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节(2 / 2)

加入书签

方瑜最近在抓紧时间放松, 这一两年里他的神经实在是太过紧绷了,身体隐隐感觉有点吃不消,好好休整一冬,来年开春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入府学学习。

方瑜就跟在姐姐和堂哥后面,随意走走停停, 脑袋里随便想些有的没的,很是潇洒。

突然, 方瑜愣在原地, 回想起在现代无聊时搜索过的内容——香水的最简易制作方法。

酒精加上香料,这样就可以啦!

方瑜很兴奋,想了好几年的赚钱方法最近冒出来了两个, 他能不高兴嘛。

“小鱼,你怎么不走道了?”方瑾噔噔噔跑过来, 伸手就掐了一把堂弟的小白脸。

方瑜打掉臭屁瑾的爪子, 兴兴头地跑去买了一小罐据说最烈的酒。

方瑾跟在方瑜屁股后面,不解地问:“哎, 你买酒干嘛啊?你前两天不是还说不许我偷喝酒呢嘛。”

“和你说了你也不懂!”方瑜提着酒,比较小心, 因为这玩意真不便宜。

至于香料, 方瑜打算先用茉莉干花代替, 这玩意相对便宜, 试验阶段还是省着点才好, 毕竟之前网上说的做胭脂的方法就没弄成功。

不过他觉得这次的成功希望比较大,因为香水这玩意确实是要靠酒精来挥发香味的。

方瑜去茶庄买了一大包茉莉干花,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他打算把这些花都泡到酒里,多泡几天,看看效果如何。

大妮和二妮手上没有多少钱,也不太舍得花,就去绸缎庄买了两包碎布头,打算拿回去做点小东西。

“小的给秀才大善人请安。”一个瘦高个的小厮干脆利落地给方瑜磕了个响头。

方瑜仔细认人,方才记起:“你是叫小麦吧,我教过你几次。你现在过得可还好,有没有当上账房的徒弟啊?”

小麦被小秀才扶了起来,笑着说:“托您的福,小的现在认识了三十多个字,在管事的跟前露了脸,现在混成了小管事,比以前能多赚一点,再攒两年钱就能娶上媳妇了。”

“那就好。”方瑜没想到他一年之前的顺手帮忙,可以给一个小厮带来不错的进步。“遇到了就是缘分,我今天就再教给你几个字吧。”

等回到家,方瑜把试验香水一号做好,然后就是读书练字,也许是心情好的缘故吧,今天的字写起来特别顺手。

最后他甚至还写出了一首不错的诗,用来记录这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又充实的感觉第二天拿去给先生看也得到了夸奖。

方老太太和大妮二妮说了一晚上的话,讲了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等到第二天吃过午饭,大妮二妮就依依不舍地坐上牛车,跟着二叔回了村子。

路上,二妮的心情有些低落,她小声和大妮说:“要是咱俩再小几岁就好了,这样也能留在城里生活,还能嫁到城里人家。唉,我是真羡慕三妮和四妮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看着吧,最小的两个妹妹以后嫁得肯定比三妮四妮还要好。”

大妮很精明地说道:“咱们全家都是靠着咱们弟弟才能过上好日子的,你和我已经过得不错了。现在啊咱们就要好好照顾家里,然后没事就教咱们孩子读书识字,要是他们以后能像弟弟这样出息才好呢,咱们就能享福了。”

等回到家看到婆婆,大妮立刻热情地迎上前去,从怀里掏出用小块绸缎缝出来的香包,里面放的是方瑜用剩下来的茉莉干花。

大妮当着邻居的面说道:“娘,这是我弟弟在县城给我买的香包,我想着娘还没有呢,就拿回来孝敬给您老了。”

大妮婆婆原本还想说两句诸如“瞎花钱,还不如买点有用的东西”之类的话,不过旁边几个邻居的羡慕眼神给了她不少脸面,就也不说什么了。

之后的几天,大妮窝在娘家和二妮一起给公婆用这些碎绸缎做鞋面子,再买两个鞋底子缝上。这样的孝敬送出去既不花多少钱又体面,公婆穿出去还能给她们姐妹传孝顺的好名声,十分

划算。

方瑜这几日天天带着方瑾一起学习,因为他发现方瑾这小破孩最近有些松懈,天天就是混着学。

“小鱼,三堂姐的嫁妆还没买完呢,咱们跟着二奶奶一起去街上看看呗,反正今儿也休息。”方瑾现在心里就跟长草了似的,反正只要是不学习就感觉好玩。

“我三姐的嫁妆有长辈们操心呢,你跟着瞎跑什么。”方瑜铁面无私,就盯着方瑾学习。“再说了,过几天就是三姐成亲的大日子,到时候你还得请假半天,缺的功课怎么办,赶紧趁现在补上!”

方瑜总算是体会到了辅导熊孩子写作业的痛苦和恼火之情。他现在都想在家里预备一个戒尺了,专门用来揍不好好学习的破孩子。

十一月初十,是个嫁姑娘的好日子。

三妮穿上绸缎做的红嫁衣,头上簪着红绒花,还有关秋茗送来的他们家祖传的两支银簪子,耳朵上挂着嫁妆银耳环,看起来十分阔气美丽。

昨天赶过来的大妮和二妮正在帮着三妮扑粉、点红唇,屋里屋外挤着全家的姐妹,中间还夹着方瑜和方瑾。

听到院子外面来接亲的锣鼓唢呐声,方瑾笑道:“三姐,我来背你出门!”

一听这话,大家都笑了。

方瑜嫌弃地说:“嘻,就你这小身板,还是去厨房啃萝卜去吧!”

老太太从前院过来,对家里的孩子说:“别挤在一堆儿,像什么话,大妮给你妹妹盖上红盖头。新姑爷马上就要进门了,瑜哥瑾哥你们快去前院堵门去,给你们的新姐夫来个下马威。”

“保证完成任务!”方瑜乐呵呵地答道,拉着方瑾一溜烟跑到大门。

方瑾大声向外面喊话:“来者何人?报出大名!”

关秋茗笑道:“小舅子是我啊,你们的三姐夫!”

之后就是热热闹闹的堵门环节,关秋茗带着几位同窗好友当伴郎,一起回答两个小舅子的提问。

这时候方家门外自然是围满了看热闹的街坊邻居,看着新郎官做催妆诗、背圣人言,虽然听不懂,但觉得挺厉害的。

等到关秋茗终于进了门,方瑜和方瑾也扶着三妮从后院走到前院堂屋,新娘新郎一起跪拜娘家父母长辈。

关秋茗满脸喜色骑上租来的高头大马,三妮坐上花轿,后面还有人抬着嫁妆,一行人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离开方家去到关家。

方老太太觉得这次婚事办得十分体面,以后在新街坊邻居跟前也有面子了,不枉她花费了八成的聘礼钱来操办。

方瑜倒是没什么感觉,不用怕有恶公婆来为难三妮,以后三妮也可以和家里常来常往,他现在最放心的就是三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