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节(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中午,杨大奶奶做了一桌饭菜,请侯母过去吃饭。

两个年轻人没有在同一张桌子吃过饭,也没说过一句话,但是两家的长辈都熟络起来了,而且对对方的孩子都比较满意。

而侯长亮和谭佳月他们也表示可以更深地相处看看。

于是回去后,侯家就请媒人去石桥坝谭家提了亲。

“听说长亮都到家里干了好几次活儿了?”

这天下雨,于是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带着孩子过去串门时,杨二奶奶笑问康嫂。

康嫂也难掩笑意,“听石头带话说,爹娘的意思下个也就订亲,到时候还要请二娘还有桂芳去家里坐坐呢。”

“那敢情好,”杨二奶奶笑眯眯地应着,“到时候咱们一起去,桂芳和我出门还比较少。”

杨继西得知侯长亮他们快定亲了,心里也高兴,对孙桂芳道,“我当时也是随口安抚了他一句,不想娘真给找了个对象。”

“那也是巧了,”孙桂芳笑,给嫣嫣换上干净衣服,“娘说你要是能一道去,那就更好了。”

“让咱爹自己在家啊?”

杨继西抓着嫣嫣的小手逗着。

“她说爹没问题。”

孙桂芳扑哧一笑。

杨二爷爷却是少出门,他惦记着队里的老牛,还有就是家里的腊肉啥的,他不放心出门。

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半夜,杨继西听见屋外传来雨声,于是看向母女二人有没有盖好被子,见她们都睡相很好后,这才放下心抱着孙桂芳继续睡。

“下雨了?”

孙桂芳迷迷糊糊地钻到他怀里问。

“嗯,继续睡,”杨继西亲了亲她的额头。

第二天杨继西打开房门时,扑面而来的土腥味让他清咳了一声,屋内的孙桂芳关心道,“着凉了?”

“嗓子有些痒,”杨继西回着。

“那喝点热水。”

“好。”

早上煮面吃,杨继西一个人吃了半斤,他的饭量越发大了,杨二奶奶早已习惯,所以煮面煮得也多。

“我待会儿上山看看有没有菌子。”

杨继西背着手在堂屋门口看了看天后,对孙桂芳道。

“早去早回。”

这两天的野菜和菌子都嫩,菌子虽然没有五六月的时候多,但也不错。

杨继康也闲着,于是便被杨继西拉着出门了。

杨继东见他们背着背篓要去捡菌子,于是也跟了上去,杨继北倒是继续去照看自己的兔子了。

吴和国带着杨承文几家人开了个鱼塘,于大不满意也没用,这都是为生产队谋利,而且于大家的鱼塘太小,根本就是他个人的鱼一般,倒是吴和国他们开的鱼塘很大。

周围也用木栅栏给围起来了,不让孩子们去那边玩儿。

杨继西瞧见壳菜,直接上手挖,接着又是芥菜,都嫩得很,他舍不得走,也一道挖了,“回去做芥菜饺子吃。”

“那我也挖点,”杨继康立马加入。

菌子确实不多,回去时背篓里多是野菜,杨二奶奶看着那可怜兮兮的几朵菌子笑道,“混着蛋做成汤,也有点味儿。”

“那是,”杨继西露出一口大白牙,开始洗野菜和菌子,中午他吃到了芥菜饺子,凉拌壳菜以及鸡蛋菌子汤。

非常满足的杨继西下午也不去了,就在家陪着家人。

四月初一,杨继西一大早就出门,去找李成杰,还是那片林子,还是鸡蛋,家里留200个,其余3800个全卖。

这次是三分钱一个,一共114块钱。

因为被杨二奶奶叮嘱了不准买肉回家,所以杨继西去供销社买了点盐和菜油,还有素面,想着许久没去看杨幺妹他们了,于是还是去买了一条五花肉,还有一大包糖,去了老马沟。

杨幺妹和平安都在家,见他来,别提多高兴。

“平安也这么大了,所以我也跟着去上工,记分员挺照顾我的,知道我腿脚不便,所以交给我的都是轻巧活儿,一天也能挣五六工分,挺好的。”

杨幺妹给杨继西端来糖水,一边说道。

“好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杨继西闻言也高兴,抱起长高了不少的平安,“平安有没有想舅舅?”

“想,”平安乖巧点头,“我还想妹妹。”

“哟,还记得妹妹啊?”

“记得,”平安撅起小嘴,“妈妈还给妹妹做小衣服呢。”

闻言,杨继西看向杨幺妹,“咋又做?”

“这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那不得做点?我做的都是一岁多的,”杨幺妹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