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6节(1 / 2)

加入书签

如今的后宫风平浪静,姜鄢如今又肯管着,佟佳氏从旁协助,太皇太后在外坐镇,康熙还是很放心的。

姜鄢按照自己的心意将人都聚齐在自己收拾出来的院落中。

这小院子也不能没有名字,为一目了然,姜鄢称此处为议事处。众嫔妃们自然也跟着叫了起来。

她知要将畅春园的事务都掌管在自己手中,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知晓是要慢慢来的,循序渐进,何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由李嬷嬷来把控。

她只需知道行事进度即可。

首先第一步,自然是要众妃习惯她的存在了。

她这一胎,胎像稳固,就是孕期害喜的症状太频繁了些。

绝不似先前怀着九阿哥的时候那么顺利,就是时不时要吐,然后有时候吃不下东西,有时候又想吃些味道古怪的吃食。

在议事处议事的时候,这些症状也都被三妃看在眼里。

有时候关心几句,难免就会代入自己,然后便会说起自己当初有孕时如何如何。

佟佳氏没有生产过,这些话题也插不上嘴,就只能听着。

议论之时,惠妃说的最多,宜妃次之,再往后,便是荣妃。只是荣妃说的少些,几乎是宜妃问到了,荣妃才会开口的。

那昔日的德妃便是折在自己儿子的口舌上。还有早些时候的钮祜禄氏,也都是如此。因此自那之后,宫中人人都要警醒口舌之事,并不敢多议宸淑妃的事情。

惠妃如今又敢说上几句话了。

无非便是仰仗她的大阿哥。

胤禔这次跟着康熙去亲征,他在裕亲王麾下,颇有些战功。

康熙难得称赞了胤禔,还赏赐了胤禔。

胤禔别的不行,唯在战事上尚可一用。

回来之后也领了差事,跟着在外历练办差。

皇子阿哥里头,除了皇太子胤礽外,大阿哥胤禔便是头一个领了差事又办的极好的阿哥。

惠妃这如今才又重新抖擞起来了。

惠妃这个人,其实并不如何妥帖。她的性格,很容易就失言了。如若不然,也不会生出胤禔这样不是谨慎性格的皇子阿哥来。

今日生孩子又何症状这话题,也不知是谁起的头,但惠妃有过几次身孕,养起来的便只有胤禔,可她还是有许多说头的。

一说起来没个完,她是说的最多的。

只是说起夭折的孩儿,也是有些伤感的。

到了最后,还是她身边侍候的嬷嬷悄悄提醒了她,而宜妃和荣妃也不说了之后,她才意识到,连忙也不说了。

如今除了佟佳氏外,协理事务的便只有她们三个妃子。

嫔位的后妃们,已不参与其中了。

再往下,就更不照管宫务了。

因此议事处里,就坐着她们几个人,身边侍候的也都是亲近的宫女嬷嬷。

她们从话题开始,至结束,姜鄢都一直似笑非笑的听着,没有开口说些什么。

荣妃一直注意到了,因此并不多说什么。

宜妃本来就话多伶俐,一句话说的跟花儿似的,细听起来,也许顺耳动听,但姜鄢也没有理她。

惠妃瞧见姜鄢这神情,心里便有些毛毛的不自在,她还是忌惮姜鄢的。

上回姜鄢怀着九阿哥的时候她就失言了。后来一直很后悔,可没几年,她又再一次的飘了。

可这生孩子的话题,又不能说是失言,更不能自认请罪,难免冲撞了姜鄢。

惠妃思来想去,只能自贬自身,说她自己话太多了,该说正事,不该说这些闲话的。

偏她思虑不甚周全,前头自贬完了,后头还要陪笑加上一句:“过往旧事,宸淑妃也不必太过在意。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皇上,自然是最疼爱宸淑妃的。”

姜鄢听到这话,仍是那似笑非笑的模样,说:“你们说的事情,我那时尚未入宫。有什么可在意的。如惠妃所说,那确实是过去的事情了。”

她当然知道康熙如今是最疼爱她的了。

如今的姜鄢,回顾过往种种,知道康熙自她入宫后两年,即康熙二十年后,就再未有皇子阿哥公主格格出生。

康熙待她的心意,种种都可追溯。

姜鄢自是不会再误会康熙的。

惠妃的这些话,与宜妃荣妃的这些议论,也如过眼云烟般,压根进不得姜鄢的心。

这不过是个小小插曲,都不值得一提。

说过这话,姜鄢的心思还是放到了宫务和畅春园的事务上头。

她有了身孕,又有些症状在身上,精神头始终还是有些不足的,许多事情过耳入心,听了有些盘算,但多半还要李嬷嬷从旁参详,也就不算太累了。

她这里忙着这些事,还好是隔几日才会议事,不必天天都去,还是能稍微休息下的。

佟佳氏的示好与投诚,还是跟姜鄢省了不少事的,也帮了不少的忙。

只是她这里的忙碌,落到胤礽和九阿哥眼中,便是另一番意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