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拉着方瑜去看新做的整套衣裳,“我想着宝蓝色的最衬你肤色,缎子上的暗纹也吉祥,没法让裁缝给你量体,我就约莫了一下,你快试试,看看合身不。”

“师娘给我做的,肯定合身啊。”方瑜穿上了新衣裳,感觉还不错。

娘俩又闲话一阵,到了中午的时候,刘秀才、刘勤书和方瑾先后来到正院,一起吃午饭。

方瑾听说堂弟下午要去见知县大人,表示十分羡慕,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官儿呢。

刘秀才笑着对方瑾说:“等你下场去考县试时就能看见了,冯知县可是同进士出身,学问好,又是个好官,在他的治下咱们乐平县风调雨顺、治安良好,都多亏了这位父母官的勤政爱民啊。”

等吃过了午饭,刘勤书就带着方瑜乘马车去到冯知县的私宅。

刘勤书在外面等他,方瑜被知县府上的下人领去了前院书房。

冯知县在家里没穿官服,只是随便穿了身面料软和舒服的锦袍,手里拿着一本书,看起来就像是个普通的富家老爷。

方瑜是第一次正式拜见知县大人,虽说取得秀才功名后见到官员可以不必下跪,但他先生嘱咐过他,不要清高,要恭敬地行大礼,这样才显得尊重大人呢。

冯知县对方瑜的印象很深,毕竟九岁小孩考中县案首是很难得的事情。他本身又是从科举路子上走出来的,见到这样学习好的孩子就很喜欢。

他亲身扶起方瑜,也没有摆什么官架子,就像长辈一样,上下打量方瑜,然后笑着称了声好。

“这半年来长高不少啊。”冯知县亲切地说道:“你小小年纪就能苦学考中廪生真是不得了啊。”

方瑜连忙谦虚一下,表示这都是自家长辈和先生教导有方。

之后便是照例地考校学问,然后是知县大人垂问他家里的情况和勉励他继续进步。

说到一半时,外面传来一个少女清脆的声音:“爹爹,我四哥要出门不带我玩儿,爹您管管他嘛!”

话音刚落,知县府上的娇小姐就推门而入,旁边的下人根本就不敢拦的。

方瑜听到这话音就垂头而立,守礼地不去看内院的小姐。

冯知县很宠爱他这唯一的女儿,只是佯装生气训道:“你的规矩都学到哪里去了,爹爹在外院见客,你怎么还敢闯进来。”

“我错了,爹爹。”这位娇小姐认错倒是快,她眨巴着大眼睛装乖地说:“就是九岁的小男孩嘛,又不是成年男子需要避嫌,而且这事很急,女儿才来找您的。”

“那也不行,没规没矩的,哪里像大家闺秀的模样。”冯知县瞪了闺女一眼,然后说:“你也不小了,过两年就要嫁到别家去了,你这样毛毛躁躁的可不行。回去,回你自己的屋里把女则抄写一遍,我明天检查。”

“那我四哥偷摸出去玩怎么办?”这位小姐自己受罚也不忘告状。

“他也一样,去书房抄写五经,抄不完不许出来。”冯知县把女儿打发走,才对方瑜说:“我们乐平县文风不盛,这么多年来也没出过一个进士,就算是举人也是三年五载才能考出来一个。”

冯知县接着说:“你要好好读书,争取在十年内考过乡试和会试,成为咱们乐平县第一个进士。”他拍拍方瑜的肩膀,以示鼓励。

方瑜拱手道:“学生必定牢记大人的教诲,每日勤学不辍,争取早日学有所成。”

等方瑜从书房退出来时,府上的管家亲自相送,还把知县大人的赏赐交给了他。

知县的赏赐装在一个红色的锦盒里,沉甸甸的。等方瑜上了马车,才打开和勤书师兄一起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首先是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一个刻有蟾宫折桂图案的玉佩,然后就是一个红色绸缎做的荷包,里面装了十个一两重的银麻花,和一张面值五十两的银票。

刘勤书的消息一向灵通,他告诉方瑜:“之前其余考中的秀才都是赏了二十两银子和一方砚台,知县大人如此厚赏,想来是十分看好你啊。”

方瑜很激动,这么多的银子,他可以给家里人在县城买个大宅子啦!

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欺他。

这也不怪方瑜激动,在现代从好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想要在城里买房大都需要贷款或家里掏钱呢。

可他在古代考上一秀才就能实现买房自由了,这真是令他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喜笑颜开啦!

哈哈哈哈,方瑜咧嘴笑着。

刘勤书也笑了,他这个小师弟平时挺板正的,比一般小孩子要懂事很多,他很少能瞧见小师弟傻笑的时候。

“这才哪到哪啊,小鱼弟弟,等过两天你回来的消息在县里传开了,赶着给你送礼的人能把咱们刘家私塾大门的门槛踏平。”

“可他们为什么要给我送礼啊?”方瑜见识过勤书师兄考上秀才的热闹模样,但他以为那是先生的亲朋故旧多的缘故呢。

“都这样,约定俗成的惯例。”刘勤书帮师弟把锦盒装好,“考上秀才的人就已经是有功名的老爷了,和平头百姓就是两种人,以后是有机会当官的。县里的富户和商人肯定想要提前打好关系,所以才会抢着给咱们这种考上秀才的人送大礼。”

“那我就收着人家的礼了。然后我要干什么呢,要给人家什么好处吗?”方瑜也懂人情往来,但他在现代经历过的送礼要不就是亲朋好友间有事时的随礼,要不就是托人办事时的那种送礼,他不大懂古代的这种送礼。

“原来小鱼也有不懂的东西啊。”刘勤书乐了,他喜欢这个师弟,不光是因为家里的关系和人家的前途,所以他愿意尽心指点照顾方瑜。

“你就把他们给的礼单收好,心里有个数,以后碰上了就像熟人似的跟人家打招呼客套,让人家感觉有面,要是人家有红白喜事和你打招呼了,你就随大流送一份礼金就行了。”

“原来如此,多谢师兄教我。”方瑜喜滋滋地说道,他挺期盼收礼金的,毕竟他很缺钱。

刘勤书想了想,觉得和方瑜的关系很好,就把想说的话给说了。“小鱼,师哥多一句嘴,你现在可是个难得的人才了,县里许多富贵人家都把你当香饽饽看,想抢着和你家结亲,你要警醒一点。”

“是,师哥你说,我现在也正愁这件事呢。”方瑜知道勤书师兄这是把他当做自家人才和他说这番话的,心中十分感激。

“就比如说,我的亲舅舅家里,就想通过我来跟你拉关系,希望你能和他们家的姑娘定亲。”刘勤书把方瑜和方瑾当成亲弟弟照顾,所以才能和方瑜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

“我替你回绝了。因为你以后会有更好的发展,没必要找这样的岳家。”刘勤书顿了顿,缓缓说:“你和我一样,现在都应该专注读书科举,成家的事可以放到二十岁之后再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先立业再成家。”

“我舅舅家还好解决,毕竟我母亲不在了,他们只能通过我来从中撮合。可吴家就不一样了,我继母对你很好,在身份上又是名正言顺的师娘,她要是真想给你说亲,你们家又怎么好意思拒绝呢。”

方瑜对这件事也有所察觉,只不过师娘没明说,他也只能装糊涂。方瑜也不是白眼狼,师娘对他的好他都记在心里了,他会回报师娘,可是不能以这种方式来回报。

“勤书哥,那我该怎么办啊?”方瑜直接求教。

刘勤书是个很有办法的人,他既然提出了问题,就肯定想到了解决方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