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节(2 / 2)

加入书签

“呸呸呸!”旁边坐着的方瑾也没能幸免,甚至他还更倒霉一点,墨点甩进了他的嘴里。

方瑜忍住要用手摸脸的冲动,接过云天成殷勤递过来的纸,按在脸上吸墨点。

“我帮你擦。”谷慧思拿着纸想帮受害同学把脸给擦干净。

方瑜说不用,没让这倒霉孩子再过来半步,他怕了,桌子上还有装着墨汁的砚台呢,倒霉孩子可离他远点吧。

可他防住了一个没防住另一个。

方瑾手脚麻利地拿着纸往堂弟脸上使劲蹭。“我帮我弟擦脸,不用你来。”说罢,他蹭得更起劲了。

大家小时候想必都有这样的经验,无论是钢笔水还是墨汁、水状彩色颜料,沾在皮肤上后不能用纸来回蹭,否则就是一大片。现在方瑜受他傻堂哥的照顾,脸上的墨汁由点及面,形成独特纹饰,民间俗称大花脸。

方瑜无奈转头,对上自家傻堂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方瑾不解地问:“你笑什么啊?”然后他也笑了,因为看到方瑜的大花脸。

“你看看你那牙你那嘴。”方瑜拉着方瑾起身,想回后院住处洗脸换衣裳。

“不赶趟了吧,一会儿就要上课了。”方瑾一说话,那半边的黑唇黑牙就更搞笑了,惹得周围同学又大笑起来。“我没吐干净嘛,我觉得我吐干净了啊。”

“哈哈哈哈!”云天成边笑边说:“你俩快去快回,我给你们请假。”

方瑜和方瑾小跑着,临走时方瑾还不忘和谷慧思吵嘴:“谷子你给小爷我等着啊,等我回来背课文肯定比你好!”

唐妈见两个小少爷回来,快手快脚地帮他们打水洗脸漱口,把换的衣服找了出来,又把沾上墨点的衣裳赶紧洗了。

方瑜今天穿的是老太太新给他做的长衫,布料比较好,他穿得也精心,就怕弄脏了洗不出来还要花钱重做。他问唐妈领口上的墨点能洗干净吗,唐妈肯定地点头,方瑜也就不和谷慧思生气了,反正就是个小孩子,又不是故意的。

方瑜和方瑾回到了教室,这时刘秀才正在检查钱铭的功课,不是很满意,就罚钱铭去后边站着背书去,什么时候背好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回来坐下。

等检查到方瑜这里,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刘秀才满意地点点头,又让方瑾背。方瑾背是能背下来,就是背得时候总爱跳句,偶尔还要停顿下来想想,这在刘秀才看来就是不及格了,因此也被提溜出来去后面站着背书。

方瑾觉着没什么,还偷偷和钱铭那几个早就罚站的同学打了声招呼。

等到中午下课时,谷慧思同学又跑了过来,想要继续和方家兄弟道歉。

这次方瑜学聪明了,先把毛笔砚台什么的都收拾好,然后让谷慧思稳稳当当地坐在旁边说话。

这次几人聊得还算比较成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方瑜和方瑾也不小气,没有计较之前挨打和墨点飞脸的事情。

不过,方瑾最后还是和谷慧思小吵了几句,因为方瑾不承认他背课文不如谷慧思,并且相约明早继续比拼背诵。

这俩倒霉孩子,方瑜无语望天。

等到下午上课时,方瑾才想起来明天学堂放假的日子,就问谷慧思约定好的比拼怎么办。

谷慧思想了想,说:“那你们明天都去我家吧,在我家比一场。”

“好。”方瑾替自己和方瑜答应了下来。

当天晚上,方瑾就后悔了。

刘秀才吃完晚饭没事又把儿子、方瑜和方瑾叫到了书房,开小灶教他们学习。

方瑾在课外又多背了两首诗,他对方瑜说:“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我为什么还要大老远地跑去同学家背书呢?”

“因为你傻呗。”方瑜翻了个身,懒得搭理这个擅作主张的倒霉孩子,突然觉得去不大熟悉的同学家做客也挺有意思的。

第二天两人还真去了谷慧思家,同去的还有和谷慧思不对付的云天成,因为他也觉得自己背得比谷慧思好。

从那天以后,四个人逐渐熟识了起来,方瑾和谷慧思成天攀比学习,云天成乐在其中,方瑜变成了这三个倒霉孩子的评委。

方瑜离家后,方老太太难受了几天,然后又打起了精神,出去买了牛车和织布机,回来后就盯着家里人好好干活多给家里干活。

二妮、三妮和四妮都是织布好手,正好现在家里有了两台织布机,她们白天就拼命织布,吃晚饭前二妮领着妹妹们学习,日子过得很是忙碌。

过了半个月,方老太太终于忍不住想孙子的心,去隔壁问大伯子要不要一起去县城看看。

方老秀才嘴上虽然不说,但他心里也早就再想孙子了,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当晚,方老太太就把家里要带过去的东西收拾好了,有家里孙女织出来的布,这是要拿出去卖钱的,还有家里腌的咸鸭蛋,这是要送给刘秀才家感谢他们照顾孙子的礼物。

第二天很早的时候,两位老人就在家待不住了,直接让方老二起床赶车,他们要去看孙子。

“娘,要不也带我去吧。”方瑜他娘壮着胆子说:“我还没去过县城呢。”

方老太太才不会体谅儿媳妇的思子之情,直接就没搭理她,还交待大儿媳妇带着弟妹把后院小菜园的地都给翻一遍,不许偷懒。

中午放学后,方瑜和方瑾跟着刘勤书一起回正院吃饭,还没进屋就听到了里面热闹的说话声。

“奶,你来啦!”方瑜发现他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想方家的亲人。

“好孩子,快过来让奶抱抱。”方老太太现在眼睛里就只有大孙子了,“瑾哥也过来,让二奶奶看看,嗯不错长高了,你爷爷一会儿就过来了。”

方老太太也没忘了和旁边坐着的秀才娘子客套:“您把这俩孩子照顾得太好了,比从前在家时还壮实呢,真是太谢谢您了。”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方老太太和孙子吃过一顿午饭再说上一小会儿话也就到了要离开的时间了。

方瑜很不舍,可是也没办法,县城离凌河村远,来回一趟的时间都花在路上了。“奶,我在这边很好,吃得比家里还好呢,你们都不用担心我。”

方老太太弯腰替孙子整理长衫,嘱咐道:“以后我们也不能总来看你,要不然次次来你们先生这还要劳烦他们招待,不是回事儿。给你的钱装好,该买什么就买,不要心疼钱,咱家也不差这点钱。学习也不要太辛苦,要多吃多睡,这样才不会生病。”

作者有话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