说的很对, 她下乡这么久, 家里从来没给寄过东西。

确切的说几乎没有来往了。

以前她没有能力, 这阵子家里日子好了,她也就给妹妹寄了几块月饼,后来又寄了一点吃的用的,但除了这样也就没什么了。

而那个家,她来往的就只有小妹了,因为她下乡前,是跟家里大吵一架出来的。

当时正号召上山下乡,她家里是年龄最大的,弟妹都比她小很多,所以下乡的名额自然落到她头上。

但她不太想去,主要是妹妹还小,她后妈又很凶,她怕她走了就没人照顾妹妹了,那样妹妹就会被后妈欺负死。

于是她就想办法,想留下来。

那时她什么也不懂,就到处问人,知道如果有个单位能接收她,那她就不用下乡了。

但那时候很多年轻人都没工作,她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小姑娘,上哪找一份工作去。

于是她也只能下乡。

不过下乡前,她想给妹妹留些钱用,这样她不在妹妹身边,有点钱傍身也是好的。

那时她手上也没什么钱,只是有空会去捡一些废品存些钱。决定多挣点钱后,她就打算多去捡点废品。

以前捡废品,她都会去一些熟悉的区域,那之后她也会去别的街区,能捡到的自然也就更多。

然后那天她一个偏僻的公园长椅上就躺着一个老太太,她看出那老太太好像很痛苦,一问才知道对方心狡痛犯了,还好对方身上有药,她帮着拿出来给老太太吃了。

老太太这才缓过来,随后她陪着老太太去了医院。

老太太和她的家人都很感激她,于是老太太的儿子就说给她钱,但她没要。

谁知刚想要走呢,对方又说可以介绍份工作给她,问她要不要。

她正为这事发愁,当时一咬牙就同意了,听对方说只是个牛奶厂的临时刷瓶工,她就松了口气,觉得这工作她不会做不好的。

当即她道谢了一番,就回了家。

谁知第二天她去报道,人家却说已经有人来报道了。她一问名字才知道是她后妈把她的名额给顶替了。

当时老太太的儿子,只说他们正好缺个临时工,我跟他们打好招呼,你按时间过去报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谁知道她当时可能太兴奋,有以前同学来找她说下乡的事,她跟同学就把这事说了,而且声音好像还不低,想必就是那时候被她后妈听到了。

家里其实就她一人挣钱养家,她后妈一直是没工作的。所以家里日子一直紧巴巴,这要是以前她被抢了这样的机会,可能就傻乎乎算了。

可那次是关乎她没有工作就要下乡的事,于是她就跟家里大吵了一架。

结果自然是她完败,她没吵过架,被泼辣的后妈大声骂了一顿,惹来邻居一起数落她的不是,还说她不孝顺,有这样的机会不说话。

还说她不乐意下乡,就是不响应国家号召,这种行为就该批d什么的,她当时就是十几岁的小姑娘,被这么一吓也就不敢说什么了。

而她爸当时也是对她很生气,觉得她不懂事之类的。

之后她也想过找找那个老太太的儿子,让他再帮帮忙,可最后还是放弃了,一是听说他之后要调到外地,而且还要带老太太一块走。

二是她觉得接受一个工作已经是很不好意思的了,再上门去找,好像挟恩图报一样,她不想这样。

于是她也只好跟妹妹告别,上了下乡的车。

走前把自己攒的钱都交给了妹妹。

“怎么了?谁来的信?”杜向东看媳妇一直在发呆,不禁走过来问道。

罗树琴就这么被拉出去回忆中,听到杜向东的话,就把自己手里的信拿给杜向东看,“我还没拆开,应该是我爸,看字迹像。”

这好几年没联系,虽说她已经对以前的事看淡了,但她仍不知怎么面对那个父亲,这也是这么多年她都没怎么回去的原因。

当然知青没有介绍信不能回去也是一方面。

杜向东看她这样,就知道她跟家里有问题,原文也写过他媳妇有个后妈,亲爸也变后爸,关系不怎么样,但具体他也不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