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节(1 / 2)

加入书签

“要依着你的小脾气,直接说不行,然后再去程家大闹一场,那你二姐在婆家还怎么过。”方老太太瞪了一眼孙子,语气肯定地问道:“奶和程瑞那小王八羔子说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偷听了?”

“奶,这都是小事,现在的大事是我二姐,她受委屈了。”方瑜看着老太太,明知故问道:“程瑞不是什么好货,奶咱们能不能让二姐不和他过了,跟他和离啊?”

“你想让你二姐被别人的嘴给说死嘛!”方老太太十分罕见地伸出手,使劲拍孙子的后背,“还和离,这词儿我老太婆没听说过,在咱们这就只有休妻这一种说法。”

“被休了的女人还能活嘛,你也不看看这十里八乡的,就连那年轻点的寡妇都不好过日子,更何况那被休了的女人。别的就先不用说,光是咱们方氏的族长和咱们村的里正那关就过不去。”

“福娃啊,过日子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啊。”老太太接着说:“今儿个程瑞不好,你就想让你二姐离开他家,明儿个周贵金不对了,你就也让你大姐回娘家。这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方瑜气愤地说:“可是,奶,程瑞他这个人阴险狡诈,他想利用二妮,利用咱们家!”

“我也想利用他们程家啊。”方老太太不以为然地说:“他们家要不是桃花村的里正,你以为我会同意把你二姐嫁过去啊。”

“可——”方瑜没想好接下去要说什么,就卡在了原地。

“福娃,你说周家好嘛,周贵金是个好男人嘛。”方老太太平静地说着她的话:“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好男人啊,都不过是平常人,各人有各人的算计,娶媳妇和嫁男人都是为了生活下去。”

方瑜无言以对,他所认为的那种现代婚姻观好像并不符合古代的实际,尤其是在这种勉强温饱的农家。

方老太太又接着讲她悟出来的生存道理:“周贵金窝囊没主意,就听他娘的话,还学了一身上不得台面的穷酸气,他娘还是刻薄的后母,要你说大妮也不能嫁过去。可我还是把大妮嫁了过去,接受了这样爱占小便宜的亲家,你说这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方瑜是真心不知道,要是以他的标准来挑选家里女孩的丈夫,那估计这附近没有一个男的能合格。

作者有话说:

大家都是普通人,有小心思很正常,小可爱们放平心态,二妮以后会过得不错的。

大年初五接财神,祝小可爱们虎年暴富,事业顺利!

第31章 对程瑞的处理方案

老太太叹了口气, 无奈地说:“咱们这地方本就是个小地方,有大能耐的人不多,像你大爷爷那样有本事又人品好的人就更少了。远的不提, 就说你亲爷爷, 我嫁的那个老头子, 和你大爷爷还是亲兄弟呢,可又怎么样,还不是个绣花枕头。干农活磨蹭,又吃不了读书的苦,他那个娘就是你太奶奶还宠着他, 没本事还脾气大,我年轻时可没少吃他给我的苦。”

“但我过得还不错, 因为方家有田地有家底, 你爷爷有个好哥哥,也不会出去吃喝嫖赌,你太奶奶还向着你爷爷, 等熬过开头那几年,我就过得越来越好了。”

方老太太望着屋顶, 回想往事, 她其实很少想过去的事。她喃喃细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女人啊, 只要嫁个家底厚的人家,嫁的那个男人不是个吃喝嫖赌的, 她那日子也就能过得不差。大妮的婆婆抠又爱占便宜, 我不计较, 因为她婆婆省下来的钱最后都会给到大妮的男人和孩子手里。你大姐性子硬气又有主意, 你大姐夫正好是个软蛋, 他俩啊做夫妻最搭,以后大妮婆婆一去,家里就是大妮做主。这还不是门好亲事吗?”

方瑜顺着老太太的思路一想,确实也有道理。抛却现代那套复杂而又飘忽不定的爱情观念,结合农家的生活实际,这位老人家给孙女选的婆家在附近算是相当不错的人家了。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凡是新媳妇嫁到人家家里去的,就没有不受气的。”方老太太呵呵笑了两声,语气平淡地说:“咱们村子里当婆婆的人有哪个不给新进门的媳妇立规矩的。谁都不例外,你奶奶我、你大伯母、你娘、你三婶子,都要经过这么一遭。二妮也是一样,她婆婆想要拿捏她,程家又是里正,他们家在村子里说上句都说习惯了,也没把咱们家放在眼里,自然就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了。”

“那咱们就让程家吃个教训,让他们不敢再放肆。”方瑜也知道二妮是不可能离开程家的,作为娘家人就只能在事后给二妮撑撑腰出口气。

“所以啊,程瑞想来读书就来读吧,我和你大爷爷大奶奶都商量过了,这事要弄就弄大,要让咱们村和他们村的人都知道喽。”方老太太胸有成竹地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程瑞想读书就要正经八百地拜师,弄个拜师礼,再在门口放上两挂鞭,然后跪下磕头。以后程瑞要是再敢有什么做不好的地方,你大爷爷就使劲训他,再拿戒尺抽他,先生打弟子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家就只能受着,要不然就是不敬师长,说出去就是他们犯了天条。”

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绝,真是太绝了!

他奶奶怪不得去大爷爷家待了那么久,原来是商量虐渣的绝杀技去了。

在这方面,方瑜真是比不过自家这三位长辈。哪怕他在现代看过那么多的宫斗剧,生活环境过于简单的方瑜也想不出这种表面柔、内里巨刚无比的招数。

“奶,我还有个好主意!”方瑜受此激励,把下午她自己想过的方法再更新升级,灿烂地笑道:“程瑞来咱们这读书也不能总来回跑吧,要不然咱们家就挤出一间屋,让二姐和程瑞回来住,这样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看着,二姐也不会再受委屈了。”

方老太太本来是打算让那小子就中午那会儿学上一个时辰,这样就能来回往返,大伯子讲课还能轻巧点。至于程瑞辛苦不辛苦的,她才不管呢。

方瑜见老太太深思的模样,怕她不同意二妮回娘家住,赶紧又说了几点好处:“要不然程瑞也得来咱家蹭一顿午饭,咱们家也不能不给他吃,多不划算啊。如果他们能回来住,二妮就能像只之前那样留在家里织布,这样多好啊。”

方老太太虽然正在古代封建王朝,但她的思想却不迂腐,也愿意接受能带来好处新鲜事物和思想。听完孙子的话,她掂量掂量,也觉得这样更好。而且她原本就有想挑拨离间程瑞和他家里关系的意思,要是能把程瑞弄成上门女婿,那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孙子说得对,就按你说的办。”黑暗中方老太太冷冷笑道:“程家想占咱们家便宜,那咱们家就让程家少一个儿子。”

桃花村程家正屋,程里正坐在炕头,听完程瑞的话,又问了大儿媳妇,他心里就有了数,方老太太这说词一听就是人家两房一起合计出来的。

程里正先骂大儿媳妇:“你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好好的一件事你非要在中间搅和,现在好了吧,把亲家惹着了,你儿子也得不到好处了,你就舒服了。”

程瑞她娘被骂得不敢抬头,心里却怨上了儿媳妇和方家,觉得他们不近人情不知好歹还小气。

“本来这事能当做亲戚间的事,说说就行了,你这个搅屎棍却和瑞儿媳妇说什么休妻的话,威胁方家,人家能不火嘛。”程里正拿起茶碗,向儿媳妇脚边砸去,发泄怒火。

是的,怒火。

程里正这把火其实是朝着方家烧的,他当了这么多年的里正,村子里谁不尊敬他,想要什么都不用说,自有村里人捧着送过来,哪里会有人敢和他呛声的。

“是他们家不识抬举。”方瑞他娘不满地嘟囔:“咱们家程瑞多聪明,识字又多,还是他们家的姑爷,以后要是出息了,他们家不也沾光嘛。”

程里正也是这么想的,程瑞他爹在一边认同地点着头。

程瑞着急了,方家的态度都摆出来了,既然是他求方家,那他就得顺着人家的意思来。他不能让家里人耽误他读书,他要说服爷爷。

“爷爷,现在情况已经这样了,是咱们理亏,我读书又是件着急的事,我都这么大了,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程里正也知道二孙子是个好学的,既然娶了方家的丫头,他就不能再挡着孙子的路了。“那依你的意思呢,是想让咱家先低头服软。”

程瑞怕爷爷不高兴,换了说话的方式。“也没有谁先低头谁先服软这么一说,我们两家是姻亲,我以后有出息了两家都能跟着沾光。方老秀才教书那都是有名的,教出过好几个秀才呢,现在镇子上那个私塾里的教书先生都比不上我媳妇的大爷爷,收的钱还一年比一年贵。爷爷,拜方老秀才为师是孙儿能找到的最后一条读书的路子了,孙儿一定要去,还请爷爷替我操劳。”

程里正想想方老秀才几十年前考上秀才时的风光样。那时候附近村庄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去了方家,不管多大岁数都要给方秀才作揖行礼,还要提着好礼物。人家祖宗牌位前供着秀才文书和县令赏下来的十两雪花银,明晃晃的直扎他眼睛。那时候他就想,要是他家也能考出个秀才公就好了,只可惜家里孩子那时候都挺大了,读书又费钱,他也就歇了心思。

“你放心,爷爷一定替你把这事给张罗好!”程里正下定了决心,要为程家培养一个光宗耀祖子孙。他对大儿子讲:“老大你跟着瑞儿去方家一趟,亲自和那家老太太说,多带些礼过去,多说好话,把咱们家的态度拿出来。老大媳妇,你不许再对瑞儿媳妇说那些没用的话,也不许为难她。你想让人家替你儿子办事说好话,那你也要对人家好才行啊,这点道理都不懂。”

“爹,你放心吧。”为了儿子的读书大事,程老大自然是无比热心。

程瑞他娘也受了教,表态道:“我以后都供着瑞儿媳妇,只要她能在娘家替瑞儿说话,我以后就算亲自给她端茶倒水都乐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