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江小满啊!

真是让他们又喜又愁!

喜的是自他回乡创业之后,原本一潭死水的郎山镇, 便好似被搅开了一池春水。

别说留守在老家的妇女老人找到了工作,就连很多在外地打工混的不好的, 算一算自己打工挣的钱, 再算算家里人给江小满打工挣的钱,果断扛起行李回到老家……

甚至就连夫妻打架吵嘴都少了很多。

听妇联的同志说, 现在家家户户都忙着进山捡菌子、采茶叶、照顾自家的蜂桶,哪有时间吵架拌嘴啊?

上回他们村那个郎英提报上来的野山菌种植合作社方案,听说也是他一力促成的。

孔副镇长对这小子也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江小满的才华, 还有他对乡亲们不求回报的付出和帮助。

恨的是这小子手脚也太快了,搞得他们镇上的工作强度一下子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不要以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钱一到位,脑袋一拍就能把事情给办成了, 各种审批、环评什么的事情可多着呢, 更何况江小满这里还涉及到很多扶贫项目的优惠政策申报, 那更是一层层的繁琐手续。

以上这些都需要镇上各部门的配合。

应该说, 江小满的运气是真的好,头一次来镇上找人办事,就找到了孙哲远这个挂职的扶贫干部。

这个部门的负责人看似什么都不管, 但又什么都可以管一管,尤其是关系到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大事, 有他在镇上帮忙盯着,江小满不用自己一趟一趟的跑审批, 真的是让他的创业之路少了太多折腾。

被折腾的人变成了他们这些乡镇干部。

不过, 虽然嘴上嚷嚷着江小满就知道给他们惹麻烦, 可看了江小满委托孙哲远递上来的《关于郎山镇四百亩废弃茶园重启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之后,孔副镇长也坐不住了。

“小满呢?他回去没有?没有的话让他赶紧过来一趟!”

这方案太好了!“废弃茶园重启”,这简直就是对他们郎山镇乡村振兴事业最大的褒奖!

年终总结写的再好,政绩吹得再牛,能比得上这实打实的成绩吗?

要不是老百姓手里真攒到钱了,谁家能一把拿出一两万块钱,把早就抛荒了十几年的老茶园重新拾起来?非但要把老茶树给种好了,还要用修剪下来的茶树枝扦插育苗,扩大种植面积!

老百姓图的是什么?还不是看到了种茶叶能赚钱?

种茶叶为什么能赚钱?

还不是因为他们郎山镇政府乡村振兴产业做得好?

好吧,虽然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有江小满这个外挂,但要不是镇上大力支持,江小满的茶叶厂能这么快办起来吗?

总归一句话,茶园重启计划,无论如何也要推行下去!!

江小满人还没走到村里呢,就被孙哲远一个电话又叫回去了。

孔副镇长亲自给他泡了一杯茶,见他年纪小,跟自己儿子也差不多大,还打开柜子,从里面拿了几样零食给江小满摆在面前,让他先吃点东西。

一旁的孙哲远简直都快酸死了。

亏得他还经常熬夜加班给孔副镇长写材料写发言稿呢。

居然偷偷藏了零食也不分给他一点……

江小满也有些受宠若惊。

“小满呐,别紧张,你就把我当成自己家叔叔好了,叔家里也有个儿子,跟你差不多大,可比你差远啦!”

这话江小满就不知道该怎么接了,只能嘿嘿一笑,捧起茶杯紧张地抿了一口。

再说了,他可不想再多一个像江百川这样的叔叔了,这不是要了他的小命吗?

寒暄了两句,孔副镇长便言归正传,他个人非常看好江小满这个“茶园重启”计划,决定等这个计划上会通过之后,成立一个专项工作小组。

“镇上的工作,领导们决定就好,我们企业一定全力配合!”江小满赶紧表态道。

“这可不只是配合那么简单,小满呐,叔是这么想的,农民手里积蓄有限,拿出那么大一笔钱重启茶园,说到底还是想靠卖茶叶赚钱嘛~”

“这方案做的再好,老百姓对茶叶销路不放心,就算我们乡镇和村一级的干部们下乡动员,估计也没几家敢冒头的。”

“那您的意思是?”

“反正这个茶叶到最后也都是你们合作社收去做茶饼的嘛,这样,到时候你代表你们合作社,也在咱们的工作组里挂个名字,专门负责指导茶叶的销售工作,你看怎么样?”

这才是孔副镇长急着把江小满喊回来的主要原因。

怎么动员老百姓参与这个茶园重启计划,那是镇政府的事情,可茶叶销路问题要是不解决,他们拿什么去说服老百姓拿出钱来参与这个项目呢?

仅凭江小满一句承诺吗?

别说老百姓不敢相信了,就是孔副镇长自己也不敢相信。

他不敢拿老百姓的血汗钱来赌那个万一,只能想办法说服江小满和他背后的茶叶合作社来扛起这个重任了。

想到这里,孔副镇长愧疚地拆了一罐蜂蜜核桃仁,推到江小满面前,“来,吃个核桃仁,补补脑子!”

江小满:“……”

“那个,孔叔叔,我也不算乡镇工作人员啊,在你们工作组挂职,不太好吧?”不熟悉的领域,江小满还是非常谨慎的,“销路问题镇上可以放心,我可以跟加入茶园重启计划的农户签订定向销售合同,只要他们采摘下来的鲜叶符合我们茶叶厂的要求,不愁卖不出去的,而且我们收购农户茶叶也不压货款的,可以当日结清。”

“那不就得了!我把你名字写进去!”孔副镇长不由分说地拍板道,“挂名也不一定非要乡镇工作人员,只要是对这项工作有重大帮助的,社会人士也可以挂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