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节(2 / 2)

加入书签

“想!”莲儿很喜欢娘那边的亲戚长辈,感觉比亲爷爷亲奶奶对她还好。

墨儿今年也有十岁了,是个懂事的大孩子,知道出嫁的女儿带孩子回娘家住的意思,心里有些犹豫。

做母亲的自然能看出来儿子的心思,就笑着对他说:“别人家是别人家,我们方家和别人家都不同,我带你们这些小的回去,家里人都乐意,不会有人嫌弃的。你方明哥,就是从小在我们家养大的,你娘我没出嫁时就常帮你二姨带你方明哥呢。你看你方明哥多出息啊,从小就是你舅舅教着读书,后来去京城也是住你舅舅家,娶媳妇也是你舅舅做的主,什么都是我家供出来的,那程家可半点钱都没给过。”

墨儿想起方明表哥,不那么担心了,但还是有一个问题:“娘,我去舅舅家是不是也要改姓改名啊?”

墨儿的爹对他很好,一直以来他爷爷和奶奶也都很偏爱他这个孙子,虽然现在闹成这样了,墨儿也想着要延续亲爹的姓氏。

佳慧摸摸大儿子的头,温柔道:“不用你改,你就一直叫曾儒墨,这点谁也改不了。还有啊,你方明哥也没有改姓改名啊,他大名还是叫程彦之,方明只是他取的字啊。”

安抚好儿女,佳慧就带着心腹开始收拾细软,她今天就要带孩子搬回家里去住。

等到曾家大爷赶回来时,他爹他娘的正院已经被砸了个稀碎,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我爹我娘呢!”曾家大爷着急地问管家。

那管家擦着头上的汗,答话道:“老太爷和老太太被吓到了,正院里床也被砸了,没地方躺,就先去二房院里躺着了。”

曾家大爷又问:“那方家人呢?”

管家说:“砸完就往五房那边去了,现在……”

这时也不用管家说了,曾家大爷听到整齐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就看到五弟妹带着孩子往这边走,身后还跟着一队抬着行李的壮汉。

乐妍认识曾家大爷,之前这位还和她谈过生意。如今见面,在人家家里砸了人家父母的院子,乐妍也丝毫不怵,还对曾家大爷冷笑道:“看不起我们方家是不是?哼,我看你们曾家是不想在这城里过了。”

“误会,都是误会!我们两家可是实在亲戚呢,怎么会看不上您家。”曾家大爷还想说好话,留住五弟妹,可还没等他再多说一句话,就有一个小厮跑过来对他说了家里的绸缎庄出了大事。

曾家大爷看向方九娘,只见对方轻蔑一笑,他也不敢再拦了。

乐妍带着姐姐和外甥们到了家,她们姐妹的父母早就派人收拾好了屋舍。

方老三搂住墨儿就不撒手,看着孙子就笑得合不拢嘴:“以后在家里住就不会受委屈了,咱们家现在养得起姑娘和孙子了,就像大房家的二妮和方明,以后那都是一家人。墨儿、莲儿,以后你们就叫爷爷和奶奶,这样我就也有亲孙子了。”

作者有话说:

太热了,太热了,热到模糊啦!

第177章 重新开始的契机

方瑜收到了乐妍从府城寄过来的信, 是飞鸽传书。

美臻听说了佳慧的事,也是满腔的愤慨和怒火,再从信中看到乐妍的做法, 她就拍手哈哈大笑。

方瑜也觉得乐妍直接打过去接人的做法很解气, 但身为家族的掌门人, 他不得不在回信中嘱咐乐妍要讲究方式方法,能用隐秘的手段也别太明目张胆,毕竟宣北还是有御史这个官员存在的。

从前在老家时,美臻和佳慧年纪挨着总爱吵架攀比,看起来也没有多少姐妹情深。但如今长成大人了, 分在两地又各自有了家庭和事业,这对小冤家倒是比从前的关系更亲近许多, 每个月都要通信, 时不时还要让来往的马车互送些小礼物。

“哥,七姐都这么受委屈了,咱们不要给她出头出气啊!”美臻斗志昂扬地挥舞着信。

方瑜白了她一眼, 说:“九妹妹已经把曾家的正院都给砸稀烂了,还特意针对了曾家的生意, 把曾家压服给咱们家道了歉。都这样了, 你还想怎么给佳慧出头啊?难不成还想给人家关牢里去?再者说了,还有孩子在呢, 儒墨也是懂事的年纪了,咱们家要是对曾家太过, 这孩子心里肯定不舒服。”

美臻哼了一声, 私心里想着这种破人关牢里也不错, 不过她也知道什么叫做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只好认可哥哥的说法。

方瑜一边想一边说:“不过, 曾家的做法确实是欺人太甚,这种事也就是佳慧遇到了,要是换了其他女人,大多数也就只能忍着熬日子。”

“是啊,这种事并不少见,你忘了,从前住在凌河村水井边上于家就这样,活生生地磋磨他家二儿媳妇,娘家人也不管。”美臻叹气道:“希望咱们家的族学开了后能少点这样的事了。”

方瑜对妹妹笑着地说:“我们已经再努力了,如今族学里出来工作的女孩子可以选择不过这种生活。还有,我打算再替佳慧出口气,让曾家把佳慧母子应分得的家产都先拿出来,再让莲儿和儒康随母姓,上咱们家的族谱。”

“这样也好,儒墨这孩子大了不好改姓,儒康本就受曾家人厌弃,从小在咱家养着也能养熟,莲儿是个女孩,要是不改姓还有可能让曾家干涉婚嫁。”美臻很欢乐地说道,她就知道她哥肯定会替自家姐妹出头的。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曾家心里再不愿意,也不敢和方家人作对。

方瑜的信通过飞鸽送到乐妍的手里,乐妍看完就把信拿给七姐,问她的想法。

佳慧自然乐意了,她立刻就把这大好事和父母说了,也算是满足了她父母的一桩心愿。

方老三喜得不行,还有些贪心地对佳慧和乐妍嘀咕道:“让墨儿也姓方啊,他都长成了。七丫头要是想给曾五留个香火,就让康儿还姓曾。”

乐妍撇撇嘴,对亲爹说:“这话让您说的,康儿是小,可小孩子见风就能长,没几年就大了,从小在你身边养着肯定和您更亲,您老人家就别挑挑拣拣的了。”

佳慧知道亲爹的言下之意,觉得康儿太小怕养不大,心里虽不高兴,可也不能真跟亲爹计较。她吸了口气,平缓地说:“九妹说得对,康儿从小在家里养着以后肯定会孝顺您和娘的。”

方老三听两个女儿这么说,想了想也觉得有理,就不再想着大外孙了,一心扑到姓他姓的小孙子身上,没事就抱着哄。

等哄走了糊涂老爹,佳慧才对妹妹说:“咱们爹还真是——,幸亏家里有小瑜,还有你在我身边,要不然啊我都不知道在哪受气呢。”

乐妍搂住亲姐,安慰道:“放心吧,曾家那边就交给我,我保证给你把事办得漂漂亮亮的。你有时间还是多照顾一下儒墨吧,宴平昨晚和我说儒墨来了咱家之后好像还挺失落的,而且这孩子还想着姐夫呢,他骤然丧父又搬离了原来的居所,不适应很正常啊。”

佳慧点头,低落地说:“要不是他爷爷奶奶这样,我也不可能把事做得这么绝。儒墨也算懂事,可他到底还是个孩子,我真怕给他心里留下什么结。”

乐妍还很年轻,也没生下孩子,就回想起她自己十岁出头时想法,替姐姐出主意道:“你也别只把儒墨当孩子看,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很有想法了,谁要是像对小孩儿似的和我说话,我面上不显心里也骂他傻冒。你不如找个时间和儒墨单独聊聊,就把你这段时间受到的委屈啊、感受啊、想法啊、打算啊,都和他说明白,然后你再问问他的想法和看法。”

佳慧把妹妹的话听进了心里,浅笑道:“嗯,我今天晚上就和墨儿谈心,然后我再和莲儿说。我的这三个孩子啊,墨儿是五房的长子,一出生就受他爹他奶的重视,莲儿是个女孩,到底是受了忽视,康儿还小,以后也不会记得曾家的事,在咱家也能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啊,我以后要多关心关心莲儿,这个小可怜啊。”

乐妍笑道:“以后我也多疼莲儿,我最喜欢女孩子啦!以后我还教她算账经营,让她长大后也能像我一样厉害。”

“那可敢情好,你教莲儿经商,让妹夫教她拳脚功夫,以后莲儿也能像小瑜家的安成佑成那样茁壮成长。”

佳慧从美臻的信里能感受到弟弟家里的良好氛围,她很羡慕。从前在曾家有丈夫和婆婆掣肘,她不能学着弟弟那样教导孩子,如今回了自己家,她终于能够当家做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