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节(1 / 2)

加入书签

又不是没钱,干嘛要这样苛待两个为妾的可怜人啊。

可日子该过还是要过下去的。刘家后宅发生的事根本就是小事,只是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家里的下人都说夫人是个母老虎,始作俑者刘秀才依然为人师表、天天赚钱。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假回家的日子,方瑜真是松了一口气,早早就收拾好要带回家的东西,等着大爷爷来接他们。

时隔两个多月再次回家,方瑜才发现心里有多想古代的家人。

方老太太有些晒黑了,不过她人却更精神了,一把搂住孙子就不放手。方瑜发现二妮有些胖了,后来一问才知道二妮这是怀孕了。方瑜他娘在旁边看着儿子不敢上前,只等着儿子的目光看向她时就咧嘴大笑。

方瑜找时间和家里所有人都聊了聊,掌握一下他们最新的动态,然后就想着能怎么帮他们过得更好。

首先就是怀了宝宝的二妮,方瑜关心地问了她的身体状况,又问了她的学习状态。二妮现在什么都挺好的,在娘家的生活顺心逐意,还天天坚持着学习教书和练字,一项都没落下,这让方瑜很是替她高兴。

然后就是三妮了,方瑜现在很操心她的亲事,定亲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他很怕老太太又像之前那样给三妮快速定亲,他真是希望三妮的亲事能再等他两年,那时候他肯定就能参加科举考试了。若是顺利的话,哪怕只是个童生的身份也能为三妮的婚事增光不少。

为此,他先问了三妮的意思,看看小姑娘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又对婚姻有什么要求。结果这孩子就希望找个有钱的人家,以后能让她穿上新衣服少干点活,最好天天都能吃上肉。方瑜觉得这孩子最起码还挺务实的,也就不和三妮谈什么人生理想了,那玩意太虚。

之后就是找老太太磨了,方瑜想让老太太明确地给出承诺,让三妮的婚事晚两年再说。方瑜都做好了说一车道理的准备了,结果人家老太太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这就挺让方瑜无语加惊喜了,但他又怕老太太是在糊弄他。

“哎呀,你这孩子,奶和你还能说假话啊!”方老太太说:“因为二妮和程瑞回娘家住的事,其他家都在背后讲究咱家呢。有爱占便宜的人家自然想和咱家结亲来占便宜,觉得咱家抢了人家儿子的人家自然是不想娶咱家的姑娘。唉,三妮的婚事怕是难了,只能等过两年这事的风头过了,才好给三妮找人家呢。”

方瑜听完老太太说的话,简直就要开心到飞起了。真是瞌睡时来了枕头,久旱时逢了甘露,程瑞这小子原来还挺有用的,方瑜决定以后对他好点。

“那就说准了,奶,咱们先等两年。两年后我就能参加县试了,要是能考出个好成绩,咱们就把三姐嫁到城里去。”

“两年后你就能去参加科举考试了?”方老太太震惊地看着孙子,她可还记得以前大伯子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呢,大伯子是十六岁开始考的,二十岁才考上童生,之后就是一直在学习和考试,到了三十八岁才中了秀才。

“是的,奶,这是先生和我说的。”方瑜搬出刘秀才来让老太太信服。

方老太太搂住孙子使劲亲了三口,激动地说:“真是老天爷保佑啊,我们家福娃这么厉害,小小年纪就能去考童生了,那岂不是文曲星下凡了。”

“奶,您可别这么说,会让人笑话的。”方瑜嘱咐道:“这事我就和您说了,您可别和其他人讲啊,我不想别人议论我读书的事。”

“知道了,奶还能不知道这种事。”老太太兴奋到坐不住了,现在她就想对孙子更好些。“奶给你买肉去,奶给你做排骨吃,排骨的肉最香了!”

方瑜没叫住兴奋又欢快的老太太,只好趁着老太太出去的功夫去找这辈子的可怜娘说说关心的话。

方瑜他娘的日子还是老样子,天天在家里干活,不过最近没有再挨过打了,大概是因为方瑜他爹在农田里干活累着了,没有体力再打媳妇。

假期过得飞快,清晨时方瑜会跟方瑾复习功课,白天时他就教二妮练字,一转眼三天已过,他又坐上牛车去县城了。

方瑜这时已经捋清了思绪,对私塾那边发生的事保持客观的旁观立场,他现在没有精力去管外面的事情,他要一门心思学好习,最低的要求是两年内考成童生身份,然后他再帮着三妮物色一个好人家。

时光易逝,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第二年夏末,同宁府传来消息,离家一年多的刘勤书考上了秀才。

刘家热闹起来,刘勤书也于半个月后回到家中,拜见了父母,祭拜了已逝的亲娘。

之后便是宾客盈门,县上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来打听新晋的小刘秀才的婚事。

刘秀才也想抱孙子了,就问长子的意思。刘勤书还是以读书用功为借口婉拒,刘秀才劝说两次,见长子真是没乐意,就没有强求。

作者有话说:

我家边牧洗完后就是个香香的新狗啦!走到哪里都是香的,就像是个大号的空气清新器,我现在更爱抱她了呢!

第51章 生活日常

方瑜和方瑾去隔壁院子找勤书师兄说话。

“你们两个这一年长高了不少呢。”刘勤书依旧是个温润公子的模样, 身穿淡绿色长衫,比从前更瘦了。

“嘿嘿,师哥也长高了许多。”方瑾这孩子不认生, 哪怕一年多都没见过师哥, 他也没有陌生感, 依旧嘻嘻哈哈。

“我常在信上听父亲说你们俩的功课十分好,字练得也好,我就从同宁府的书铺给你们挑了两本字帖,你们以后可以多练练。”刘勤书是个很周到的人,给家里每个人都带了贴心的礼物。

方瑜开心地接过字帖, 向师兄道谢。方瑾也跟着道谢,还调笑道:“我家小鱼弟弟可比我学习好多了, 估计先生主要实在夸他, 我不过就是顺带一嘴罢了。”

“听父亲说你明年就想下场试试了?”刘勤书问方瑜。

“嗯,我是这么想的,可是先生有些担心我, 怕我受不住考试的累,又怕考试时天气太冷再把我给冻病了。”方瑜不想等, 可明年他这小身板也才九岁, 这年头孩子的夭折率是很高的,要是真因为急着考试而生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父亲说得对, 你现在确实是年纪太小了,说实话, 我当初去参加县试时也被冻得够呛, 回家后要缓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刘勤书回忆起之前考试的场景, 十分健谈:“你可以提前在家里练练怎么生火, 到时候带一个小茶炉子进去, 既可以烧水热饭,又可以取暖,还要多带炭进去,衣服也要多穿些。”

方瑜说:“师兄说得是,我回去以后就和唐妈学习怎么生火。我和先生商量好了,明年县试先报上名,若不是天太冷,我就去参加考试,若是下雨下雪,我就不去了。”

刘勤书客气地说:“那我就放心了,瑜师弟少年英才,明年必定能高中榜首。”

刘勤书在家里待了不到一个月,就启程回了同宁府,他考取了廪生,可以入府学读书,以待乡试。

方瑜的生活又恢复到了学习、锻炼身体和抄书练字的无限循环之中。

对了,他最近还在和唐妈学用小茶炉子生活,进展可喜。

和堂弟住在一起的方瑾最近越发感到孤独了。方瑜已经不和他在一个班里上课,他的同桌换成了谷慧思,可这孩子最近不知怎么啦,也不和方瑾吵架了,天天就知道学习。

方瑾关心地问道:“喂,臭谷子,你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怎么真变成臭书袋子了。”

谷慧思一脸深沉,还没有答话,旁边的云天成就笑着帮他回答了方瑾的问题:“咱们的谷子是长大了懂事了,受到小鱼的激励,开始知道奋发图强了。”

方瑾噢了一声,然后道:“我们家小鱼弟弟那是神童,和咱们这种普通优秀的孩子不一样,你不能这么比,容易累着的。我爷爷都说了,小鱼这种孩子是十年都难遇到一个的,我爷爷还说了,像我这样的孩子就算是在同龄人中很好的了,以后肯定能考出好成绩的。谷子和小云你们学得比我还好些,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