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节(1 / 2)

加入书签

不过,自家脸皮要紧,秦鸳绝不会说出来。

黄逸没有细想这话。

将门估计有将门的讲究,送行,迎接……

“大军回京时,”他下意识地问,“你们也会来迎吗?”

秦鸳道:“自然会迎,不是在城门口,还会赶到十里亭迎。”

“我若是被抬回来,”黄逸听着有趣,嘴快道,“我家里不晓得有没有人在十里亭迎我。”

秦鸳闻言,愣了愣。

再一次,她上上下下打量黄逸。

果然是新兵,什么话都敢说,还没出发呢,就这么不吉利。

“你就不能自己骑马回来?”秦鸳连连摇头,“有没有出息?”

这下,轮到黄逸愣住了。

他只是随口一说,但秦鸳的神情却无比的认真,他忽然意识到了问题。

大军出发在即,有些话,是该谨慎。

他虽跟着祖父学过文识,亦在御前当差、通晓人情,可他在军营里,的确是个新来的,是个小弟子。

比起耳濡目染的秦鸳,他对这里的一切,知之甚少。

未知并不会让黄逸退缩,多看、多学,慢慢就懂了。

再者,秦鸳的话,在他听来,也是一种激励。

黄逸爽快地笑了笑,道:“就是想要有出息,才坚持投军,秦二姑娘教训得是,我要自己骑马回来。”

秦鸳眉梢舒展,亦笑了起来。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这人能练一身还不错的功夫,显然是个能下苦功的,并不是耍嘴皮之流。

秦鸳正想问问他名姓,大帐帘子掀开。

秦沣从里头出来,与黄逸打了个照面,一时颇为意外。

又一想,似是听说了黄太师的幺孙辞了御前侍卫,投身战场,那么,黄逸在营中也并不奇怪。

“黄公子,”秦沣拱手,打了个招呼,又与秦鸳道,“回去了。”

秦鸳见秦沣认得,便问:“他姓黄?”

“黄太师的幺孙,”秦沣介绍了一句,奇道,“上回在宫里见过吧?你不认得?”

“认得脸,不知道名。”秦鸳道。

黄逸在旁,自是把他们兄妹对话听在了耳朵里。

“是我不曾自报家门,”面对着秦鸳,黄逸拱手,“黄逸。”

“记住你了,”想了想,秦鸳道,“你是得自己骑马回来,要不然,你祖父能把冯将军、安北侯和我伯父来回念叨,还得找我祖父念,他老人家在家养病呢,经不住念,你得争气些。”

每一句都很有道理,每一句又都有哪儿怪怪的。

让他一时之间,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秦沣显然是绷不住笑,以拳掩饰了,催秦鸳道:“该走了。”

方天是听了先前那一番对话的,此刻背过身去了,才没有当着黄逸的面笑出来。

黄逸左右看了看,心里一松,也笑了。

怪他。

怪他之前没有想周全,冲口说了句胡话。

郑重再郑重,黄逸道:“一定争气。”

目送秦沣与秦鸳离开,黄逸随方天入大帐。

冯仲摸着胡子看着黄逸。

平心而论,进了营帐,太师之孙也是普通兵士。

可真的出什么状况,还是多添事端。

毕竟,文人对“受伤”、甚至是“战死”的想法,肯定与他们这些武人不同。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冯仲私心想尽量保黄逸安全。

不过……

看了林繁一眼,冯仲与黄逸道:“我听定国公说,你马上功夫出色。”

此时显然不是谦虚的时候,黄逸道:“确实操练过。”

冯仲上前,用力拍了拍黄逸的肩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