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节(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寝室真的是班里难得的一个到了大四依然能聚到一起的,读他们对外贸易的,除了极少数被调剂进来的,基本上都是家里就是从事外贸,或者有关系能毕业就入职的那种,所以基本上到了大四,想去工作的都早早提前入职实习去了,剩下的,要么是考研的,要么就是没什么其他特长打算混校招的。

总之大家想聚在一起已经很难了,这次他们寝室能聚到一起,也是因为听说江小满要回来,特意凑到一起的,等江小满回去,剩下三个也要回家里住了。

江小满是第二天一早走的,寝室长罗景熠亲自开车送他,其他两个人帮他搬行李,坐在回家的绿皮火车上,江小满看着渐渐远去的站台,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大一刚开学的时候,那时候,为了省钱,他是只身一人来学校报到的,而现在,他也将只身一人,回到那个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故乡。

他出发早,回到县城还没到中午,看了看时间,江小满立刻叫了一辆三轮车,多花了十块钱,让师傅帮忙把行李搬到回乡镇的班车上,又拜托班车司机帮忙看着行李,趁着还没发车,赶紧去买了两袋麦面饼。

这种麦面饼严格说来不算是他们这的土特产,前几年国家扶贫攻坚力度比较大,他们这穷乡僻壤的也开始大规模修路了,好多外地工人过来,也把他们家乡的饮食习惯给带了过来,这麦面饼据说就是外地的工人带进来的,没想到却意外的符合当地人的胃口。

听说那个最开始做麦面饼的修路工人,现在早就不去工地打工了,和老婆两个人在县城开了三个分店,生意异常火爆,把一家人都接过来了。

江小满去车站附近买了麦面饼,看到有做好的鸡蛋汉堡也买了十个,这玩意儿他爸爱吃,买完东西回到车里,原先的座位已经被人给占了,司机大哥扭头冲他招招手,指了指副驾驶的空位。

江小满一个箭步蹿了过去,打开手里拎着的塑料袋,拿了两个鸡蛋汉堡给司机大哥。

转了两趟车,回到村里已经是傍晚了,给他爹打了个电话,江小满在小卖部坐了快一个小时,终于等到他爸来救他了。

江有粮带了两根扁担外加一个背箩,先把两个编织袋固定在扁担两侧,然后把江小满的双肩包和其他东西都放在背箩里,剩下的两个小一点的编织袋,就只能让儿子来挑了。

好在江小满也不娇气,挑起扁担,父子俩先去了一趟学校。

今天他们这边下雨了,山路难走,江百川给住得远的学生家长都打了电话,让学生们今晚都在学校住,江小满他们到学校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吃完晚饭,乖乖在教室里晚自习了。

“还没吃饭吧?等着,我去给你们下碗面。”江百川现在已经练就了单手做饭的技能,煮面更是不在话下,当即就要站起来去做饭。

“别麻烦,我家里都煮好饭了,菜也蒸在锅里呢,是小满非要先给你把东西送过来,不然我们早回去了。”江有粮摆了摆手,把扁担放下来,江小满顾不上说话,解开编织袋就是一阵疯狂派货——

“百川叔,这些都是我大学图书馆里去年做活动剩下的本子笔什么的,你看都还没拆封呢,都是能用的,你拿去分一分,孩子们就不用找家长要钱买纸笔了。”

“还有这些粉笔、草稿纸,都是我找学校后勤部要的,外边这些受潮了可以扔掉,里面还是能用的。”

“这个是我在我们班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找他们要的旧衣服,本来就是要丢掉的,我都带回来了,你给他们分分,带回家干活的时候可以穿……”

江小满一边往外拿东西,一边跟江百川解释这东西是哪来的,后来又说学校图书馆的阿姨答应帮他募捐一批旧衣服鞋袜什么的,等他下次回学校拿毕业证的时候再取。

江百川沉默半晌,用力拍了拍大侄子的肩膀。

在城里人眼中这些或许都是每年都必须“断舍离”的垃圾,可只有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山里的有些家庭来说,真的能让一家人高兴大半年的。

现在义务教育确实是不需要交学费了,可江百川却知道,山里的很多人家,有时候一个月连几百块生活费都要省着花,有了这些东西,好些人家里就能把买纸笔的钱省下来,给孩子们买几斤肉吃。

清理完这些,满满四个编织袋,最后就只剩下一小袋了,都是江小满平时穿的衣服和一些舍不得丢的“藏书”——从毕业生跳蚤市场2块钱一本买回来的,这些书他以前在图书馆借阅过,不过太贵了,小气鬼一直舍不得买,每年都去毕业生跳蚤市场试图捡漏,大学四年,他家里那满满一架子的藏书,都是他几块钱一本在地摊上买的。

“分赃”结束,没等江百川挽留,父子俩扛起东西就往家里赶,夜晚的山路比白天更难走,幸好他们在学校卸了大部分货,江有粮把剩下的行李分装到两个编织袋,拿扁担挑着,江小满背着背篓走在后面,拿手电筒给他爹照着路。

他不知道的是,他扛着大包小包从学校带回来的这些“废品”,在这个夜晚,将会给全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带来多大的惊喜……

谁能想到,五一假期都过了,郎山这边突然就又降温了呢?

江百川是半夜被冻醒的。

每次天气不好、学生们住在学校的时候,他晚上睡觉都不敢睡死了,这天晚上,察觉到身上突如其来的寒意,江百川一个激灵,立刻坐了起来。

薄薄的夏被从身上滑落,骤降的温度一下子把他冻清醒了。

“不好!降温了!”江百川连滚带爬地从床上摔了下来,打开门,果然外面起了大风,白天还是二十多度,现在估计只有几度了。

冷雨寒风打湿了走廊,江百川摸黑按亮了走廊灯,跑到二楼,先敲开男生宿舍的门,把人都给叫起来加衣服,又让年纪小一点的男生跑到女生宿舍去把人叫起来。

他毕竟是成年男子,女生寝室还有几个高年级的女孩,他不方便进去。

看着人都起来了,江百川赶紧跟赶小猪似的把人都给拢到了一间屋子。

“带了衣裳的赶紧把衣裳都穿上,没带的裹被子!江诚、江悦,你们两个跟我一起到厨房生火盆子。”

山里气候多变,经常白天还是艳阳高照,晚上就是冰霜雨雪,尤其是春夏之交,他们这里据说以前端午节山里还下过雪呢,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变天的时候江百川就让家住的比较远的学生住校的原因了,主要是担心上学放学的路上,万一遇上这样的极端天气,这么小的孩子怕出什么意外。

顶着寒风跑到厨房,江百川刚把灶火给点上,冷不丁就看到厨房角落里那两个编织袋,瞬间欣喜若狂,奔过去打开袋子,里面正是江小满从学校“化缘”回来的旧衣裳!

这些旧衣裳应该是学校的教师家属们换季淘汰下来的,正好都是秋冬装,虽然有些大了,有些小了,可这种时候管他大小呢,只要能保暖就行!

学校经费不足,舍不得买木炭,每次烧火盆子都要拿木头现烧,丢了两根大柴让灶火慢慢烧着,江百川赶紧从编织袋里拽出了两件薄款的棉袄,让江诚和江悦先穿上御寒。

“你们俩在这里看着灶火,我到楼上发衣服。”江百川一扫方才的惊惶,连拖带拽地把两个大编织袋给扛到了楼上,看了看瑟瑟发抖地裹着棉被挤在一起的学生们,眼眶一热,呼啦一下把满满两个编织袋的旧衣服倒在了地上的竹凉席上——

“同学们,咱们有衣裳穿了!”

“哇!是小满哥哥送给我们的吗?”

“肯定是!晚自习那会儿小满哥哥过来送东西,我趴在窗户上都看到啦!”

“是啊!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你们小满哥哥。”江百川笑着跪坐在地上,一件件的根据学生们的身高挑选着大小合适的衣裳,尽可能的让他们都穿得合身些。

这场降温不知道持续到什么时候,就算家长明天过来送衣服,至少也要到中午了,在那之前,孩子们要靠着这些旧衣服撑过明天早上的降温和大雨。

江诚和江悦很快就燃起了两个火盆,端到屋子里来,有了火盆,原本冷的跟冰窖似的教室也逐渐暖和起来。

半夜被冻醒,孩子们并没有什么悲伤惆怅的情绪,反倒有些激动的睡不着。

平时不是上课就是做作业,难得这么多同学凑在一堆,校长还带头玩火(?),这不比学习好玩?

见孩子们都不睡了,江百川也没回屋,干脆把江小满带回来的笔和本子之类的都倒了出来,给他们分派了任务,让他们按照学校的人数,把这些笔和本子平均分配一下,每人一份,明天都发下去。

“哇!校长爸爸,这个本子好漂亮!”一个小女孩拿起离她最近的一个浮雕古风封面的手账本,一脸梦幻地抱住了这个本子,“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本子!”

“嗤~你才多大?还长这么大?”旁边一个大点的小男孩眼疾手快地拿起了一个动漫封面的笔记本,“我要这个!这个好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