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1 / 2)

加入书签

沈雁笙刚刚醒来,脑子里全是陆景策的身影,完全忘记自己还在生病。这会儿听萍姨问她,才下意识抬手摸了下自己的额头。

也许是昨晚挂水起了作用,额头已经不烧了,头也不疼了。

身体舒服一点,终于感觉到肚子饿。

她撑着身体想从床上坐起来,但也许是因为太长时间没进食,浑身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

萍姨连忙扶她起来,说:“慢点慢点,杨医生昨晚走的时候交代了,等你醒了,一定得吃点东西。”

沈雁笙坐起来,背靠住床头,接过萍姨端给她的粥碗,拿起勺子轻轻搅了搅,明明告诉自己不要想了,可还是忍不住想起陆景策。

她犹豫一会儿,到底还是没忍住抬起头来,看向萍姨,轻声问:“萍姨,陆景策呢?”

萍姨回道:“陆总出差了呢,早晨六点就走了。”

出门前陆景策回卧室看过沈雁笙,确实她没发烧了才放心,出门前特意和萍姨叮嘱,让她看着沈雁笙,不舒服就立刻叫杨阅过来,有什么情况立刻打给他。

想到这里,萍姨看着沈雁笙,忍不住说:“笙笙小姐,不是我说你,陆总这样的男人,这世上你就是打着灯笼也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外头的男人再好,能有陆总好?现在的生活,外头的男人能给你吗?”

沈雁笙闻言,有点苦涩地笑了笑。

她当然知道陆景策好。可他再好又怎么样,在他眼里,她不过是他初恋的替代品。

这份“荣耀”,她真是一点都不想要。

*

陆景策这一走就是半个月,期间两人一直没有联系过。

沈雁笙每天在工作室待着都有点魂不守舍,时不时就拿起手机看看,连助理都看出来她不对劲,忍不住问她:“笙笙姐,你是不是在等谁的信息啊?”

这半个月来,助理萌萌早就发现自家老板不对劲,经常坐在工作台前发呆,隔一会儿就拿起手机看看微信,但又不发信息,只是看了看,就又放下。

摆明是在等人的信息。

沈雁笙放下手机,说:“没有,随便看看而已。”

她话音刚落,工作室另一个设计师突然说:“笙笙姐,你快来看。”

沈雁笙回过头,“怎么了?”

阮媛道:“这届国际设计大赛的亚洲区金奖出来了,是中国籍的设计师。”

“我看看。”沈雁笙没参加这届比赛,也没关注,闻言也有些好奇。

阮媛把手机递给她,说:“真的设计得很好,我刚刚看到简直眼前一亮,特别是裙摆的设计,太妙了。”

阮媛是沈雁笙从一堆应届毕业生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一位很有灵气的设计新人,她都这样夸,说明这设计一定是有它的过人之处。

然而当沈雁笙接过手机,看到屏幕上模特身上穿着的裙子时,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盯着手机看了很久,脸色也一点点沉下去,变得很冷。

萌萌和阮媛都看出来不对劲儿,问道:“笙笙姐,怎么了?”

沈雁笙将照片翻到下一页,看到张思琪站在领奖台上,满脸笑容的样子,脸色更加冷。

她需要深呼吸,才能压下心底的那股愤怒。

她闭上眼睛深深呼吸,过一会儿,将手机还给阮媛,然后打开电脑上的一个文件夹,找到一张几个月前的设计稿,展现在阮媛和萌萌面前。

阮媛一看就明白了,她惊讶道:“这……这和新闻上的获奖作品一模一样!”

沈雁笙“嗯”一声,只觉得太阳穴一抽一抽地疼。

阮媛明白过来,看着沈雁笙,不敢置信地问:“笙笙姐,这是你的设计?”

沈雁笙点点头,说:“是我半年前的作品,当时我把它交给我前公司的设计总监,被驳了回来。”

阮媛满脸震惊,她抓起手机,又仔细看了看新闻,抬头看向沈雁笙,惊讶道:“张思琪,你之前公司的设计总监就是张思琪?她抄袭你的设计?”

沈雁笙脸色很冷。

这已经不是抄袭的问题,而是偷,是原封不动地拿她的作品,以她自己的名义去参赛。

*

沈雁笙并不是一个事事较真的人,但张思琪偷她设计这件事,已经完全踩到了她的底线。

她立刻找出自己的设计草稿、灵感来源以及设计时间线,收集好证据,打电话给亚洲区大赛组委会。

组委会得知这个消息也十分震惊,但毕竟事关重大,对方也持怀疑态度,问道:“你要怎么证明这是你的设计?又怎么证明张思琪小姐是抄袭你的,而不是你抄袭她的?”

沈雁笙这个时候就十分庆幸,一直以来她自己设计的东西都留有证据,怕的就是这个。

“我邮箱里还保留着工作记录,这个设计稿我前后修改过三版,每个版本都发到了张思琪的工作邮箱里,且每份设计稿下面都附有我的设计理念和说明。”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设计大赛,出了这样的事,组委会也十分重视,当即成立了调查组,沈雁笙在当天下午就亲自把证据送去了组委会。

张思琪接到大赛组委会的电话时,正在高兴地和朋友庆祝,得知沈雁笙告了她抄袭,她脸色一变,牙齿咬得紧紧的,眼里的恨意几乎想要杀了沈雁笙。

但她心理素质很强,微笑说:“这种莫须有的诬陷不是很常见吗,这件得奖作品是我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好几个月创作出来的,每一个设计步骤每一条线条,都有我的心血在里面。关于设计理念,灵感来源和设计时间线我也都可以提供。”

“这……”

“老师,不瞒您说,这位沈小姐跟我有些过节。她曾经是我手底下的一名小设计师,因为设计能力太差,被我解聘了,所以一直对我怀恨在心。您想想,如果她能力真的那么强,又怎么会在我手底下做事?如果她真的设计出这么好的作品,我们公司怎么可能不采用?公司是要赚钱的,不可能放着这么好的作品不要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