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节(2 / 2)

加入书签

林昭穆并没有编各类瞎话,拿来了方嘉远的照片给他看,解释说他爸爸空难去世了,而因为照片上方嘉远的亚欧混血长相,让林斐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问林昭穆关于方嘉远的各种问题。

林昭穆都耐心地回答着。

她突然发现,和小朋友分享关于方嘉远的一切,没有那么伤感,她能笑着说出很多关于方嘉远的事情,除了怀念,那些甜蜜的回忆同样能带来愉悦。

有意思的是,林斐然还说,他在福利院见到林昭穆时,因为林昭穆和俞芷旋一起,他还以为自己有两个妈妈,因为他见过好几次两个爸爸、或是两个妈妈过来领养孩子的。

林昭穆闻言,就把俞芷旋叫过来,当场让林斐然认了个干妈。

不就是两个妈妈么,挺简单的。

陆承则见到林斐然是在林斐然被领到国内的一周后。

他带着给林斐然的见面礼——一盒乐高,前来拜访,主要也是想见见这个孩子。

林昭穆请他进门,接过他的礼物时道了谢,不过她笑说:“这么大一盒乐高,颗粒数得上千了吧?你是不是从来没给小孩子买过礼物?这肯定不是一个四岁小孩儿能拼的。”

陆承则愣了下,看了眼站在林昭穆身边、身高还没有到她腰部的小蘑菇头,挺不自在地轻咳了声,说:“确实,这是我第一次跟小孩子打交道。”

林昭穆笑笑说:“这个礼物我存上几年,再拿出来给然然玩吧。”

林昭穆去给陆承则泡茶时,陆承则坐在沙发上,跟林斐然大眼瞪小眼。

前几日陆承则买了本自学越南语的教材,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跟林昭穆一样有极强的语言天赋,对于陆承则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越南语的人来说,单是几个字母发音就练了许久。

他跟林斐然对视良久,最后也只会说一句“你好”。

林斐然说了一长串话,陆承则一个字没听懂。

他认命地拿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示意林斐然再说一遍,软件一翻译,就发现,林斐然说的是,“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你。”

林昭穆正好端着茶走过来,将茶递给陆承则后,回头对林斐然说了一句,也是越南语,陆承则依然没听懂。

他想,回头让秘书帮他找一个越南语老师吧。

第41章

“不会讲中文的话, 现在还没法上幼儿园吧?”

两人沙发上坐下后,随意地聊着天,陆承则说起林斐然上学的问题。

林昭穆将林斐然抱上沙发让他坐在自己旁边, 手里给他剥着一个橘子, 一边说:“是啊, 我打算请家教,这两天在一些家庭机构里打听,不过会讲越南语的中文老师、又要有幼教经验的不好找, 我也不敢随便请, 只能慢慢来。”

“嗯,不着急,”陆承则附和,“先学语言、适应环境,其他慢慢来。”

他轻轻看了眼林昭穆,林昭穆目光都放在林斐然上, 剥完了橘子后又把切好的哈密瓜果盘挪到他面前,时不时又帮他擦擦嘴角的汁水,如此温柔细致的照顾是陆承则从前从未在她身上见过的。

其实来这里之前, 陆承则就知道林昭穆最近在为孩子的中文老师苦恼着, 刚才的问题无非就是明知故问,他有考虑过他去帮林昭穆找一个,豪门圈子里什么样优秀的幼教没有?但他担心林昭穆并不希望他来差手, 所以刚才没有提。

不过现在见她对孩子如此重视的模样,陆承则就猜测, 林昭穆会不会处事都以孩子为先,而不是个人的喜好、或是对他的避嫌。

陆承则便试探着问她:“不如我帮你去问问?”

林昭穆果然没那么排斥,看向他道:“你能找到合适的就再好不过了, 谢谢你。”

不过她转念想到陆承则身处的圈子,又添了一句,“但别找太贵的,我怕你找来的是你们豪门圈子里那些专门教导富家子弟的,那种老师我可就真负担不起了。”

“我有数的。”陆承则说。

从林昭穆这儿离开后,陆承则便给秘书打了个电话,让他打听一下幼教老师,会越南语、教中文的,也表示顺便帮他也找一个越南语老师。

同时,他还给陆母打了个电话过去。

对于幼教老师这块,恐怕陆母要比他的秘书了解得更多,据陆承则所知,他继兄继姊孩子们的幼教就是陆母找的。

只不过跟陆母沟通起来更麻烦一些,因为陆母一听说找幼教,第一反应就是质问他哪来的孩子。

在陆承则解释说是一个朋友从越南领养了一个孩子之后,陆母又用她的老旧传统抨击这种她认为的荒唐行为,诸如“脑子坏掉了”、“帮别人养孩子”之类的话。

陆承则的耐心比往常要更少一些,直接皱眉打断,“你那才叫帮别人养孩子。”

一句话,把陆母堵得死死的,甚至电话那头她的呼吸声听上去都要哽咽,至于有多少是感情pua的成分,那就不得而知。

可惜不论是真伤心还是pua,陆承则都不会为此所动,只道:“我朋友的事,跟你没有关系,你就不要评头论足了,反倒显得你冥顽不化,你就说你有没有这样的幼教推荐,要是没有,我就去别处找。”

陆母深呼吸两下,平复了心绪,说:“我去问问。”顿了顿,又添了句,“你对你那位朋友倒是殷勤,除夕时你说的那位病了的朋友,是同一个吧?”

陆承则没回答,只道:“麻烦你了。”

陆母的幼教资源的确丰富,次日,她就给陆承则介绍了一个附和条件的幼教,不过陆承则并没有马上就介绍给林昭穆,而是让人到他公司一趟,他亲自见一见,权当面试。

家教老师马虎不得。

相比之下,陆承则秘书余特助找的人就要离谱的多,他寻来的是一个研究越南文化的教授。

当余特助把此人资料递到陆承则面前时,陆承则扫了一眼,就睨向他道:“你觉得这位近七十岁、研究越南文化的退休教授适合教一个四岁小孩?”

余特助在工作上的能力无可挑剔,要不然也不会在陆承则身边待那么久,没料到找家庭老师方面竟那么离谱。

余特助自知不合适,摸了摸鼻子,说:“抱歉,我没有这方面资源……实在没找着会越南语的幼教。”

陆承则没指责,思索着可以问一问这位退休教授愿不愿意做他的越南语老师。

下午,陆母介绍的那位幼教准时到了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