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节(1 / 2)

加入书签

话说回来,顺妃失势,就二殿下那性子,便是得了皇长孙,也未必能有多大的出息。

顺妃被夺了封号,正式诏书虽还未下,但她也不得不搬去了西芳宫。

那儿,听着还算顺耳,其实就是冷宫了。

很快,赵启与晋舒儿亦得了消息。

如五雷轰顶一般,赵启好久回不过神来。

晋舒儿坐在榻子上,瞪大着眼睛。

她不敢相信。

她对顺妃没有什么感情,甚至,因着毛嬷嬷把华内侍交出去,她对顺妃那软脾气很看不上,但她并不想顺妃倒下。

后宫之中,母子一体。

赵启依旧是皇子,但母妃的蒙难一样会牵连到他。

晋舒儿喃喃道:“为什么?谁在害母妃?不是抓奸细吗?奸细与母妃有什么干系?”

“奸细……”赵启咬住了唇,“父皇不罚国师,反而处置母妃,这是什么道理?”

“我不懂,”晋舒儿急道,“皇上是叫小人蒙蔽了吧,殿下赶紧去求情才是。”

赵启没有动。

不是他胆小怕事,也不是他不想救母妃,而是,他若去了,无疑是火上浇油。

“殿下难道不管娘娘?”晋舒儿道,“你怎么能这样?要我说啊,定是那什么国师坑害娘娘,那个妖道、混账东西!说起来,那些修道的,全都阴阳怪气,不是个东西!一个个招摇撞骗!

一定有人在生事,先是殿下的舅父,后又是殿下身边伺候的人,现在又动娘娘。

也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

真真混账!”

赵启被她念得脑袋发麻,起身往外走。

明明,晋舒儿以前是个性格温婉,他说一,她从不说二的小女子,为何现在如此呱噪?

事情怎么就成了这样?

他不能去见母妃。

对了,他去见外祖父、舅舅们。

忠勤伯府里,翁柯刚刚被放回来。

罚了大把银钱,连带着整个翁家也罚俸,翁柯挨了一通板子,哀哀戚戚趴在榻子上。

忠勤伯又是心疼,又是气愤,骂翁柯贪钱糊涂,再骂马贵居心叵测,还骂赤衣卫没事找事。

骂了一通,自己也知道规矩,叹气道,京兆衙门多少还给了份体面,如此结果,手下留情了。

这厢还没有气顺,没成想,更坏的消息传了回来。

忠勤伯一个头晕,人直直仰倒。

赵启进外祖家,里头“兵荒马乱”,没有说上几句话,只能走了。

另一厢,留在寝殿中的晋舒儿砸了两只碗。

陪嫁进来的董嬷嬷看在眼中,拿着腰牌,回去求见安国公夫人。

“老夫人,”董嬷嬷叹道,“两位殿下都年轻,遇着这样的事都慌了,缺主心骨,您看……”

世子夫人到底关心女儿,忧心忡忡看向婆母。

安国公夫人摇了摇头:“我与她做主心骨,她难道就愿意听吗?”

董嬷嬷:“这……”

以皇子妃对祖母的心结,怕是很难。

安国公夫人道:“祖孙一场,我再心寒,也舍不得看她受罪。

你回去告诉她,遇着事情就发脾气,除了宣泄几句,又有什么用处呢?

只懂宣泄,是最傻的。

沉住气,先把孩子生下来。

她带进宫里去的那丫鬟,我不喜欢,只会哄着她,看似替她说话,其实那些话,没有好处。

以你的阅历,你看得懂的,多顾着些吧。

旁的,我都不说了,说了也无用。”

董嬷嬷只好无奈回了宫里。

安国公夫人的话,董嬷嬷耐着心思与晋舒儿说了。

晋舒儿站起身来,大声道:“我难道骂错了?难道不是那臭道士搞出来的事?难道不是有人在害娘娘?你出去,谁让你回去找祖母的?吃里扒外!”

“您骂的都对,”董嬷嬷彻底能体会安国公夫人的痛心与无奈了,“但您骂的,都没有用。您哪怕去骂邓国师一通,您自以为畅快了,却依旧没有用。奴婢言尽于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