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节(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大妮受的气多了去了,她现在还能咬牙笑着说:“娘,我爹和我二叔三叔都回来了,我弟弟还托我爹给我带了好东西回来呢。”

大妮婆婆一听有好东西她眼睛都亮了,开始上下打量儿媳妇,想把好东西抢到自己手里。

“咳咳,娘,是两个银的小长命锁,去我屋,我偷偷给您看看,省得被那群白吃饭的外人看见,再给咱们偷走了。”

大妮把她婆婆骗到自己屋子里,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话,直接震住了这个刁老婆子,不敢再给大妮脸色瞧了。

大妮听说二叔要带二婶去县城,就撺掇二妮也跟着一起去,再当面和弟弟解释赔罪,免得弟弟只听二婶的告状。

二妮就和大姐一起去磨她们的爹,方老大一向更偏疼大闺女,这次就答应了下来,允许两个女儿跟着二叔一起去县城家里住两天。

“妮啊,你那婆婆能乐意吗?”方老大关心地问:“我那两个小外孙谁来带啊。”

大妮笑道:“爹爹您就放心吧,我婆婆现在对我可好了,您的外孙也是她的亲孙子,我婆婆肯定会帮我带两天的。”

“我还给您请了我那二嫂给您过来做饭呢,您就放心吧,这两天也有人好好伺候您。”大妮还从没去过乐平县城呢,她现在的心都要飞起来了。

大妮回去把这事和婆婆说了,更准确来讲,是通知。

大妮婆婆也没敢再说什么,只能点头。

大妮又拿出二十文钱,是方瑜给她的私房钱,平时就放在二妮那里藏着。她把这二十文钱给了二嫂,让二嫂去娘家做饭顺道再打扫屋子。她二嫂乐不得地接过钱,连连保证会好好干活的。

大妮这晚几乎没怎么睡觉,她兴奋啊,活了二十年了,她终于能去县城了。

天还黢黑的时候,大妮就急不可耐地爬了起来,换上她仅有的绸缎衣裳,再裹着一个薄被子,就回娘家做牛车去了。

二妮这边也收拾好了,王氏也满脸放光地穿上缎子衣裳,又涂脂抹粉,想着她儿子要为她撑腰了,就非常得意。

这一日,方瑜特意留在家里,想着要迎接他娘,省得老太太直接发难,他还是要先听他娘是怎么说的。

半上午的时候,方家的牛车就到了家门口。方瑜一直在前院枣树下看书等着,听到声响就第一个迎了出去。

“我的儿啊!”王氏一个箭步冲到方瑜身前,使劲搂住儿子,带着哭腔喊道:“娘总算是来了,我们娘俩也能见着面了!”

方家对门的街坊听到声音也出来瞧瞧,正好见到这幕,就撇嘴笑道:“哎呦,原来这才是小秀才的亲娘啊,一看就和普通女人不一样。我是对门你连婶子,秀才他娘没事就过来坐坐,我儿媳妇做的芝麻饼特别好吃。”

王氏听连婶子这么说,心里十分高兴,连忙笑道:“哎,婶子等我明儿就去你家串门,有空也来我家坐坐,我家从外面买的糕点味儿还可以,到时请你吃。”

方瑜赶紧拉他娘进门,想着可别在家门口丢人了。

方老太太也听到了外面的那段对话,脸色阴沉,直直地盯着老二媳妇,直把这位新生出来的胆气吓得魂飞魄散,又变成低头缩背的模样。

王氏这几天被关在屋子里也想了许多,可惜都是她娘和她说的话,只能让她变得更蠢。

方瑜暗暗叹气,心想这个娘确实要好好教,只希望他娘能听进去他这个儿子的话了。

二妮见到弟弟就想赶着去解释,大妮给她使了个眼色,让她别着急上去讨嫌,二妮就和姐姐一样跟在最后面。

方瑜这回也没顾着老太太的心情,直接把他娘领到书房去,打算单独和他娘了解情况。

王氏一离开她婆婆和男人的视线范围就又精神了起来,拉着儿子的手开始絮絮叨叨地告起了状。

什么二妮忤逆,村子里哪家不尊重她了,还有里正夫人现在也做低伏小了,没事就过来奉承她。

“儿啊,我可受苦了,被二妮那混账东西告了黑状,你大奶奶就做主把我关了起来,呜呜呜,她凭什么上咱家来管我啊。还有你大伯和你三叔,回来也不放了我,还让二妮给我苦头吃,他们都没安好心!”

作者有话说:

咳,下章或下下章就要快进了,加油!

第78章 沽名钓誉

方瑜他娘的糊涂话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这些话冗长而又反复, 索然无味又絮叨,实在是怕各位看官心生腻歪。

方瑜就避无可避了,他拿出了所有的耐心, 忍住不打断他娘的话语, 一直听到他娘把话说尽, 嘴累了不说为止。

以下这几点是方瑜从王氏的话里总结出来的:一是方家所有人都欺负她,老太太、大房和三房都不安好心;二是分家,省得大房和三房占他们二房的便宜;三是家里所有的钱都是她儿子方瑜的,不能让别人管,这大宅子也是她儿子买的, 不能让别人住,分完家后把所有人都赶回乡下去, 然后她来替儿子管家管钱。

方瑜就没想过分家这事。先不说大房和三房在供他读书这几年所做的贡献, 就是以现在的社会背景而言,分家这事就会让方瑜背负上不孝的骂名。

家中祖母还健在,居然还想主动提出分家, 简直就是想找死。

方瑜板着脸,怒斥王氏糊涂无知, 说王氏这些话被外人听到会害他丢掉秀才这个功名。

“从《唐律》到宋朝的律法, 再到现在的《大卫律》,都对分家有详细的规定, 祖父母、父母健在,而子孙擅自提出分家者, 要做三年的大牢。”

“娘, 您想被官府抓走下大狱吗?”

王氏吓得不敢再吱声, 只是扣着手指头嗫嚅道:“我哪里知道这些喽, 我又没见识, 连咱们村子都是第一次出,要不是你姥姥和我说这些,我哪里知道呦。”

得嘞,她没有错,都是别人说的话。

方瑜看王氏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不打算再同情她了,冷言冷语道:“你要是再说分家的话,被我奶我爹听了去,肯定会休了你的,所以你还是少说话吧。”

方瑜不打算再用怀柔手段,要不然这家事是处理不明白的。

然后方瑜又去找老太太说话,把他对家里事情的看法一一陈述,定下规矩,并表示希望老太太可以看着家里人实行。

方老太太见孙子语气坚决,态度坚定,也不想让孙子感觉没面子,就答应了下来,不过对于个别小事还有她自己的看法,就比如说饭桌上她给全家人分菜的权力。

方瑜就用城里读书人家都不这样做为理由,直接堵得老太太没话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