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节(2 / 2)

加入书签

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战死,大抵是天下所有为母者最最难忍悲痛之事。而另一边,她看见了匕罗的尸体,头身分离,面孔狰狞,那颗头颅上只剩一只眼,直直地盯着这边。

“姐姐别怕。”周乔侧过身,挡住了那颗头颅。

周璃不清楚此时心中的酸涩颤动究竟是不是害怕。只是那妇人为她和昭儿端来饭食,找来干净被褥的模样忽然划过眼前,而昨夜匕罗满目崇敬地讲着赫吉公主传奇事迹时的声音,也不断划过耳边。

复杂情绪在须臾间全部涌了上来,周璃恍然明白过来。唯有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这样的残酷。

很多无辜之人,一辈子循规蹈矩,只想与亲人过平静日子,但即便如此,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至死都实现不了的奢侈愿望。

也有很多人,一辈子为着信仰活着,他们本是黑暗地狱中人,一朝被拉到人间,便一直追随着那道拯救了他们的光,即便遭万人唾骂,即便死无葬身之地,却始终不离不弃。

更有很多人,原本丰衣足食甚至地位尊崇,过着平安喜乐的日子,可他们甘愿牺牲自己,去换更多人能过上这般日子。

周璃看向周乔。

当初南楚兵临城下,周乔答应联姻嫁给战兰泽,之后却又把自己关在屋里很久,不见任何人。那时她身为姐姐,心疼之余,却也欣慰周乔不必进宫侍奉帝王,而兰泽公子那般费尽心思,定然也不会亏待乔儿。她当时甚至觉得,那大抵就是最圆满的解决之法。

可如今再想,当初如果不是战兰泽,而是旁人呢?是那些年迈昏聩的老王爷,或是那些仗着军功恣意妄为的敌国将军,周乔又会如何选择?

她仍会答应的。

因为清楚战争的残酷,知道战争结束后的伤亡会伴随着几十年甚至终身的痛苦,所以她选择以一己之身,免去一场战乱,换回诸多将士们的性命,换回老者的儿子、妇人的夫婿,孩子的父亲。

想必当初战兰泽也正是清楚这一点,清楚周乔的为人,才会使了那般计策。

久居后宅,被保护得太好,纵然饱读古籍诗书,又年长两岁,周璃却知道,作为姐姐,她远不如周乔。甚至有时候,她并不真正了解妹妹,总还将她当成小孩。

她看似风风火火古灵精怪,实则却是最懂大义,最为善良之人。

想到这里,周璃不禁低头,眼泪不声不响地滴落。

这也是顾霆尉和周乔为何不在乎军功的缘由罢。纵然天生将才,他们却同样地厌恶战乱。

若无战乱,胡族人大可继续过着他们的日子,追着他们的信仰。北晋南楚之人,亦可过着自己的日子,平淡而安然。

周璃一路无言,出来时,城池外已停着一辆马车。

周乔以为姐姐是被吓着了,悄悄歪头去看周璃的脸,一看见她脸上有泪痕,周乔赶紧安慰:“姐姐别哭,你还没出月子,不能哭的!”

说着她就抬手去给周璃擦眼泪。

“乔儿你受伤了?”周璃这才看见周乔手腕青紫还肿了起来,心疼不已:“你还说你没事,这是不是很严重?疼吗?咱们这就去看医者。”

“哎呀,璃儿别担心,她这个伤我知道怎么治!”顾霆尉大喇喇道。

周乔一听就把手往回缩,她只想着回去找医者治治就好,却没想顾霆尉一把就给抓住,二话不说用力一掰一拧,周乔啊地一声叫出来,惊得周璃怀里的昭儿瘪着嘴要哭,还惊得在城内原地包扎的将士们个个抻头往外望。

面子要紧,周乔赶紧捂住嘴,疼得额头都冒了汗。

周璃忙把孩子往顾霆尉怀里一放,捧着周乔的手仔细看,“这样就能治好吗?乔儿,手腕还能动吗?”

“能,能。”周乔咬牙切齿地瞪着顾霆尉,“你是要把我手掰断不成?”

“妻妹此话差矣,想当年你不也是这么给姐夫把手腕子给掰正了的吗?”顾霆尉皮笑肉不笑,“这一时没控制好力道也是有的,且海涵啊。”

周璃一看两人又要吵起来,无奈摇摇头。

十里外,负手而立的男人看着三人皆上了马车,这才收回视线。

一旁疾风看着战火遍地彻底沉寂的胡族城池,“殿下,咱们这边早就结束,也不派人过去帮忙,王妃身边没有自己的兵马,回来会不会不高兴?”

“不会。”战兰泽说,“此战掺着新仇旧怨,她更想自己做个了断。”

话毕,他侧眸看向营地中黎岳及其兵马的尸身,冷道:“都处理干净。传信让虞帅率镇北军北上。”

疾风不解:“殿下,玄武军的主力军已经加快脚程,足有十万之众。今日胡族被灭,北晋想要突袭破关的算盘落空,而咱们也有了防备……还需调用镇北军吗?”

战兰泽看着北边天色,平静之余,似有阴云。

“以防万一,不可掉以轻心。”

疾风颔首:“是。”

***

北晋皇宫,承乾殿。

临舟紧绷的面色,令殿中诸位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开口。

陛下自登基以来,虽在朝政军务上铁血手腕,但人却永远都是笑吟吟的,对比之前的睿王则更加风雅矜贵。

然此时,胡族被灭,黎岳中了南楚的埋伏身首异处,他们区区几万兵马,竟将原本必赢的一盘棋搅得七零八落。

纵然临舟什么也没说,但怒气已然让整个大殿都冰冷起来。

最后,还是兵部李桓李大人站了出来,“陛下,如今胡族元气大伤兵力大损,阿图鲁后继无人,冥云骑卫更是全数被灭,胡族百姓四散逃亡,城池已空怕是无力回天。现下没了他们在中间,南北对峙,恐是……”

临舟看过来。

李大人低下头:“恐是不好轻举妄动。”

“依兵部的意思,是叫已经越过胡疆的兵马全部撤回,折在南楚手里的关宁军,也闭口不提了?”

此言一出,立刻有人探出风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