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1节(2 / 2)

加入书签

陈坚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他和梅总的身边已经围了一圈人。

而尽管他含糊其辞,但所有人说起嘉谷农业产业基金的回报,都是目光灼热。

说到底,他出现在此,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要说回报率不理想,谁信啊?

至于他一再强调的“只能投钱,不能哔哔”,众人嘴上纷纷附和着“太霸道了”;但要说退出不干,大伙只是“呵呵”了。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驱动。

只要回报丰厚,能不能说得上话谁在乎呢?不少人还恨不得能少操点心呢。

陈坚张张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小心思注定破产了。

梅总恍若未见,霸道的再次搂过他的肩膀,低声道:“老陈,嘉谷的海洋牧场大计划,听说至少投资三百亿,这块蛋糕太大了,你们一家不可能独吞的。你们与嘉谷有过合作,有什么窍门,我们互通有无呗。”

心平气和的陈坚觉得心口的郁气又起,只想“呸”他一脸。

真把我当傻子了,就你丫的人品,鬼才想和你丫的互通有无。

陈坚瞥了一眼周边竖起的耳朵,哂笑道:“要说窍门,也是有的。那就是,在嘉谷面前,你最好将姿态一低再低。”

陈坚本是半调侃半感慨,梅总却是一脸认真的听进去了。

“姿态放低?”梅总微微皱眉,喃喃道:“要是嘉谷农牧的养猪项目募资,让我趴到地上都行;但海洋牧场,这不是心里没底吗?”

陈坚直接笑出了声:“你长得丑,想的倒是挺美。明摆着短期内就有丰厚回报的项目,换做是你,会同意外人分羹?如果不是占用资金规模大,且回报周期长的大项目,你什么时候见过嘉谷开放对外募资?”

梅总这次是真心实意的叹了口气。

“老友”话说得难听,理却是这个理。

要说嘉谷对外开放的项目也不少,但还真的没有俯拾皆是的蛋糕。

嘉谷的能源林项目,没有能源资质的公司插都插不进去;嘉谷的生物环保项目,没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公司,也承接不了;嘉谷的沙漠开发基金,倒是没有设限,但沙漠开发的回报周期太长,胳膊细一点的主都不敢伸手。

尽管如此,如果以在长期范围获得稳定的财务回报为目标进行投资,嘉谷的项目依然是首选。

人人都爱投资大嘉谷——这可不是一个笑话,而是资本市场的真实态度。

从眼下应邀参观嘉谷海洋牧场的投资机构代表之齐全就知道了。

在国内的海产养殖行业,小规模家庭式经营依旧是主流。负责管理这些小作坊的,大多是从生产队、供销社进化来的养殖企业,资本运作不透明、人际关系复杂是其典型特征。

去年的资本市场闹剧,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尽管梅总还不知道这出“扇贝跑路”闹剧后续还有2.0版本、3.0版本,让人见识到了“最有组织、有纪律”的双壳纲软体动物是如何诞生的,但不妨碍包括他在内的投资人将海产养殖行业视为股票市场上的高危板块。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嘉谷的海洋牧场项目,他们只会“呵呵”你一脸。

但既然是嘉谷的项目,能否解锁行业潜力呢?

对于这个问题,梅总将目光放在了登上游轮的另一拨人身上。

……

第771章 真不是想骗钱?

与投资者们一同赴海考察的,自然是农业部派出的评估团队。

因为韩部长的重视,评估团队中赫然是水产界院士齐出。

受邀的投资机构代表团是暗流涌动,专家团中也并非一团和谐。

“老周,听说嘉谷的海洋牧场大计划中有你的署名?”一身便装的葛院士慢悠悠的登上游轮,对豪华的装饰视若无睹,径直对上了周院士。

周院士就是中科院海洋所内与嘉谷合作开展海洋基础科学方面研究的专家,同是院士,自然不会被葛院士的气势所压,干脆利落地点头承认。

没人说话,葛院士露出讥讽的笑:“原来我没听错,你老周真的跟着一家公司胡闹。”

周院士扫了对方一眼,声音不大的道:“帮助国内的海产养殖做大做强,怎么算胡闹?怎么的,你见不得海产养殖步入‘新常态’?”

葛院士语气冷然:“老周你别跟我混淆概念,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

应不应该做大做强海产养殖?

这还用讨论吗?

全球70%的面积被水覆盖,但目前全球仅有2%的食品供应来自海洋,所有专家都承认,海洋农业还有很大的潜力未挖。

对于国内农业来说,挖掘海洋农业潜力,有着更迫切的需要。就拿水资源不足这个严峻的课题来说,农业是水资源的最大用户,但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仍有60%的耕地没有水源保证。

而海洋里,水资源是最不缺的。大力发展海水农业,打破传统农业以淡水为命脉的第一产业格局,对于一个十四亿的人口大国来说,其重大意义几乎是不用多强调的。

但问题是,有人觉得做大做强海洋农业,未来要走的道路还很长。

而现在有人说:未来的路是很长,但跨出一大步的时机到了。

这种观念上的冲突,才是两位院士针锋相对的主要原因。

周院士却是习惯性地维护嘉谷:“有一点你我都不能否认,国内便于开发和维护的近岸浅水区几乎被开发殆尽,而10米以下等深线的利用率却不足10%,与此同时,市场对于被视为优质食材的海鲜的需求却不会停止增长。”

“近岸水域的过度开发和高密度的养殖相结合,给生态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但即使海产养殖要付出种种代价,放弃却是不可能的,巨量的产量缺口会导致世界海产价格的飙升,野生海产捕捞产量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剧渔业资源枯竭,恐怕那样才是真正的生态灾难。”

“减少不科学的养殖方式,走出近海养殖,坚持‘先场后牧’的发展理念,才是我国海产养殖持续发展的最好方法。因此,嘉谷农牧在海产养殖管理、技术、监管方面加大投资,我是赞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