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节(2 / 2)

加入书签

这种“一个猪场富一方”的模式,彻底引起了坪山县政府的兴趣。而在了解到嘉谷在坪山县的投资计划后,他们举双手欢迎嘉谷养猪场项目的落地。

而嘉谷农牧之所以要选择在坪山县建养猪场,一是因为靠近华北京津唐消费市场,二是因为,经过嘉谷技术人员的测定,坪山县当地的土质很适合“朱薯”的生长。

“朱薯”是嘉谷实验室不经意培育出的一个红薯品种。产量高,测产产量能达到5000斤/亩,耐肥耐瘠耐贮藏,而且薯蔓产量也高,分枝多,割2-3次也不影响薯块产量唯一的缺点就是,很难吃!

对人来说“朱薯”的口感极差,但对猪来说就是口感极佳的食物了。因此这是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红薯品种之一,因为表皮红,又深受猪欢迎,故名“朱薯”。

这也是嘉谷农牧两大“王牌”嘉谷黑猪和嘉谷花猪的主要口粮之一。

无论是国际研究还是嘉谷研究,都可以发现,品质最好的肉来自那些依照自然本能找寻食物放牧在草地、树林里的动物。如果用单一的食物喂养动物,肉的品质就会降低。

所以嘉谷养猪的饲料组成,已经日益多元化。不论是“朱薯”的薯块还是薯蔓,都将是嘉谷养猪场的优质饲料来源之一。

……

嘉谷在坪山县投资养猪场和红薯种植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为10亿元。在当地建设一个年存栏80万头生猪的养猪场,并在全县推广种植“朱薯”。

这两个项目的落户,对地方政府和嘉谷来说是双赢。

嘉谷得到了一个优质养猪基地,政府则解决了当地民众不能养猪之后的就业问题。

养猪基地的建设和红薯种植的推广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李海元的村子里,政府人员连同嘉谷的员工一起,为大家解答疑惑。

“嘉谷养猪场会在本地招工,但是数量有限,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行,嘉谷只要经验最丰富的养猪人……”

李海元心念一动,觉得自己可以去参加考核试试,听说嘉谷养猪场的薪水不低,而且养了这么久的猪,突然不能养猪了,浑身都没劲。

“不能养猪也没事,可以种红薯。嘉谷为大家免费提供优质薯苗,种植方便,技术条件低,只要按照要求,平均亩产能达到5000斤……”

村民中有人问了:“种了不会又像猪这样卖不出去吧?”

“不会。嘉谷会与大家签订种植协议,为你们提供薯苗、农资和技术指导服务,并按照最低每斤0.8元的标准进行收购红薯,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还有薯蔓,同样有多少收多少……”

“哄”的一下,大家都陷入了一片惊喜当中。

按照最低的收购价,每亩红薯的毛收入将达4000元,按照嘉谷员工的介绍,扣除农资等亩成本不过300元左右,亩纯收入达3700元。

这边多山坡地,每人都能分到十亩八亩地,按照一户三口人来算,仅靠种植红薯一项至少可获纯收入……八万多元?

推广人员继续介绍道:“那些家里只有地,劳动力不足的人也不用担心,我们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可以委托合作社进行统一种植、管理,以合同形式,收益按比例分成……”

太体贴有木有了,太心动有木有了!

所有人都喜上眉梢,没想到种了一辈子的黄土地里还能刨出“金疙瘩”嘉谷实在是一家好企业啊,太欢迎它了!

可以说,嘉谷农牧之前的收猪之举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不用多怀疑,坪山县农户们或是参加合作社,或是独立经营,纷纷与嘉谷农业签订种植合同,陆续进入领苗栽植阶段。

李海元也如愿地加入了嘉谷养猪场。

因为他成为了嘉谷农牧的正式员工,他将家里的地租给合作社。

仔细算算,在整条红薯种植产业链中,他家可在三个环节中获得收益。

第一个是征地。把土地租给合作社,可以收获一份征地租金;第二个是雇佣工资。他的老婆加入合作社进行红薯的种植和管理,又有一份雇佣工资;第三个是合作社的分红。合作社收获红薯卖出去后,社员们统一享有利润分红……

哎呀妈呀,这样算下来,今年的收入可比养猪行情最好的时候都要高,关键是旱涝保收,日子可算是有盼头了,睡觉都能乐出声来!

……

一场大雨过后,坪山县施用了嘉谷有机肥的红薯苗茁壮而长。

李东亮嘟囔道:“希望今年风调雨顺才好,第一年可不要打了个哑炮!不过这边山地居多,后面还是修几个小水库储水比较保险……”

齐政笑而不语。

这边离渤海实在是太近了,对于挂逼来说,想要风调雨顺简直不要太简单。

但是对于李东亮的修小水库建议,齐政也没有反对。

毕竟,小水库修好后,村民们用水更加方便了。

在齐政的带领下,嘉谷人都相信事业做多大,责任就能做多大。嘉谷由起初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一个很不起眼的弱小企业,发展成如今的全国性集团企业,离不开这种责任和担当。

……

第388章 我为国家储备猪肉

5月,猪粮比价进一步跌破盈亏平衡点,行业亏损面加大。

而在冀省,嘉谷在华北地区最大的一个储备仓库园区完工。

自07年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发布实施后,嘉谷集团在各地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开始加速,在全国布局粮油仓储设施。

在这个储备仓库区内,针对收纳、中转、储备等不同仓储需求有着不同的仓型。

低调举行竣工仪式后,齐政、李东亮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入了其中的一个储备冷库。

在进入冷库前,两人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但工作人员还是觉得不够,又找来厚重的棉大衣让他们穿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