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节(2 / 2)

加入书签

是谁将她逼上此路,官白纻这些年来无数次地回想过,是那不负责任的升幅、荒唐不堪的生母、还是迂腐教条的官阁老。这些人,有意无意地,都要将她与官烨逼上绝路。她不信命,亦不服输、若苍天无眼,她便信奉恶鬼邪魔。

那一夜,她又如往常般饮酒至烂醉,面庞浮肿地半软在榻上。她手里紧紧攥着祖母串在她脖子上,佑护她平安康乐的一百单八颗佛珠。

屋内没钱点灯,门户紧闭,照不进半点光亮。只有那腐烂的老鼠死尸的恶臭混杂着残羹剩饭馊了的酸意,在闷热的空气中逐渐弥散。榻上的人忽而翻身,开始如往常般呕吐,嘴里喝骂着官白纻的名字。

小小的一双手,闭眼将祖母的脸赶出脑海,将那坚韧的细丝绕上她的脖子。面容稚嫩的孩子,却在那个时刻生出了无边的力气,早已被酒掏成空壳、又烂醉如泥的女人,根本生不出推开她的力气。

自那日后,她便喜欢上绣线、佛珠、暗夜,喜欢上些带她脱离苦海的东西。她没有错,再来一次,她依然会这般做。错的是瞎了眼的老天、是那群整日念经打坐却看不见众生疾苦的臭和尚、是像她伯父一般满嘴仁义道德却看不见眼前苦难的官老爷。

一根长长的麻绳绕上她的脖颈,另一端绕过梁上打结,顺着窗框一点一点拖拽到水井边。那里有她事先滚回来的大石头。将绳子拴到那石块上,再将石头推落进井里。她只消在夜里攀上房梁,用刀不留痕迹地切断绳子,再在她耳后伪造伤痕便可。

为何巨石落水却不被左邻右舍听闻,为何女人临死前的挣扎与嘶吼传不到他们的耳中。

因为那日,是除夕夜呀。

天上的烟花朵朵,邻近的人家院子里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与热油滚过肉菜的“滋滋”响,官阁老与官烨去村长家参加村子里的流水席。谁能听见,又怎能发现。

第二日,她的伯父先看见了梁上的死尸,被吓得不轻。村里人都嫌晦气,只听官阁老断言是自缢,便定了论。没几日,得到消息的祖母也因过度伤心、猝然长逝了。

“爷便是打死鸦娘,鸦娘也无怨无悔,只盼您能念在这几年的情分上,照拂子怜一二。”

当时她是如此说的,哪怕以为自己是临死前的遗言,都还挂念着官烨。却不曾想,他竟在知道真相后,恨她至此。今生如此,只怕前世他的背叛、他朝自己腹部捅的那一刀,便也是因为得知了这些事情的缘故吧。没承想,自己以为的幸运,都淌着罪恶的血。

然后呢,官白纻透过瞧见前世的官烨穿过时光,慢慢地从位子上站起来。他踩着那双纤尘不染的莲花皂靴走来,两只洁白纤长到瞧不见半分瑕疵的手顺势伸出,扶住她的肩膀,将她从地上掺起来。

他说,“爷知道了。”

“问你不过是疑心你留下什么痕迹,爷能看出端倪,旁人自然也能,这些隐患须得尽早抹去。”

温热的指腹覆上面颊,为她抹去所有湿痕,那是怜极又爱极的神色,他俯下身,将唇凑过来。微凉的舌尖,缠绵悱恻的纠缠。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在剧烈地跳动,一声又一声,恨不得直接撞碎胸骨,就这般死在他的怀中。

情不自禁,当她惊慌地发觉心中滋生的情感已是疯狂偏执又难以根除时,已是难以回头。女之耽兮,不可脱也。是殷俶无底线的包容与放纵,诱她一步又一步的靠近,哪怕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可是她一头扎进去了,他却退了。一退再退,退到那远远的天边,踩着地上的柳梢飞身坐到那月亮上,反而满脸不悦地垂眼望向来,嗔怪她的痴心妄想。

“官姑娘,怎么在下每次见你,你都在是在哭呀。”

“就算是女子甘为情所苦,你这莫不也太过可怜了些,再哭一会儿,脸上的胭脂也该花了。”

第50章 除夕夜(五)

高年从一旁的草丛里钻出来, 蹲到跪坐着的姑娘身边,哭笑不得地又递上一方帕子。

他见夜风冷肃,又将肩头的披风解下来, 挺直腰,就这么半蹲着披挂在她身上, 还耐心地系紧。如此一来,被这宽大的披风罩着,本就瘦小的女子更显得细弱, 蜷缩在地上,就那么小小的一团,似是失去了所有生气。

他想伸手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又觉得唐突;又思忖着是不是该讲个笑话, 又觉得不合时宜。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万般无奈, 便只能这样尴尬地蹲在一旁,等她自己哭够了, 再和她讲话。

“官姑娘, 您可是哭够了。您若再哭,小玉的腿可要遭不住了。”

官白纻正难过着, 闻言几乎要骂出声来, 她猛地推了这扰人的苍蝇一下,自己“腾”得站起来转头便要跑。那高年一个不察被推倒在地, 见状慌忙爬起来,下意识地伸手拽住她的腕子。

哪知他蹲了良久,两腿发麻, 此刻竟站立不稳, 整个人都往那假山的山壁上倒去, 官白纻被他牵拽着,见状要拉他,又撑不住成人男子的力气,竟被生生拉了过去,朝那人的胸膛上撞过去。

二人就这么滚作一团,卡在那假山背面的缝隙里,此刻恰又听到苦竹走近呼喊官白纻的声响,官白纻气急羞急,却不敢出声、更不敢挣扎,只等着苦竹离去。

高年虽然瞧不见有多见状,到底是个男子,胸膛也是宽厚有力的,她此刻被迫被他揽在怀中,周身被他身上那股淡淡的书卷味儿包裹着,发顶时不时拂过他小心翼翼的喘息。

远处的歌舞丝竹之音依旧,这厢静谧的花园里,还有不知名的鸟鸣,并着那夜风吹过石隙的轻和,就连那天上的月色都温软下来。

高年垂下眼,偷偷打量官白纻的神情,却恰好瞧见她转过了脸,半张面容都沐浴在银白色的月光里。高年先是一愣,紧接着呼吸便是一窒,整张脸都烧了起来。

官白纻今夜上了啼妆,眼尾是薄薄的胭脂红,可她方才又哭过,那眼眶便也发红,更显得胭脂红艳,人比花娇;发髻是那堕马髻,自然歪垂下来,就好似那发根娇弱到称不住这满头的青丝,便索性懒懒地侧垂下来。

她上着件米黄色的米黄上襦,并着件银丝印花红蓝间色齐胸襦裙和绯花色的吊珠抹胸,艳丽的绯色更衬得女子肩颈与胸前外露的肌肤晶莹胜雪,外披着的对襟绯色印花大袖长衫与两条流苏披帛,显得那肩臂轻盈如纸宣。

他的手还刚好扶着对方的腰身,隐隐的一点热度透过掌心,那腰肢也极其细软,只是搭上去,就似乎将那腰上娇嫩的软柔压得凹陷下去,不堪一折。

高年只觉自己的掌心里一时间钻进去数百只蚂蚁,痒得惊人,又烫得惊人,只得立即撤开手,就那么半举在空中。同时闭上眼,仿佛如此,便能忽略掉那女子芬芳又酥软的躯体倚靠在自己臂弯中的醉人滋味。

终于,那苦竹寻不到人,又慌里慌张地跑走了。

官白纻便即刻从那石缝里退出来,同时将身上的披风接下来,扔到那高年怀中。如此闹腾一番,她便是再自伤,也没有了力气。只剩下满心的气恼与羞愤。

“你……你,你这……”,她指着高年的鼻子,恨得咬牙切齿,却偏偏说不出什么责怪的话,“你拉我作什么!”

“官姑娘,小玉在这儿等了你小两个时辰,你推开我便要走,小玉自然要拉你。”

“你不是走了吗?我与苦竹来时,并未瞧见你。”

高年露出个苦笑,他叹了口气,弯腰从旁边的草丛里抱出一把断成两截的七弦琴,也是委屈不已,“小玉无

意摔坏了琴,就想着去乐部借一把来,谁承想却被那些不知好歹的宫人赶了出来。我又恐误了与你约定的时辰,一路小跑赶回来,见你在哭,好心相劝,姑娘非但不领情,反而又还要推在下。”

他说着说着,似乎也想落下泪来,讨个媳妇,怎么就这么难。

官白纻闻言,站在高年的角度上想想,倒也冤枉,便收了脸上的怒容,换作一副冷峭的神情。

“就算你有琴,我也不会弹。”

那首曲子,是为殷俶学的,自然只能为他弹。况且那是陆皇后拿手的曲子,意味更繁复,那日碧海楼,她不过是被气昏了头,有意说出来要殷俶不痛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