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节(1 / 2)

加入书签

“成,”杨继西收下那张纸,点头道,“好。”

周文柏又把他每个月是什么时候休假,又怎么送货啥的全给交代了后,饭菜便好了。

吃了午饭,周文柏便回家了。

杨二奶奶他们听杨继西说了周文柏提的事儿,又听他念了念单子上的收价。

“这活儿吧,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你们说万一遇见个心黑的,把东西卖给咱,然后反手一个举报,咱们怎么整?”

杨二奶奶摊手道。

“就说买回家给媳妇儿孩子吃的,”杨二爷爷说。

“要是收了几个百呢?家里就是十张嘴,那也吃不了啊。”

这确实是。

个体经济是已经被推出来发展了,可他们这地儿没实行啊!队长也没开会,那就是不可以的。

本来杨继西还想拉姐夫妹夫入伙的,可一听这风险也大,谁知道小人是谁呢?

“我想想....”

杨继西摸了摸下巴轻声道。

“嫣嫣,跟奶奶去大奶奶家,”杨二奶奶见天又在下小雨了,于是带嫣嫣去那边玩儿了。

杨二爷爷拿着那张单子递给孙桂芳,“桂芳,你再给我念念这上面的价钱。”

“好。”

孙桂芳又念了一遍。

“粮食的收价是不错,可谁家嫌粮食多会卖啊?都是往家里买的,”杨二爷爷摇头,“不好收,这鸡蛋倒是可以,不过得走多少家,才能收那么多呢?”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杨继西表示自己有个朋友,就是弄鸡蛋的,“就怕坏了。”

“那可不,这人越热,鸡蛋越容易坏!”

杨二爷爷点头。

杨继西接过孙桂芳手里的单子仔细看了看,“要是没收到,就算了,能收到是最好的。”

晚上杨继西和孙桂芳躺在床上时,商量起这个事儿,“李哥他们都在崂山收了鸡蛋了,我这少一点或者是不拿过去也没事儿,可人家人脉广,万一知道表哥那的鸡蛋是我们给的,这也得罪人。”

“那就跟他透露一声,咱们亲戚请咱们帮忙,咱们不能不帮吧?”

孙桂芳说。

“是,但也不能一点都不给,”杨继西双臂枕在脑后,“而且也不能给表哥太多鸡蛋了,会引人怀疑的。”

当初给赵保国收鸡蛋,六十多个都快跑断腿咯。

“是这个道理,”孙桂芳侧过身面向他,“西哥,要是政策允许个人做生意了,咱们弄个啥好?”

“你不是想开小卖部吗?咱们在镇上或者是生产队开个小卖部呗。”

杨继西笑道。

之前听杨继西说梦里的那些超市啊商场啥的,孙桂芳听得可羡慕了,但她这个人没啥大抱负,就想守着家人,开个小卖部是最好的。

“那咱们争取开镇上第一家小卖部,”孙桂芳双眼一亮道。

“好啊,”杨继西握住她的手,“还远一点的地方,还可以送货上门。”

“那崂山让你送,你送吗?”

杨继西卡壳了,“当我没说。”

崂山实在是太远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人说着话没多久便睡着了。

屋子里的豆油灯散着微光, 自打他们有孩子以后,每天晚上屋子里的豆油灯都没有熄过。

不只是他们,杨继康夫妇房里的豆油灯也点着呢。

本来之前是没有的,后来因为乐乐半夜忽然大哭起来, 着急的夫妇手忙脚乱的, 导致杨继康摸黑时撞了脚踝, 康嫂伤了手, 所以听说杨继西他们房里的豆油灯一直点着后, 便也跟着点起来了。

杨继西得了空后,去找了李成杰, 说了鸡蛋会减少的事儿,李成杰表示理解,“你还能给我供货, 我就很高兴了。”

二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话后,杨继西才起身离开, 路过黑市那边, 发现有人卖豆腐, 他买了四块,接着又去供销社买盐和菜油等。

回到小溪沟那时, 又在吴和国他们的鱼塘里买了一条肥鲤鱼,中午就吃豆腐鱼。

嫣嫣特别喜欢吃这样的豆腐,浸满了汤汁, 她小口小口地吃着, 一块没了后,立马眼巴巴地看向身旁的杨继西, “爸爸, 还要豆腐。”

杨继西给她夹一块, 夹多了怕她吃不完,所以都是一块一块的来,“不能只吃豆腐,你碗里的鱼还没吃完,还有青菜也要吃,不然头发长得不黑,那就不好看了。”

“好,谢谢爸爸,”眼睛盯着那块豆腐放在自己碗里后,嫣嫣咧嘴一笑,拿起木勺继续笨手笨脚地吃起来。

杨继西放下给她夹菜的筷子,拿起自己的筷子继续吃,一边还要注意嫣嫣有没有乖乖吃碗里的其他菜。

见她吃完豆腐后,没有眼巴巴地看过来,而是继续吃碗里的东西后,杨继西才笑道,“嫣嫣真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