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节(2 / 2)

加入书签

杜向红知道大嫂是好意,连忙点了点头,并谢绝大嫂留她们吃午饭,带着几个闺女回了家。

到家后她把院门一插,进了屋也将屋里门关好,然后就把篮子里的分票毛票往炕上一倒,足足铺了小半个炕头。

大妞这岁数早就帮大人打过酱油了,因此看到这么多钱,小嘴巴就张成了o型,“妈,咋、咋卖这么多钱?”

杜向红摸了摸她的头,“对,才半天就赚这么多。”

说着她就开始数钱,她好歹上过几年小学,数数还可以,十个一分就是一毛,十个一毛就是一块,她数着数着就觉得口干舌燥,最后将钱打成一小捆,不禁咽了口口水,“5块9毛5分钱?”

她跟大嫂说好了一月一结,次炸糕和油条的成本一共是三块五,那一个半天就挣了两块四毛五分钱。

杜向红有些傻眼,半天这么多,那要是她多带点,再去别的晚集,或是别处的大集,那她一天起码得翻倍就是五块钱,一个月就得150块钱。

她前夫现在一个月就36块多钱,这还是在机械厂干了不少钱,这两年才涨了工资,而她现在一个月就能赚她前夫好几倍。

这她还愁啥,别说三个闺女,她就是五个闺女她也养的起,以后她还嫁啥人,给人当牛做马除了落一身病能落着啥,养大三个闺女,以后还愁老了没人管她。

至于老人说的闺女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可她结过一回婚终于回过味来,你当是别人家的,人家不拿你当一家人。

还是得自己赚钱才能舒坦,想着想着她不禁就乐出了声。

大妞在一边本来帮她妈数十个一分、十人一分的钱,然后捊平票票上的小角,可抬头就看她妈正在傻乐,而且乐的有些吓人,大妞赶紧摇晃她妈,“妈,你干啥呢?”

杜向红清醒过来,看着自己几个瘦的皮包骨的闺女,她抱着她们边哭边说:“妈养的起你们了。呜呜呜......。”

作者有话说:

亲爱的们,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虎年大吉大利,开年学习顺利,工作顺利,事事顺心,作者君在这里给大家拜年,鞠躬!

其次,今天就这一更了,明天更不更待定,走了亲戚不知啥时候回,鞠躬。

亲爱的们新年一定要快快乐乐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66章

大妞岁数虽不大, 但也懂些事了,听着妈妈刚才嘟嘟囔囔说的话,心想, 那大集也不是天天有的, 哪能一个月赚那么多钱, 她觉得妈妈想法是好的, 就是有些不切实际。

不过看着妈妈抱着自己呜呜的哭,她好歹是没说出来。

只是不一会儿杜向红自己就反应过来,“不过、那大集有的五天才一回,有的地方十天半个月才有一回集,也不是一直能去的哈。”

她说到这有些失望, 但很快又不是知安慰女儿还是安慰自己, “不过就算赚不到那么多,但一个月几十块总是有的, 妈妈照样养的起你们了。”

大妞听了重重的点点头。

就这样, 杜向红的小买卖就这么开始了。

大概不到一个月,杜向东的房子也盖好了。

三间正房一间厢房都是用红砖盖的,房顶吊的高,外面干净整洁,里面也十分宽敞, 屋里墙壁和屋顶都刷了白灰,地面也铺了红砖, 比以前总也扫不净的泥地不知干净多少。

家里房子盖好, 罗树琴是表现出最大热情的人, 其他人高兴也是高兴, 但不像罗树琴似的, 把屋子打扫的纤尘不染, 地面扫的干干净净,两个孩子要是从外头跑进来,她恨不得让她们换鞋。

杜向东放工回来,她得盯着他把外套脱了,鞋换了才让他进屋。

杜向东一次跟果建良嘀咕,他媳妇这是有洁癖了,以前那土坯房子影响她发挥了,现在觉得家里干净的他都不敢下脚了,一脚下去给弄脏了,就觉得自己好大的罪过。

果建良就笑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他想有个媳妇都没有呢,他还在这挑三拣四的。

杜向东当然不是挑,就是吐槽一下,回家当然是媳妇让干啥干啥了,随即转移话题,问起果建良相亲对象的事。

果建良只说还行,别的就没再说了,只是他眼神里透着些无奈,杜向东却并没有注意到。

杜向东不是第一个盖砖房的,但却盖的最大房间最多,这自然也在大部分都是土坯房的生产队引起不小的轰动,房子收拾好那天,家里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全都来瞧新鲜。

这个说,“我的老天,这辈子没见过这么亮堂的屋子。”

那个说,“可不是,这才知道杜老大看起来是没少赚钱呢。”

于是不少人就打听杜向东赚了多少钱,杜向东就说都是一分两分的赚,钱是赚了些,但都用在这个房子上了,他就开始给大家算账盖房子砖花多少钱、瓦花多少钱,人工虽人不花钱,但这一个来月吃饭又多花多少,这么一算下来,将近就有七八百块,大家纷纷咋舌,没想到这些日子赚了这么些钱。

然后又听杜向东说,这些钱就这么都花在盖房子上了,纷纷都觉得这也太舍得了。

不过杜向东以前当混子时,那一直是大手大脚的形象,有钱也从来不攒着,所以他说都花了还是相信的,只是有人就盘算起来也想去集上做点生意。

之前杜向东去大集卖东西时,有那心思活络又不爱干农活的曾经跑到大集上也跟风了几天,但因为卖的东西不是家里的菜就是农产品,都是农家有的,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所以根本就不好卖。

赔钱倒不至于,但糟践东西有的,也有耽误了上工的,所以那些人出了几天也就放弃了。

现在他们不想跟风了,有一些人就直接找上了杜向东,想从他这里进货去卖。

虽说罗树琴天天闭门做吃食,但小陈这些人经常过来拿货,大家伙也是能猜到一些的,不过猜到归猜到,这些人也不想惹杜向东这个混子,因此大家一直相安无事。

现在被赚钱弄的他们心痒痒,于是就都找上门了。

杜向东从这些人里挑了几个人品不错的,就把自己家的东西跟小陈他们一样价批给他们,并跟几人问清他们是去哪几个大集去卖,尽量不要都聚到附近的大集,毕竟都卖一样的东西,买你的就不买他的了。

好在这些人也不多,大家伙便商量好了尽量不要重复了,宁愿多跑一些。

不过这些其实一个人能赶的集也就少一点,赚不到杜向红想象的那么多钱了。

杜向红才干上这个买卖,这么一来自然也受些影响,不过她也知足了,要是没有大哥大嫂帮忙,她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事商量妥,杜向东做的吃食销的地方更远了相应的知名度也更加高了,没过几个月就有其也生产队的人慕名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