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节(2 / 2)

加入书签

这次的教学活动也很简短,先是让女孩们在地上把昨天学的两个字写出来,看了一圈确认无误后,再教两个字。方瑜见老太太在旁边看着,就起了显摆的心理,说要考试听写生字。

“第一个字,方。”方瑜紧张地盯着女孩们手里的树枝,生怕哪个真是什么都不会,再让老太太觉得教学无用。

“第二个字,天。”方瑜从简单的开始考,希望女孩们给他争气。

等考完所有学过的字后,方瑜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得意地跑到老太太跟前,笑道:“奶,咱家的人就是聪明,就算是姑娘也都是读书学习的好苗子!”

方老太太见孙女们个个都写得有模有样的,心里也十分高兴,觉得面上有光。“那是自然,咱们方家可是读书人家,你叔爷爷是秀才,你大堂叔是童生,剩下的你爷爷你爹你大伯和你三叔也都是识字的,这村里有几家像咱们家这样的。”

方瑜顺着老太太地话继续说:“咱家的姑娘也比别家的好,不仅长得好,还能识字,说出去都是独一份。”

“是啊,说出去才是独一份啊。”方老太太想起二妮的婚事,心里有了打算。“二妮你明早早点起,天亮就去织布,三妮还像往常时辰醒,然后和你姐换班。”

“好的,奶。”二妮立刻应了。

方瑜愣了一下,他刚才还在说女孩读书的好处,这老太太怎么突然又安排起活儿来了。

方老太太接着说:“现在白天短了,织布的时间也减少了,必须要抓紧一切时间,这些布有大用呢。三妮,你后天早起织布,从今往后你和你姐轮班早起。四妮你以后也不用看你弟弟读书了,你就去织布机那屋帮忙,好好和你姐姐学,等中午你先吃饭,然后你姐姐吃饭时你就织布,不能让织布机停下来。”

四妮心里叹了口气,暗道轻松的日子到头了,可面上不敢显出来,先乖乖点头答应,然后又表达了她的担忧:“那弟弟读书时不用人照顾了?”

“你叔爷爷和我说了,以后福娃他们上课就按照私塾里正常的时间来,辰时初上课,午时初下课午休,未时初上下午的课,酉时初下学回家。我到时就在咱家门口接送福娃上下学,也不用多费一个人去守着了,舍得耽误干活。”方老太太摸摸孙子的头说:“以后你去读书就更辛苦了,奶奶虽然心疼也不能拦了你上进的路啊。”

听到这话,方瑜就想到了县上刘秀才家的私塾,便问道:“叔爷爷是不是想送我们去私塾上学了?”

方老太太笑道:“我孙子可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

方瑜的心有些雀跃,他很想去私塾学习,继续打听道:“是去镇上的私塾还是县里的私塾,还有我们是什么时候过去啊?”

“你叔爷爷的意思是想送你们去县上刘秀才的私塾,说是比镇里的私塾更好,而且刘秀才又是他学生,肯定会好好教你们的,只是离家太远了,我有些不放心你,你还这么小。”

“我不小了,我问过刘勤书了,县上人家的小孩子像我这么大的都去私塾上学了。”方瑜急着说道:“奶,我不想被人家落在后面,而且不想和瑾堂兄分开。”

方老太太安抚住着急的孙子,说:“奶还能不知道这些嘛,唉,就算是再不放心,花费再多的银子,奶也要供你读书啊。”

听方老太太这么说,方瑜有些惭愧,刚才他忘了花销这件事。“奶,要不我去镇上的私塾……”

第13章 恶婆婆与嫁妆争论

“奶,要不我去镇上的私塾也不错,堂哥他们都在那边读书。”

方老太太看孙子懂事的模样,满意地笑道:“你放心吧,我和你叔爷爷都说好了,等过完年天一暖和就送你和瑾哥去县里,到了那边咱们交住宿费和伙食费,你和瑾哥就住在刘秀才家里。”

方瑜很高兴,这次能去县里刘秀才家做客,想来也是方老秀才计划好的,就是为了和刘秀才说他和方瑾上学的事情。

方老太太又对孙女和厨房里忙活的儿媳妇嘱咐道:“福娃要出去念书的事情你们不要往外传,等过年时我再放出风去,这样也能让别人家高看我们家一眼,在村里能送这样小的孩子去县城读书的也就我们老方家了。”

“是,我们知道了。”孙女和儿媳们答道。

“谁要是敢出去瞎说,我这老婆子就饿她三天不许吃饭,听到没有!”方老太太不放心地威胁着,又专门指着三个儿媳说:“尤其是你们这几个不省心的东西,不许出去嚼舌根,和你们娘家人也不许说,谁要是说了我就做主休了她!你们现在可是方家的人了,屁股坐哪边可要想清楚了,上次老三家的就去娘家说那些不着边际的瞎话,结果没两天就被你娘家大嫂和婶子给传出去了吧。哼,你当人家是娘家亲人,也不看看人家有没有把你真当回事。啧啧啧,真是丢脸,你们过年之前都不许回娘家偷懒,都给我好好干活,以后福娃念书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方老太太想起前两日听到的谣传,骂得更起劲了:“老二家的你更不许偷懒耍奸,别以为我老婆子不知道,你个败家玩意儿头半个月偷偷给你老娘塞了东西。呸,里外不分的混蛋,你信不信,要是你出了事,你娘家那些人才不会拿东西出来帮你的。”

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斜眼瞪着老二媳妇,跑到老太太跟前献殷勤。老大媳妇不敢真说什么,只是显出关心婆婆的模样,孝顺地说:“娘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好啊,这一大家子的事全要靠您来撑着呢。”

老三媳妇却是个喜欢拱火的人,在一旁添油加醋道:“娘您先别急,二嫂应该不是这样的人,还是先让二嫂来解释一下吧,万一搞错了呢。再说了,咱们家的银钱都应该在您手里,谁也不能有私房钱的,二嫂就算是想拿钱贴补娘家,她也没有啊。”

老二媳妇听婆婆说了这事,心里急得发毛,她不过就是拿了点菜和攒下来的布头而已,还是偷偷送回去的,怎么这么快就传到婆婆的耳朵里了。

在一旁看着的孙女们一声都不敢吱,方瑜却想为这辈子的娘说几句话。

“奶,村里的闲言碎语天天有,总有那爱挑事的人在中间瞎传,您也不能全信。”方瑜想转移老太太的注意力,就撒娇道:“奶,都这个时辰了,我都饿了,快让大伯母盛饭吧。”

方老太太本来想好好发作二儿媳妇一番,省得这媳妇仗着生了个男娃就不把她这个当婆婆的放在眼里。可现在孙子出来说话给这当娘的求了情,原本是假装生气的人心里却种下了真火。这个老二家的媳妇可真是厉害啊,在她眼皮子底下都能把孙子的心给抢走,平时还不显山不露水的。

“我孙子饿了?”方老太太压下心里的火,慈爱地对孙子笑道:“那就去吃饭吧。”方老太太牵住方瑜的手,对大儿媳妇下令道:“带着你弟媳妇赶紧摆饭,我们福娃饿了。”

老二媳妇看儿子帮着她解了围,心中十分得意,看吧,她生的儿子还是和她最亲,还会心疼她。

方瑜倒没想这么多,他不过是看不过去这种婆婆训儿媳的戏码,而且这被训的还是原身的亲妈,更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回娘家带点便宜东西也要被骂,现代人方瑜实在是不知该怎么评价。

方老太太在乡下老妇人中算得上是极有成算的一个。她先把这件事翻过了篇,在饭桌上还像往常那般喂孙子吃饭,然后又和儿子们说了方瑜年后去县上读书的事,嘱咐了一番话,之后就是回屋睡觉。

在之后的几天里,方老太太对孙子更好了,片刻的疏漏都没有,除了去隔壁学习的时候,老太太都跟在孙子身边密不透风地照顾着,同时又给三个儿媳派出更重的活计,让她们谁都没时间闲下来想任何东西。

方瑜照常专心学习,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同来。对于方老太太更加周密的照顾他没有感觉到,因为他之前一直都这样被家里人这样照顾,几乎不会有单独待着的时候,早就习惯了。

方老太太很重视孙子,她一早就想好了,只让孙子和她最好,最听她的,这样才能保证她在这个家里拥有最大的权力和最高的地位。

过了几天,方老太太趁着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把二儿子叫到背人的地方说话,把二儿媳妇这些年做过的坏事添油加醋说了个遍,直接把二儿媳妇说成了不孝不贤的恶妇,惹得二儿子大怒。

然后又转脸劝二儿子看在方家和福娃的脸面上不要把事情闹大,千万不要和他媳妇吵架,惹得别人笑话,只要悄悄地管教好媳妇就好,让她知道怕了就好,省得这女人以后能骑到他们方家的脖子上撒野。

方老二原本就是很孝顺老娘的人,再加上他先前也听到了一些村里议论他媳妇的话,不由得更为信服老太太说的,下定决心要给他媳妇紧紧弦,让那个婆娘知道在这个家里谁说的话才算话。

另一头,傻白但不甜的方瑜正在和方瑾在叔爷爷家的院子里进行课间活动。两个人相互追逐几圈,说了些无所谓的话,然后方瑾就说起他们之前从秀才那里收到的银花生,一脸痛惜地捂着心口道:“被我奶给收走了,说是留着给我读书用,哎呦,我原本还以为我爷不会和家里人说这点小事的,没成想我看错了我爷,没能留住我心爱的私房钱。”

方瑜惊奇地看着这小孩,笑道:“你还知道攒私房钱呢,真有意思。哎,我问你,你攒私房钱打算干什么啊?留着娶媳妇嘛?”

“切,娶媳妇还用小爷我自己攒钱嘛,我爷早就给我存好了。”别看方瑾才十岁左右,但他已经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了。“再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小爷我好好读书,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那想嫁给我的人就很多了,到时候我就像刘秀才那样找个嫁妆多的娶了,以后也能开个私塾在城里享福了。”

哎呦喂,小伙子,你这思想有点危险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