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节(2 / 2)

加入书签

此时她是真后悔,当初她怎么就鬼迷心窍,相信前二儿媳妇的话,认为杜老大偷了钱呢,明明对方已经不缺钱呢。

杜老头也后悔,可还能为啥,因为不信任呗。

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他只得叮嘱老太婆,“走就走吧,咱们也拦不住,你可千万别起什么歪心思,现在老大可不是以前的老大了。”

杜老太现在也是不敢了,闻言只得点头,末了还是嘟囔了句,“这不是自己亲生的就是不行。”

杜老头忙瞪了她一眼让她闭嘴,然后看看四周没人才松了口气。

杜老太收到目光,也知自己说多了,忙闭了嘴。

杜向红到了县她大哥家,把两包钱拿了出来,“一包是我吃食作坊的钱,还有一包是厂里和果树剩下的分红,村长说提前分了,穷家富路的,你去a市指定需要钱。”

杜向东看那两包,一包小点,一包还挺大,打开都数了数,大概有三千块钱。

这可真不少了,他就说:“行,我就收了,你帮我跟老葛说声谢谢,等我有空回村请他喝酒。”

杜向东又留妹妹吃晚饭,杜向红出来时把几个孩子放她妈那了,现在就不想耽误太晚,怕几个孩子太晚会想她,罗树琴就劝她说现在天黑的晚,吃了晚饭天也没黑呢,不耽误回家。

杜向东也觉得妹妹来一次,不留个饭也不像样,再说这一走不定什么时候见了,也就说他来掌勺,顺便多教她几样新吃食,让她那吃食作坊也能发展发展。

杜向红一听这个,当然就不急着走了,赶紧忙前忙后的跟着她哥后头打下手。

杜向东就教了杜向红几种稍微复杂一点的糕点的做法,又做了几款比较经典的复杂面食,都是一些机器不太容易生产又不太容易被人仿出来的。

现在吃食作坊之所以生意一直还不错,也就是有竞争力的对手太少,等过两年做这行的多了,这吃食作坊慢慢的就会失去竞争力,所以他也就又给妹妹出了几个作坊后面该如何发展的主意。

他的意思是稍微扩大下规模,但还手工做,走一下中高端市场,而且他们的吃食本身就比一般的同类产品稍微贵点,再推出的更好更贵一些的产品也顺理成章。

杜向红听的连连点头,学完吃食又问了请多经营方面的细节问题,最后还把吃食方子写在纸上,以免自己忘记。

杜向东看她这样就让她学会后把方子就烧了,而且这些核心的东西她自己亲自弄,不要假手于人,杜向红听了也都一一点头应着,最后她还不好意思的说,亲兄妹明算账,她也不能白学他的方子云云,要不然吃食作坊就给他两成股啥的。

杜向东连忙拒绝,说她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给村里小学投资点,让他们村能多培养出来一些会读书的娃也就是了。

杜向红连忙点头,投资学校这个她当然乐意,她闺女还在小学读书呢,当即表示回去就给孩子们添些书本桌椅什么的,以后赚钱了再搞些别的。

兄妹两个又聊了会儿,不知怎的就又聊到了杜向红前夫那边。

姜建军家里听说她把吃食作坊盘下来,据说挣到了不少钱,姜建军就跑来想找杜向红复婚。

据她说,姜建军在他们离婚没多久就又相亲结婚了,只是婚后似乎日子过的很不好,这从对方皱巴巴的衣服,全是土的鞋子,还顶着似乎许多天没刮的胡子和乱七八糟的头发就能看出来。

姜建军没想到相亲时看着温柔贤惠的姑娘,婚后变了一副样子,在家因为谁做饭谁洗衣服就能跟他妈吵一架,大大小小的事更是吵个没完,一不顺心就找来左邻右舍来评理,每天他回去家里都闹哄哄的没一刻消停。

而且对方不但跟他妈合不来,跟他妹更是合不来,他妹还没来家几次,对方就说他妹是打秋风的,并且次次能跟他妹吵起来,他妹跟他抱怨好多次,后来都来的少了。

而且他的工资也被她要过去,说是帮他存起来,结果也不知存到哪去,一问就说以后发要用,跟他计算一堆以后有了孩子要花钱的地方,但他们现在明明还没有孩子。

工资以前是交他妈保管的,他媳妇要过去自然又是一场大战,结果又闹的要分家。

姜建军才醒过味来,如果一定要分家,那他何必还跟现在的媳妇在一起,她性格没杜向红好,长的没杜向红好,就连做饭做家务的手艺都没杜红好。

所以在他妈说杜向红开了个吃食作坊,这两年一直没结婚,让他过来找她,他就真的来了,尽管他觉得很没脸,可还是来了。

如果两年前姜建军过来一脸愧疚的劝她复婚,还说以后分家他们小家自己过,她可能会念在好几年的夫妻情份而心软,可能会为他是孩子的爸爸而心软。

可是现在她不是两年前了,她是曾经大冬天挎着个大篮子跑大集跟人为了一分讨价还价的杜向红,她是为闺女上学跑断腿也要让闺女上学的杜向红,她是自己起房子自己做买卖的杜向红。

她怎么可能再回到原来的日子,她图什么呢?

于是她果断的拒绝了姜建军的复婚请求,然后得到对方一句控诉,“小红,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杜向红跟杜向东说这话的时候满脸的的嘲讽,而杜向东觉得这个妹妹真是成长不少,跟以前那个被婆婆欺压的都快营养不良的妹妹,简直盼若两人,这、这简直太好了。

杜向红走后,大概又过了半个多月,就在罗树琴天天念叨着这通知书怎么还不来的时候,a市财大的通知书终于珊珊来迟。

第117章

虽说分数够了, 但没拿到通知书前,总是有变数的。

现在通知书到了,罗树琴的心也总算踏实下来, 接下来就是收拾东西, 然后把这边的工作交待一下, 准备下个月去报道。

她跟杜向东商量着把厂子里会计部的主要工作交给郭会计, 她跟郭会计工作这段时间,发现对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人品也不错,她觉得还是可以放心的。

这两年下来,杜向东也觉得郭会计这人不错, 虽然觉得她年纪有点大了恐怕做不了几年, 但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于是他们就提拨了郭会让做挂面厂会计部主任。

接着又让朱厂长对外招聘了个有会计证的小姑娘给郭会计打下手,罗树琴的工作也就出去了。

杜向东这边也早就安排好了。

去年罐头厂建成不久, 他忙的晕头转向时就想给自己在挂面厂找个帮手。

他想着, 顾不过来时对方能在那边支应着,毕竟朱厂长一时忙厂子里的事,跑业务这块还是得单独找人。

本来他是想让果建良帮他的,果建良这人虽说跑业务可能不是多好,但是为人踏实, 做什么都认认真真,不指着他能开拓出多大的客户, 但维持现有客户是没问题的。

可惜他问过果建良后, 对方非但不想做业务, 还不想再在挂面厂干了, 杜向东问他为什么, 他只说是想回家照顾老娘, 杜向东觉得这小子绝对有别的事,可也没有多问。

杜向东找葛前进说了声,果建良就回了村里罐头厂当了个普通工人,当时罐头厂正忙,他在罐头厂初建时也投了钱,也就没人反对。

之后杜向东只得慢慢物色人选,前阵子他又发现在罐头厂干的于老三表现不错,干劲儿满满不说,人还比果建良要机灵些,做业务说不定有惊喜,对方当时在管罐头厂内部事务,他就让葛前进找个靠的住的顶上,然后把于老三弄进了挂面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