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节(2 / 2)

加入书签

上学的时候, 除了书和学习,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都是新鲜和好玩的。

方瑾是这句话的拥护者。他现在就抻着头看窗户外面,发现先生好像在生气。

“哎哎哎。”方瑾又捅了捅方瑜, 非得让方瑜也和他一起看, “先生生气了, 是师哥气的。”

“哼?”方瑜不大相信,勤书师哥不可能惹谁生气啊,他就不是那样的人。方瑜也向窗外望去,一下就看到了先生生气的模样。

方瑾看热闹瞎猜道:“是不是师哥今天没好好学习啊,所以先生才生气了。”

方瑜把方瑾的脸掰回书上, 笑着说:“得了吧,师哥他怎么可能会不好好学习, 他又不是你这个臭屁小破孩。快点看书, 先生正发火呢,一会儿要是检查到你你再背不出来,这火可就要向你烧喽。”

前院的银杏树下, 刘勤书温声劝着父亲:“父亲,我说这事并不是想让您和母亲吵架的。人皆有私心, 母亲如此想也无可厚非。母亲她做得已经很好了, 照顾姐姐和儿子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请您千万不要因为孩儿的事去和母亲吵架,否则便是孩儿的不孝了。”

刘勤书继续道:“我说这件事只是想让您替我把好关, 我现在无心定亲成婚, 只一心想读书立业, 还请父亲大人成全。”

“你放心, 你的婚姻大事肯定是不能马虎的, 我儿如此优秀,岂能随意娶个财主的女儿回家。”刘秀才此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没有中举入仕,现在他的长子比他当年还要优秀,他怎会没有想法。

“勤书只盼望学业有成,其余诸事皆不在乎。”刘勤书是个很标准的古代男人,他对爱情没什么向往。

“大丈夫何患无妻。”刘秀才一脸欣慰地说:“待我儿金榜题名、功成名就,自然有都是大家闺秀愿意成为我们老刘家的媳妇,到时候恐怕都要挑花了眼喽。”

教室里,方瑜偶尔望望窗外的那对父子,见勤书师兄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表情,倒是先生的脸色由阴转晴,等他儿子走后脸又黑了。

刘秀才目送儿子离开,他刚才压着不舍和担心答应了儿子离家求学的请求,心情十分不爽,颇有气势的转身往回走。

方瑜立刻收回目光和脖子,低头装出好学生的模样,听到先生重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走进隔壁班里。

顿时,教室中传来一片放松的呼吸声。

隔了几天方瑜和方瑾才听说了勤书师兄要去同宁府学习的事,有些吃惊,毕竟人家家里就是开私塾的,父亲还是秀才,在家里读书多方便舒服啊,干嘛还要去府城呢。

刘勤书平时是很照顾方家小哥俩的,方瑜和方瑾都记在了心里,这次师兄要出远门,再见就是明年了,二人十分不舍,就凑了零花钱托管家替他们买了一斤桂花糕,提着去了隔壁院子给师兄送行。

“你们啊,还和师兄客气。”刘勤书双手接过桂花糕,淡淡笑道:“我会在路上好好吃的,一点都不会浪费,你们在家里也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要荒废大好的学习时光。”

“小的听命,举人老爷金安!”方瑾又调皮起来,喜气洋洋地开玩笑。

“那为兄就借状元郎的吉言了。”刘勤书这次也破功了,被方瑾的怪模样逗笑,拱手作礼,配合了方瑾的演出。

刘秀才最近几天脾气越来越不好了,除了教书时能板着脸说上两句话,其余时候皆是沉默不语。

家里人和学生们都不敢露头,生怕惹着这位黑脸秀才老爷,一个个的全都乖顺的不得了,硬生生让刘秀才心中的恶气发不出来。

五月十九,艳阳高照,是个宜出行的大吉日。

刘家门前停着三辆马车,刘勤书带着一个奶兄、两个小厮,拜别父母,在舅舅的看护下启程赶往同宁府。

隔了几日,闷闷不乐的刘秀才突然从外面带回来一妙龄少女,安置在后院。

起先秀才娘子只是酸了一下,只是丈夫纳小妾她也管不得,反正不过是个玩意儿,她一个正头娘子怕什么。

可是自那年轻姨娘来之后,刘秀才就再也没有正眼瞧过她了,秀才娘子不由得慌了。

刘秀才这回是真生妻子的气了,这女人居然敢背着他逼迫儿子娶他们吴家的姑娘,呸,真是岂有此理!

看来这女人是嫌日子太舒坦了。

临睡觉前,方瑾挤到方瑜的小床上,抓紧时间和堂弟讲八卦。

“唐妈说那个新来的姨娘可漂亮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人也温柔,可惜咱们没有见过,我可真好奇她的模样。”

方瑜裹紧身上的被子坚决不让这个没事就放臭屁的小子钻进来。“你一个男子汉天天还和唐妈打听这些做什么,多丢人啊。”

方瑾切了一声,鄙视堂弟道:“你个小老头,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哎,小爷我这样的就是。”

方瑜切了回去,一个鲤鱼摆尾把方瑾甩到床下,“黄口小儿,快去睡觉吧,小爷我都困了。”

方瑾从地上爬起来,不干了,他把手伸到堂弟的脖子上开始挠痒痒。

兄弟两个笑闹一阵,而后才熄灯睡觉。

方瑜躺在床上,想着刘家后宅的事,不由得摇摇头。原来他还以为先生是个很正经的好男人呢,没成想快到四十岁的先生转头就往家里领了一个十六七的姑娘,啧啧啧,这糟心的古代啊,可真是成功男性的天堂。

第二天,兄弟俩照常起床跑步晨读,而后去正院吃饭。

这顿早饭吃得很压抑。刘秀才吃得悠闲,秀才娘子眼圈泛红,方瑾默默扒饭,方瑜内心疯狂吐槽。

“今儿到底是怎么了?”出了正院大门,方瑾立刻问道:“难道先生又从外面领回来一个小老婆了?”

“差不多吧。”方瑜无语地说。

方瑾特爱吃瓜,他可受不了这种含糊其辞的答案,拉住堂弟,不告诉他就不走。

方瑜翻了个大白眼,也不知道在翻谁,“你没看到师母身边跟着的杜鹃今儿梳了妇人头嘛。”

“我看她干嘛,一个丫鬟而已。”方瑾说:“杜鹃都挺大了,也该嫁人了,有什么可稀奇的。”

方瑜说:“那你之前听唐妈说过她要嫁人的事了吗?”

“没有啊,不是——”方瑾毕竟才九岁,这方面的事情还不会想太多,他才反应过来:“是咱们先生,杜鹃嫁给先生了,难怪师母生气呢。”

“知道了就得了,你可别再说了。”方瑜不放心地叮嘱小破孩。

“烦心啦小老头,我又不傻。”方瑾蹦蹦跳跳地走着,心情很不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