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节(2 / 2)

加入书签

因此就没法同他姨母再一起吃些什么东西了。

胤礽及护卫太监们稍晚一步回来,听见说他姨母先回来后,就被请去了他皇阿玛那里,胤礽也就放心了,他径直找小厨房的人要吃的,那边不多时便将膳食送了来,胤礽吃了,然后便读书去了。

姜鄢确实是提早了些回来的。

她的纯金马自有专人照料安顿,她回的是她自己的住处。

这一回跟着出来的人多,还有蒙古人在,因此康熙在住处上倒也没有太过随心所欲。

规规矩矩的给她安排了住处,就如同所有后妃一样,但如果康熙得了空,要不就是叫她去康熙的住处,要么便是康熙来她这里,总之就是,只要有空闲的时候,康熙便要同她待在一起。

要不是这回繁忙些,康熙恨不得看奏折的时候都要她陪着的。

姜鄢回自己的住处,却也有人等着。

是李德全的人,也是在御前伺候的小太监。

见她回来了,目光一落下来,小太监就麻利的走过来说:“娘娘,万岁爷吩咐过,回来后要同娘娘一道用膳,娘娘不管去了何处,还请一定留在万岁爷的住处。”

这倒不是说康熙知晓了她跟胤礽偷跑出去。这是康熙凌晨起后留下的话。

姜鄢想睡到什么时候便睡到什么时候,不许吵着她。醒来后不管去何处,都要叫姜鄢留在他哪里。就是不想要姜鄢回她自己住处的意思。

姜鄢晨起后赶着和胤礽一道出门,那边没来得及说这个,所以小太监特意来守着,就为了把姜鄢带回去。

姜鄢欣然应了,抬步就往康熙那边去。

康熙自然是还没回来的,她也没闲着,吩咐了李嬷嬷要小厨房送些吃食来,她打算吃了后补个觉,等康熙回来了再起来也不迟。

主要昨夜是真的没睡太久,清晨就被胤礽带了出去,这会儿饿劲儿上来都觉得很困,一会儿吃饱了,只怕是更困的。

康熙既要练兵,只怕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

正好今日没什么事情,姜鄢就决定吃饱了补个眠,否则熬着也太耗精神了。

从来木兰围场住下,头一日就跟着众妃应酬,见人,一时一刻也没有过多空闲的时候。

一连四五天,姜鄢天天过得都是热热闹闹的,她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应付着,每天睡是睡了,但总觉得不是那么的踏实,也不是那么的心无挂碍,总是紧着一根弦。

到了今日,完成了康熙交给她的任务,才是真正的再无闲事挂心头,只觉得现下一派大好光阴,她是要睡个天昏地暗的。

用了膳,姜鄢叫李嬷嬷去把康熙给她的那个纯金小匣子拿过来。

那个纯金小匣子里头的东西都转移走了,另寻了个匣子将东西都妥当放了进去,现在那个纯金小匣子里就只有一大摞的银票,除此之外别的重要物品都挪走了。

姜鄢一瞧见这个纯金小匣子就觉得心情巨好,这个小匣子就象征着金钱啊,更别说里头真的有一大摞的银票了。

看见它,姜鄢就仿佛看见了她的那些个产业。

心中满足感爆棚。

姜鄢要抱着纯金小匣子睡觉,抱着它睡,姜鄢觉得自己睡得会更香,做梦都是发财的美梦。

李嬷嬷庆月松月瞧见自家主子上了榻,抱着纯金小匣子在皇上的榻上躺下,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很,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李嬷嬷怕姜鄢咯着,结果她们主子说什么了。她们主子说咯着我也愿意,一百个愿意一千万个愿意。

罢了,主子高兴就好。床榻的帷帐就被放下来了。

康熙是晌午过后回来的。

他还没有用午膳,回来后就吩咐人送些膳食过来,康熙凌晨起很早就出去了,直至现在回来,才喝上一口水,嗓子眼都干的冒烟。

还好小厨房早有预备,膳食一直温热着,送上来的时候热乎乎的很新鲜,康熙才不至于饿到没有知觉。

康熙瞧见床榻帷帐放下来了,就知道姜鄢睡着。

他悄悄去瞧了一眼,人面朝里睡着,似乎睡得很沉,外头的动静半点没有吵醒她。

康熙便在外间用膳,他吃得很快,但依旧优雅。

等用完了,自有人悄悄上来收拾膳桌。

康熙练兵后便无事了。

与蒙古几日的交际尽够了,今日也练了兵,奏折明晨才会送过来。

可以说,康熙也无事了,可稍稍休息休息。

他用了膳,瞧姜鄢睡得沉,他也没什么事情,就吩咐李德全外头候着,不许叫人扰了他和姜鄢,然后,康熙便撩开床帐上了榻。

他除了身上外衣,只余里衣便上去了,放下帷帐后头一件事就是去抱人。

结果手就被咯着了。

康熙一看,刚才人朝里睡着他没瞧见,现在借着午后从帷帐里透过来的天光一瞧,姜鄢怀里抱着他送的那个纯金小匣子,难怪他手一伸过来就被咯着了。

这怎么睡觉了还把小匣子抱着呢?就这么喜欢,睡觉都舍不得放开?

康熙试图把小匣子拿出来,结果熟睡里从来都是软乎乎随便摆弄的人,却将这个小匣子抱的紧紧的,他压根拿不走,要是力气再用大些,恐怕就要把人弄醒了。

康熙哭笑不得,只好随她了。

他妥协了,不抱胸前,改把手放到腹下,这下,就不会被小匣子咯到了。

姜鄢睡得沉,对于这一切一无所知,就只是在康熙抱住她的时候,下意识的往康熙怀里缩了缩,然后寻求了一个更舒适的姿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