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节(1 / 2)

加入书签

队员们议论纷纷。

队长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他想了想说道:“那就去学嘛,隔壁县有个镇子就靠茶吃饭,那的茶师傅多,咱们去学!”

赵五苦着脸举手站起身:“队长啊,我们想学,人家也不一定收啊,那不是和人家抢生意做吗?”

“哪有这么严重,共同发展,互帮互助嘛。”

队长道。

“队长,我们县和隔壁县年年都为了先进县互相比较的,我觉得你这想法太天真,实现不了。”

杨继西倒是想起周大舅舅,他年轻的时候认识不少人,于是下了会后,他就去了周家大院。

周大舅舅听了他的来意后,笑眯眯地说道:“不说别的地方,咱们队里,就有一位炒茶师,但他多年没有收徒了,能不能让他收,那得看你们队长的本事,他年年都会炒茶,老伴儿,你把老郑今年做的茶拿一包出来给继西带回去。”

杨继西带着那包茶回到生产队,此时天都快黑了,但是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队长家。

队长这会儿愁得吃不下饭,被他媳妇儿骂着呢。

见杨继西来了,队长媳妇儿立马露出笑:“继西啊,吃饭没?一起吃。”

“吃了吃了。”杨继西笑着拿出那包茶,跟队长说了来意,队长赶紧烧了开水,把那茶泡了出来,与杨继西一个人一碗。

“这茶不错,我觉得和县里卖的差不多。”队长双眼一亮道。

“我大舅说,这位郑师傅已经好多年没收徒了。”

“你们说老郑啊?”

队长娘已经快八十岁了,这几年脑子也时清楚,时糊涂的,这会儿正拿着木勺吃着米糊糊,闻言忽然搭了一句话。

“是啊娘,”队长大声地把那人的名字念了一道,“您还记得这个人?”

队长娘想了想后点头道:“我知道这个人,他会炒茶,年轻的时候去外面学的,我知道。”

她就反复地说这个话,队长无奈道:“您吃饭吧。”

这也说明这位郑老师傅确实有本事,于是队长就开始不停地往那边跑,这跑了快半个月,才把郑老师傅请到了他们生产队来。

郑老师傅就一个条件,让队长选出二十个人出来,然后他再自己选出几个跟着自己学炒茶的本事。

队长想了一晚上,选出二十个性子比较好,也很耐心的人出来,其中就有杨继西。

他是挨个上门通知的。

到杨家大院的时候,杨继西正在吃饭,今晚吃鱼,红烧鱼,嫣嫣正在等杨继西给自己挑鱼刺。

见队长来,孙桂芳赶紧添了一副碗筷,但队长只喝了点水,并没有留下吃饭:“你吃了饭,下午两点到我家去一趟。”

杨继西有些惊讶,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份儿。

“记得来啊。”

“好。”

杨继西应着,到了点就往队长家跑。

郑老爷子七十出头,年纪已经算比较大了,可人家精神非常好,人越比较严肃。

他看着面前的二十个人点了点头,然后先带着他们去收茶,就是在茶林那边,等着队里的人把茶采摘好拿下来时,他教大家怎么辨别茶的好坏。

下午就在队长家开始炒茶了。

用的是稍微老一点的茶,不是茶尖,那玩意儿可老贵了,不能拿给他们糟蹋。

学了一个下午,杨继西最大的感受就是烫手。

运气不好,手能搞几个大泡挂着。

“得搞个手套。”队长看完后道。

于是第二天就亲自去县里采买了,这是用的队费,为了让村里能有人炒茶,队长也是拼了。

郑老爷子就在这边住下了,每天杨继西他们都要去学习,一个月后,原本的二十个人,也变成了三个人。

其中就有杨继西。

另外两个的岁数比杨继西大,三十多岁了。

郑老爷子对杨继西是最严厉的,因为三个人中,他炒的茶最容易糊,但是出好茶最多的也是他。

所以郑老爷子时不时还会来他家里,给他“加练。”

家里没有沾过油荤的锅就是新灶房这边的,所以杨继西便在这边炒茶,春茶已经过了,那就等再迟一点的茶,反正有得忙。

三个月后,郑老师傅被杨继西三人送回了家,还在郑家吃了顿饭。

杨继西走的时候和另外二人分开了,他去周家大院坐了坐。

这一去才知道,周三舅住院了。

于是他便去了镇上卫生院处。周三舅也是胃不舒服,杨二奶奶他们也不知道这事儿,等杨继西回铺子,跟他们说了,这才知道。

杨二奶奶跺脚:“怎么一个两个住院都不跟我们说一声!”

“说怕麻烦我们。”杨继西道。

“这哪里是麻烦?”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带着东西气势汹汹地去了卫生院,把周三舅数落了一番后,又问了一下他的身体,这才离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