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节(2 / 2)

加入书签

她先去放织布机的角屋巡查,见应该今日早去的三妮已经开始织布,满意地点点头,可当她上前查看具体织了多少布时,脸色就严峻了起来。转身出门把刚起来的二妮叫进来织布,再把偷懒的三妮给拽到厨房里,当着三个儿媳妇的面骂道:“给我装相是不是?你以为在我跟前摆出个干活的模样来就能骗过我了是不是?你个死丫头,一早晨就织了那么点布,你糊弄谁啊!”

“不是的奶奶!”三妮急得哭了出来,颤着声音解释道:“我早上起来肚子疼,就在茅厕里多待了会儿,这才晚了些,奶奶我一会儿就把落下来的补出来,您别生气。”

“那你刚才为什么不和我说!”方老太太听完孙女的解释就更生气了,怒吼道:“你奶奶我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嘛,你就应该在我一进去的时候就和我说清楚缘由,那样我会怪你嘛。你还有脸哭,现在被你弄得,好像是我这个老人家的不是了。”

三妮连忙用袖子擦干眼泪,不敢再哭了,“都是我的错,奶奶,是我不好,孙女以后再也不敢这样了。”

“你就是想骗我偷懒。”方老太太把三妮赶出厨房,说:“既然你拉肚子了,早上还是不吃饭的好,我们吃早饭时你就去织布,哼,看你这回还敢不敢偷懒了。”

三妮委屈地回到角屋继续织布,方老太太先去看了儿媳在厨房里干的活,然后又对不敢使劲的老二媳妇说:“你怎么慢手慢脚的,这么大的一个人了,难不成你也要学三妮那样偷懒不成。”

“我没有。”方瑜他娘不敢说昨晚挨打的事情,怕惹人笑话,只好苦笑着编了一个瞎话:“娘,我不是偷懒,我是昨晚睡落枕了,胳膊和肩膀使不上力气。”

方老太太对老二媳妇挨打的事心知肚明,可她还是装着糊涂为难儿媳:“哼,都是偷懒的借口,三妮说自己病了,你也说身上不好受,我们家怎么有这么多病人呢。要我说都是懒病,懒得动的病,我等会儿吃饭时倒要问问咱们家其他人,还有没有人得懒病的了。”

老二媳妇一听这话,更是害怕着急了,她昨晚上刚因为偷懒这事被孩子他爸给狠揍了一顿,要是今儿再被婆婆告上一状,那她就不用活了。

“娘,娘,都是我的错,我肯定好好干活,您就别和别人说我了,我以后肯定出死力干活孝敬你。”

方老太太见二儿媳妇如此央求她,心里万分受用,嘴上还不依不饶地说:“媳妇进门原本就应该卖力干活的,你啊就总是偷懒,也就是我们家厚道不和你计较,要不然你还能有如今这样的舒服日子过。长点心吧,老二家的,我这个婆婆对你们这些儿媳妇就算很好的了,不信咱们就去里正和族长那里去说道说道,看看别人家的儿媳妇都是怎么干活孝顺的。”

“那可不是,咱们家对儿媳可是再好不过的了。”老三媳妇立马接嘴,颇有几分真心实意地说:“二嫂,就你这样的媳妇在我娘家那边可过不下去,我娘家的几个嫂子弟媳在家里那都是不能上桌吃饭的,都要先伺候公公婆婆男人孩子吃,然后把剩下的饭菜端到灶台旁边吃,吃不饱也忍着,哪像咱们家还给媳妇吃肉的时候啊。”

大嫂接收到老三媳妇的眼神,又看了看婆婆的神色,才开口道:“可不是,我们家对儿媳妇可是村里数一数二好的人家了,二弟妹不要不知足,你拍着良心想想你自己的娘家嫂子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我可听说了,你们娘家的媳妇都是要下地干活的,而且还常常吃不饱饭……”

第15章 好奶奶与恶婆婆

“我可听说了,你们娘家的媳妇都是要下地干活的,而且还常常吃不饱饭,就算是过年了也吃不到肉,还没有新衣裳穿,咱们的娘可是隔两年就给我们全家都做新衣服穿的。”

“听见了吗?”方老太太拍拍大儿媳妇的手,又对小儿媳妇笑笑,“老二家的,你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大哥二哥打媳妇可是村里出了名的狠,你嫁到我们家既不用下地干活又能吃饱穿暖,还不用挨打,作为一个女人,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老二媳妇能说什么,当然是低头认错了。而且她也觉得婆婆和妯娌说得有几分道理。不过,她还是觉得自己委屈,毕竟她可是给方家生下唯一孙子的大功臣,婆婆和妯娌凭什么还说她。

天大亮时,方瑜这才醒来,他奶早就在一旁等着了。

“有些晚了。”方瑜在古代待久了都学会了用太阳来判断时间了。

“别急,奶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方老太太帮着孙子穿好衣服,又那热毛巾给他擦脸,尿盆就在屋里地上,一系列的事情不出屋都能解决。

就连早饭也很方便,温温的粥外加上一个煮鸡蛋,三下五除二就能吃完,方老太太这时早就帮孙子提好学习要用的东西,送他去了隔壁院。

方瑾在院子里玩,见方瑜过来笑着说:“你今儿来得倒早,我给你看样好东西。”

方瑜也发现今天来得比平时早些,看来是以前吃早饭花费了许多时间。“是什么好玩的?”方瑜很捧场地问道。

“喏,是个泥人。”方瑾兴冲冲地拉着堂弟去了他的屋里,“我爹昨儿晚上回来了,这泥人是他给我带回来的呢。”

“二堂叔回来了。”方瑜说:“你高兴坏了吧。”

方瑾耸耸肩,无所谓地说:“他回不回来都一个样,我奶和我娘倒是挺高兴的,不过依我看,我爹就是回来要钱的。”

方瑜调笑道:“这小孩还挺有意思的。”

方瑾挑挑眉,“你不也是小孩,小屁孩。”

两人又玩了一会儿,方老秀才就喊他们去上课了。

方瑜认真学习,偶尔会看看叔爷爷的脸色,觉得这位老先生今天的脾气不大好,估计还是方瑾说对了,就是那个没见过面的二堂叔给气的。

等中午下学的时候,方瑜在院子里看见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旁边的方瑾喊了声爹,方瑜也就从善如流地喊了二堂叔。

方瑾他爹对他们招手,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把里面的蜜饯分给他们吃。

方瑜和这位二堂叔闲话几句,就和来接他回家的奶奶走了。

回到家里,方瑜说不饿想等会儿再吃,方老太太就把祖孙俩的饭菜单独留了出来,她也不吃陪着孙子在屋里聊天。

“奶,二堂叔在镇上干什么啊,还在读书吗?”古代的乡村生活实在是无聊,平时只能靠闲聊打发时间,弄的原本不爱八卦的方瑜都八卦了起来。

方老太太平生最烦没本事的人了,提到大伯子家的老二她就直撇嘴。“那小子读书没个读书的样子,又好吃懒做,连干农活也不会,要不是你叔爷爷攒下份家底,现在你这二堂叔就是个街头小混混。”

方瑜和方瑾成日里形影不离的,关系很好,就担心地说:“瑾堂兄是个多好的人啊,读书好人又机灵聪明,怎么他爹是这个样子啊。”

“这玩意谁能说得准呢。”方老太太闲话道:“你看你叔爷爷读书多好,可你两个堂叔就不行,谁也没考上秀才。你再看看咱们家,从你爷爷再到你爹你大伯和你三叔,就没一个在读书上开窍的,可到了你这里不就不一样了嘛。”

方老太太这会儿的谈性上来了,小声对孙子说:“你别和堂哥说这事,他那个爹在镇上又偷养了一个女人,所以才不让你二堂婶跟着他去镇上的。”

“啊!”方瑜吃了一惊,他是知道古时候男人可以养小妾的,可是村子里并没有人家有闲钱养小妾的,他还以为这事只是那种富贵人家那会有,没成想身边现成就有这事。

方瑜替方瑾着急,连忙发问道:“那二堂婶知道吗?叔爷爷和叔奶奶他们知道吗?就没有人管管二堂叔吗?”

“你二堂婶知道了有什么用,她还敢闹啊,你二堂叔本来就不怎么回家了,她再闹你二堂叔更不会搭理她了。”方老太太三言两语就道明了这件事的原尾:“至于你叔爷爷和叔奶奶那头,你二堂叔到底是他们最偏疼的小儿子,不过是花几两银子买个丫鬟的事儿,再气能气到哪去,还不是你二堂叔卖卖乖就能摆平的。”

其实,还有一些缘由方老太太不好和小孩子讲。原先方瑾他爹喜欢逛窑子吃花酒,那银子花得可比现在多多了。如今不过是废几两银子去人牙子那买个小姑娘,买回来的姑娘既可以伺候男人还可以生孩子收拾家里,实在是划算得很啊。

方瑜听完奶奶讲的话,心里实在是沮丧,这都是什么事啊,这年头的女人真是没有人权啊。

紧接着方瑜又想起前一天和方瑾讨论过的嫁妆问题,就问起了奶奶的看法。

方老太太听完孙子转述的话,笑着说:“你们两个说的都有理,可这事吧很多时候没个清楚的说法,也许官老爷家里有什么不同的说法吧,反正在咱们村子里,姑娘出嫁很少有给像样嫁妆的。毕竟人家都把姑娘养这么大了,收上一笔彩礼把人嫁过去就完事了。”

“可您不是给大姐陪送了不少嫁妆吗?”方瑜不觉得这位奶奶是个多大方的人,给孙女出嫁妆这事在这村里也很少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