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节(2 / 2)

加入书签

方瑜也不是没想过在府学里找四姐夫,只是能进府学的秀才无一不是有心气的,其中大多数又都娶了亲,没娶亲的年轻英才更是少见稀罕,人家为什么要娶个家境平平的秀才姐姐呢。

刘勤书和父亲说了一下他对结亲的观点和看法,刘秀才没有异议,只要是清白体面人家的姑娘就行,快点娶进门就好。

刘勤书想了两天,把府城和县城里他觉得不错的人家都想了个遍,最后和他父亲说:“方瑜师弟的亲姐姐不是还没说亲呢嘛,要不我就娶这位方姑娘吧。我也见过她一面,看起来不错,听师弟讲过他们家姑娘都是识字的,关师弟娶的也是方家姑娘,日子过得很和美。”

刘秀才一愣,没想到心气高的长子会看上方家的姑娘。

“你想好了?你师弟虽然是个好的,可他们家毕竟是村子里才出来的,从小就长在农家的姑娘可没有城里的小姐有见识。”

“我想好了。”刘勤书肯定地说。

他觉得方瑜师弟是个人才,以后在科举上肯定能比他走得更高。既然他现在没法娶个官宦人家的妻子,那就找个有潜力当官的小舅子吧。

作者有话说:

昨天写完就很兴奋,闹得半宿没睡着。。。嘤嘤嘤

话说,我家边边今天终于把家里兰花给薅秃了,我妈说她,她躲在笼子里不服气地和我妈吵架,成功地把她自己给吵吐了……我妈就没揍她,还特意给她冲了奶粉,我还贡献了我的煮鸡蛋……

我现在开始怀疑这是苦肉计了(叹气)

第83章 桃夭宜家

刘秀才想了想, 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儿子向来有主意,既然明确说出来了, 他就顺着呗。

不过在此之前他这个做父亲的还是要多操心一下, 毕竟原配早逝, 他不能不多疼疼长子。

刘秀才打算先让妻子请方家老太太带孩子过来玩,他再趁机过来看看这个姑娘,要是可以的话就把亲事定下来,这一两个月就把事给办完。

吴氏还不知道丈夫的打算,只是有些纳闷她丈夫什么时候开始在意家里的女眷来往了。

吴氏也不敢多问, 直接派人去方家捎话,说明天请老太太和家里孩子过来赏迎春花。

方老太太和刘家是常来常往惯了的, 就答应了下来。方老太太还在心里想大户人家就是和他们家不一样, 还带专门请人赏花的,真是别致啊。

她立即开始准备明天去刘府做客要穿的衣裳首饰了,她可不想在别人家里丢面子呢。

“四妮、五妮, 你们俩明天跟我去刘府做客,说是要赏迎春花的, 你们回去把绸缎衣裳找出来, 收拾好。”

方老太太还不放心,又嘱咐道:“明天过去做客就多笑少说话, 见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不要弄出那种没见识过的模样,先看刘夫人怎么做, 你们跟着做就不会有错了, 听见没有。”

“哎, 奶奶我们都知道。”方宜佳和方佳丽一听说明天能出去玩, 都乐得不行, 连声保证指定不给家里人丢脸。

两个姑娘回屋开始选出门要穿的衣裳,方宜佳选了鹅黄色的上衣搭配柳绿的长裙,正合迎春花的模样。

方佳丽一贯喜欢石榴红的裙子,再穿个妃色的上衣,十分明艳可人。

只可惜姐妹两个都没有饰品可带,方宜佳想着在头上簪朵鲜花装饰,就去求奶奶给她们买一盆迎春花。

方老太太现在手头也宽裕了,经孙女一说也觉得这样应景有趣,还显得有面子些,就同意了,亲自带着两个孙女出去买花。

第二日上午,祖孙三人穿戴一新,叫了马车来送他们去刘家作客。

几个在外面说闲话的街坊先是和方老太太笑着搭话,等马车一走,他们就又撇嘴翘脚说些挖苦的话。

刘秀才在前院讲课,知道正院里正在招待方家人,约莫时候差不多了,就让学生先自习,他去正院替儿子相看长媳。

进了正院的大门,刘秀才先不让下人通传,悄悄绕到大屏风后面,偷偷观察方家四姑娘。

刚才他问过月季了,说穿鹅黄色衣裳的是方瑜的亲姐姐。刘秀才偷看了足有一刻钟,发现这姑娘坐得很端庄,也不多话,就微笑着听两个大人说话,一看就很温顺,心下就有些满意了。

再细看模样,是个鸭蛋脸儿,皮肤挺白,一看就不像村里姑娘那样脸晒得发黄发黑。五官长得也不错,是个齐整的姑娘,就放心了。

刘秀才又绕回到前院,让丫鬟通传后再进去,和方家老太太寒暄一番,又特意和两个姑娘说了几句话。

方宜佳听弟弟的先生问她平时都看什么书,心里有些紧张,不过还是口齿清晰地答了话:“学过千字文和三字经,之前还学了女则和女诫,最近在学论语呢。”

刘秀才又特意挑了几个入门的问题来问,见方家四姑娘答得流利,心里就很满意。

待到第二日,刘秀才就备好了礼物,请两家都认识的一位女眷去方家说亲。

方老太太正愁四妮的婚事呢,没想到开门迎客就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当下就爽快地应了下来。

等到这位媒人给刘秀才回了准话,刘秀才才去正院告诉吴氏准备聘礼和婚事,还翻出黄历圈了两个最近的吉日,让吴氏去和方老太太商量婚期。

吴氏心里委屈,也不敢和丈夫说,只能积极地替继子张罗婚事,生怕被别人说出不是来。

刘家和方家最后订的日子是四月初五,等到都商量好了,方老太太才想起给府城的孙子写信。

等这封信交到方瑜的手上,都已经是三月二十五了。

方瑜还能怎么办,先去府学请了假,在把下个月的香水做好交出去,然后直接收拾收拾就回家了呗。

四月的第一天中午,方瑜才到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四妮问她的想法。

方宜佳脸色微红,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抿嘴笑着低语:“嗯,刘家很好,奶奶也说我有福气,能找到这样的好姻缘。”

刘勤书的各方面条件确实是没得说的,只是方瑜怕刘勤书不会是个体贴丈夫。

方瑜还算了解这位勤书师兄的,觉得他应该是想找一个大家闺秀当妻子,现在却又主动和他们家提亲,实在是令人费解。

方老太太过来关心刚到家的大孙子,方瑜来了脾气,就直接问老太太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你先和他商量再做决定。

方老太太把孙子拉到里屋,不以为然地说:“这么好的亲事打着灯笼都难找,还有什么不答应的。我可是你和四妮的亲奶,我还能对你们做什么不好的事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