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节(1 / 2)

加入书签

第276章

又是一年中秋到, 今年的中秋节,比往年都要热闹,尤其是郎山村, 今年几乎家家户户都留在家里,全村除了少数几个在城里工作稳定、孩子也在大城市上学的之外, 剩下的无一例外, 都留在了老家。

现在他们可不是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

村里有了产业园,产业园下面还有农业合作社,只要人不懒, 都能在村里找到工作。

有一些脑子灵活的, 别人赚了钱盖房子,他们赚了钱,索性趁着合作社还没往外扩张,自己跑到隔壁乡镇去承包山地, 种茶树, 种菌菇, 养土蜂……

虽然现在暂时还没赚到大钱, 但听说江小满他们已经在和其他乡镇谈合作了, 一旦两边开始合作, 这些产业未来可都是能下金蛋的母鸡啊!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心里有了盼头,这日子可不就越过越红火了吗?

中秋节还没到, 镇上的集市就热闹起来了,就连杀猪的屠户, 以前一个集市只杀一头猪还卖不完, 现在都敢杀三头猪了!

全乡镇的人都在忙着赶集买东西准备过节, 只有江百川这个校长, 还有学校几个老师,根本就没有机会去逛街买东西。

郎山的百姓们,对江校长已经不仅仅是尊敬了,而是崇拜和敬重。

尊师重道四个字,淳朴的山里人从来都不说,而是去做。

距离中秋节还有十来天,学校传达室就堆满了学生家长送来的节礼。

他们也知道单送江校长一个人,他肯定不要,索性就趁着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校门口人多混乱,把带来的东西往传达室一丢,跑得比兔子还快!

可怜保安大叔就一个人,还要站在门口盯着学生们,根本顾不上保安室那边,等他维持完秩序回来,保安室里肯定又是大包小包的。

什么自家做的熏鱼腊肉、咸鸡蛋熏豆干啦。

什么自家晒的蘑菇干、野菜干,山里采的野果子啦。

居然还有人送了自家做的豆腐、麦芽糖和臭豆豉……

现在学校食堂有了政府补贴,还有学校官方账号拍视频赚的外快,孩子们平时的伙食费早就不用江校长发愁了,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谁送的,退也不知道退给谁,索性拿来作为中秋节的福利,给老师们都分一分。

他自己也分到了一些,中秋节放假后,江百川把东西放在两个箩筐里,拿扁担挑着就上山了。

产业园今天也放假了,江小满他们做电商的,赶上这种节假日,一般的礼盒都是提前就做活动卖掉了,节假日干脆给大家都放了假。

反正钱是赚不完的,他爹年纪这么大了,过一个节就少一个,江小满宁可少赚点钱,也不会放弃陪他爹过节的机会。

提前半天给产业园的员工们发了中秋节福利,又安排好值班人员,最后带着管理层检查了一下园区安全,江小满也挑着他准备好的过节的东西上山了。

到家才发现江百川居然比他回来的还早!

一家三口默契地开始准备过节的东西。

他们这边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做许多的粽叶粑粑,不光是自家吃,中秋节有客人来了也要吃。

江小满昨天就打电话给他爹,让江有粮把做粽叶粑粑的糯米和杂粮豆子提前泡好了。

江百川进屋换了一件旧t恤,穿着老头短裤,和江有粮一起蹲在院子里,把泡发了一夜的杂粮豆子洗干净,倒在竹筛上,把一些被虫蛀了的豆子挑出来丢掉,剩下的就能做粑粑了。

江小满也换了一身旧衣裳,去厨房取了一块腊肉下来,烧过之后,洗干净表面的灰尘,切成肥瘦相间的肉丁备用。

江百川把挑好的杂粮豆子搬进来,看到桌上有江有粮提前泡好的凉茶,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气灌下去半杯,这才喘出一口气,坐在旁边看江小满拌馅儿。

他们这儿中秋节吃的粽叶粑粑就两种口味,咸的一般是腊肉胡萝卜馅儿的,甜的就是糯米里面加杂粮豆子,再混入一定比例的白糖,这样做出来的就是甜口的粑粑。

“小曲在你那适应的怎么样?”江百川闲着无聊,想到有一阵子没见到曲景江了,忍不住问了一句。

江百川其实挺欣赏曲景江的,这个年轻人是有真本事的,专业底子扎实,又肯学习,对学生也尽心尽力,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情商不高,不像他侄子这么讨人喜欢。

“曲老师?挺好的呀,他都乐不思蜀了,经常加班加到废寝忘食,连我们园区的夜班保安都熬不过他……”

“咳咳!江小满你适可而止啊,不要这么欺负人家。”江百川警告地瞪了他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仗着人家小曲什么都懂一点,让他一个人做三个人的活儿,还要帮你们修电脑……”

“冤枉!叔你听谁说的啊?我那分明是给曲主任锻炼自己的机会!”江小满叫屈道。

这事儿还真不能怪江小满压榨曲景江。

实在是产业园太缺乏他这样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了。

曲景江来了之后,就一个人扛起了整个电商孵化中心的技术支持。不过,公司起步阶段嘛,各个部门分工当然没有互联网大厂那么明确,有几次公司电脑坏了,打电话去县城找人维修,人家排单排到几天后不说,来乡下修电脑还得加钱。

曲景江大学时候辅修过计算机技术,因为贫穷,自己组装过电脑,一些简单的维修他都会,想到等县里的排单还要好几天,他干脆让办公室帮忙买了一些零配件,自己把电脑给修好了。

人家曲主任能者多劳怎么啦?

江小满这边已经准备给他涨工资的好吗?

他才不是什么黑心资本家呢,看到员工多才多艺,就拼了命的压榨人家。

“没想到小曲不当老师了,做技术人才也挺优秀的。”江百川只是闲着无聊跟侄子聊了两句,听江小满说曲景江表现出色,年后就能涨工资,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江小满特意多泡了点糯米和豆子,做了不少粽叶粑粑,遇到有亲戚来送节礼,还托人送了一些给曲景江母子俩。

中秋节曲景江和曲妈妈也没有回老家。

本来曲妈妈还有些犹豫,虽然丈夫没了,但婆婆还在,过节不回去怕老家亲戚说闲话。

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婆婆已经到地下跟她被她害死的大儿子团聚去了……

曲景江好不容易才把他妈从老家那个吃人的魔窟里捞出来,怎么可能让她回去?

不过他现在跟着江小满也学精了,不像以前那样简单粗暴地拒绝他妈,相反,他连着几天在产业园熬夜加班到很晚,终于把自己给“累病了”。

镇上的大夫给他开了三天的营养针,让他每天去挂两个小时盐水。又语气严厉地让他在床上躺着休息几天,不然很有可能会猝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