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些东西她全给了杨老婆子。

走时杨继北送她们到村口,刘母让儿媳妇们先走,自己和杨继北说两句话。

“我带来的东西全给你娘,你们夫妻别问着要,香莲身体不好,以后也.....那些东西就当是宽你爹娘的心。”

虽然不多,但也能让杨老婆子高兴点,对刘香莲母女好些。

“我知道的娘。”

杨继北应着。

杨二爷爷背着手从赵五家出来,便见到这一幕。

见有人来了,刘母擦了擦眼角,又叮嘱杨继北几句后,便走了。

“二爷,”杨继北唤道。

“哎,回去不?”

杨二爷爷问。

“回去,”杨继北应着,二人一前一后往杨家大院走,路上也说了点话,围着副队长建房的事儿唠了几句。

日子一天天过着,忙碌而充实,小菜地又得下种白菜和包菜了,杨继西花了一天时间搞定,接着又把后屋从石缝长出来的野草清理干净。

新院门很少打开,门外有些野草也一并清理了。

副队长家的房子已经开上大梁了,杨继西也去帮了忙。

这天晚上一家人刚吃了饭,副队长就带着他小儿子赵长国来了。

他们想请杨继西过两天随着赵家人一起去女方家下聘,这也是□□俗了。

杨继西自然是答应,跟着请的还有杨继康以及村里几个未婚的青年。

到了那天,孙桂芳给杨继西选了一件青色的外衣,这是她去年冬天给杨继西坐的秋衣,除了入春的时候穿过外,这还是第二回 穿呢。

男方带去的人穿得体面,也是一种排面,杨继康也穿了康嫂给他做的秋衣,二人都长得高大,模样也俊,一前一后出了院门去副队长家抬东西。

赵长国今儿也打扮得好看,一身新衣加一双布鞋,瞧着也帅气。

确认东西没有错后,媒人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副队长父子三人,后面的则是杨继西等人。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垫子坝郭家,郭家早早就有人就在村口张望了,瞧见媒人后,便赶紧往郭家跑。

杨继西他们就是打酱油的,进了郭家门,就被安排在院子里摆好的桌子那坐下喝水,吃花生瓜子啥的。

媒人高声说了几句喜词,便让郭家人把赵家送来的聘礼一一抬进屋,孩子们围着看,几个年轻小伙也跟着打趣,瞧着倒是喜庆又热闹。

“康哥,”杨继西低声问杨继康,“赵长国跟郭家几房的姑娘订亲啊?”

“三房的,”杨继康也低声回着,见杨继西眼里闪着八卦,他默了一下,“之前那个是大房的。”

“原来康哥也知道的。”

“闹得那么厉害,你不知道?”

杨继西摸了摸鼻子,他一心搞钱娶媳妇儿去了,哪里会在意这些事儿。

“你居然不知道?”

杨继康见他这模样,顿时吃惊道。

一桌子的人都看了过来,接着一青年嘿嘿一笑,“你们是不是在说赵长国之前那事儿?”

“不说了不说了,”杨继西连忙摆手,“今儿人家喜事,是我不该提起的。”

“这有啥,我今天比你们早去副队长家,结果还听见赵长国提起那姑娘呢,还被他娘骂了一顿。”

那青年的话让一桌子的人都愣住了。

“这、这都订亲了.....”

“是啊,要是不喜欢,这不是害人人家姑娘?”

“我听赵长国的意思,是这三房的姑娘瞧上他的,”最先说话的青年压低声音道。

杨继西和杨继康看着他们凑在一起叽叽喳喳,顿时不敢说话了。

和赵长国订亲的郭家姑娘很快也出来了,一双圆眼,瞧着挺可爱,梳着双辫,因为害羞,双手一直把玩着辫子,是不是还用眼睛去看赵长国。

赵长国瞧着倒没啥羞涩,在郭家吃了午饭后,一行人往回走。

回家后,杨继西被杨二奶奶还有孙桂芳逮着问郭家姑娘啥样子。

“就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一张嘴。”

杨继西的形容简直弱爆了。

二人不想听他的,于是便去了杨大奶奶家,听杨继康说。

比起杨继西,杨继康说得就很具体了,“身段和老四媳妇儿差不多,长得和、和......”

见康嫂和杨大奶奶看自己的眼神越发危险,杨继康有些说不下去了,“没仔细看,反正明年春天就嫁过来了,离得又近,你们慢慢看。”

趁着她们说话,杨继康赶紧溜到杨继西这边来,对正在嗑瓜子的杨继西伸出手,“给我来点儿。”

杨继西笑着从兜里抓住一大把递过去,“瞧瞧你,干啥了一头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