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节(1 / 2)

加入书签

但只要注意到这一点,简直是细思极恐。

在激烈跑马圈地的业,出风头的一直是制品生产商,而闷声发大财的,则是隐藏在背后的利乐。

杨业不问道“那我们是要选择跟利乐的直接竞争对手合作?”

齐政还是摇摇头,“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除了被诟病的“捆绑销售”模式,利乐在技术上的领先也是其保持垄断地位的原因之一。

全世界这一行业的相关企业总共四五十家,而利乐产品的质量代表了最高水准。最直接的体现是,利乐的坏包率可以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而国内企业的平均水平是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三。

除此之外,利乐包与其他包材的区别还体现在常温的贮藏时间上。

两者的差距会达到2030。换言之,利乐包的保质期是半年的话,其他包材可能只有四五个月。

所以说,人家是真正有料的。

“我们也要考虑到质量水平,如果其竞争对手达不到与利乐大致相当的水平,也是有心无力。”齐政淡淡说道。

杨业沉默。

齐政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嘉谷有钱,不需要利乐的赊账模式,如果它能放弃捆绑销售,也不是不可以合作。若不然,我宁愿付出多点代价,也要扶持国内的纸业包装企业,容不得利乐在国内业行业肆意撒野。”

杨业默默点头。他也意识到,让利乐在国内做到垄断地位的话,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伤害。相对而言,付出一定的代价,扶持其直接的竞争对手,很有必要。

“其实,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如今国内常温和巴氏鲜两个阵营之争的背后,也是利乐和美国国际纸业之间的暗斗。”

齐政进一步指出,别看利乐不声不响,其实已经插手到中国业的内部事务争端中了。

第105章 这货是谁

中国业如同武侠江湖,也有南北派的纷争结盟。

南派主打巴氏鲜,他们均是地方品牌,多据守在南方城市,以发达的地方消费需求谋生。

巴氏鲜采用7285度低温灭菌,能保持口感和营养,但通常只能保存几天,限制了配送范围。因此,通常只有产地300公里以内的城市能被品牌覆盖。

北派则主打常温,采用了135152度高温灭菌和利乐包装,能配送到全国范围。其代表便是双雄伊力和猛牛。

依托于此,业也形成了协、协两大组织。

前者由伊力、猛牛等基地型企支撑,隶属轻工业联合会。后者由光明、三元等地方企支撑,隶属中国业协会。

多年来,两个阵营在一波又一波的口水战中互相攻击,最终常温阵营渐占上风。

如果不是两派的明争暗斗,国内的消费者可能直到现在也无法弄清巴氏和常温的真正区别。

有意思的是,嘉谷业处南派的地盘,却属于北派的阵营。

常温阵营的伊力和猛牛主要使用的是利乐的常温无菌包装,而光明等巴氏企业则主要使用美国国际纸业公司的“新鲜屋”包装。因此,两业阵营角力的背后,是两大国际包装巨头的利益争夺。

带着后世记忆的齐政知道这场战争的结局,常温阵营最终占据了牛市场近70的份额,大获全胜。而随着国际纸业被收购,它原本的巴氏纸盒包装在华的市场扩张计划也成为了泡影。于是,利乐几乎是一统天下。

但是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战火正酣,或者说,常温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还没有取得压倒胜利。

对于两派阵营之争,杨业是最熟悉不过了。

“现如今,两大阵营开启了标‘鲜’战争。谁能赢下这场战争,谁就能掌握主流话语权。而我们常温阵营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杨业信心十足地对齐政说道。

所谓标“鲜”战争,就是争夺在包装上标“鲜”字的权利。

为什么一个“鲜”字会引起这么大的争执呢?

其实在齐政看来,这不过是一场闹剧。

最初是因为国家要求学生必须全部使用鲜,不能使用粉。因此专家建议以是否使用鲜为区别进行标注,具体的工作就交到了协手上。

前面说了,协背后是地方巴氏企业。于是协很快就将这个鲜标志概念扩大了,变成了加工的是巴氏还是常温为依据,也就是说,常温经过加工后就不新鲜了,因此不应作为学生,等于是将常温踢出了鲜阵营。

这下子常温阵营肯定不同意啊!于是干脆提出,既然这样,标鲜就没有意义了,所有都不能标鲜。

围绕着“标鲜”,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口水战。

事关利益,绝非意气之争。

巴氏企业一般源不充足,缺乏牛饲养的发展空间,但因为靠近城市消费市场,在营销策划上主打“鲜牌”,以鲜取胜。

常温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质低价源,常温保质期长,在营销上突出“方便”和无污染,以价取胜。

通过简简单单的标鲜,前者是希望将常温与“鲜”行列彻底区分开来,拉开不同的档次。尤其是地方上的中小企,保持一个“鲜”字就好比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后者则干脆是釜底抽薪,扼杀巴氏在营销上的竞争优势,一举将巴氏阵营彻底挤垮。

其实,说到底,大多数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甚至不关心巴氏、常温、鲜等等这些名词的准确定义。

但企心知肚明,正是这些令局外人迷惑的名词,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阵营,并赋予了他们竞争力和巨大利益。

总之就是一地鸡毛。

齐政就无奈地对杨业说道“其实,这样的争执对整个行业而言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大家都不踏踏实实地谋求发展,反而是天天在口水战,最后谁都不是赢家。”

杨业对此也无可奈何“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在江湖,不由己。业这个行业太混乱了,往往是一方还没唱罢,另一方就登场亮相了。就算我们镇之以静,别人也会一盆污水泼过来,躲都躲不开。”

齐政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看着一帮人在作死,还要拉自己一起,忍不住抱怨几句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