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节(1 / 2)

加入书签

皇上觉得,八成听不进去。

母后就是那样的脾气。

真是白费了淑妃的一番心意!

“启儿在做什么?”皇上又问。

他刚才与皇太后的争执,中心就是赵启。

昨日赵启在御花园里遇上秦鸾之事,自不可能逃过皇太后的眼睛。

皇太后也没有天真到,会将那个短之又短的照面视为偶然。

赵启身边跟着徐公公,这事儿是谁在背后安排的,一目了然。

皇太后极其不满皇上的安排,直接问他到底想弄出些什么事来。

若是好言好语,皇上兴许还没有那么生气,但皇太后从一开口,皇上就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不信任与质疑,这让他不舒服极了。

他自然有他的考量。

偏在母后看来,他不值得相信。

徐公公抿住了唇。

这个答案,他也不知道。

他是伺候皇上的,又不是伺候二殿下的,哪里能时时刻刻掌握二殿下的行踪?

当然,御前不可能那么回答。

徐公公也不好如昨日一般,再说什么“二殿下在念书”一类的,只能硬着头皮,避重就轻:“这就使人去寻二殿下来?”

皇上不置可否。

徐公公知道,这就是“可”的意思,当即退到外头,招呼了个内侍,道:“赶紧去把二殿下叫来。”

赵启来时,恹恹的。

皇上一看他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没精打采,像个什么样子!”

赵启垂着头,默不作声。

顶嘴不可能顶嘴,求饶,他也没有力气求饶。

昨儿贪嘴了。

一人独占两条烤鱼,又喝了不少酒,吃的时候畅快无比,以至于没有顾上时辰,等他出贵香楼时,宫门早关了。

无奈之下,赵启去忠勤伯府歇了一夜。

哪知道,半夜里上吐下泻,闹得忠勤伯府人仰马翻。

急急寻了太医来,一看,就是吃多了、油腻给闹的,这几日饮食清淡些就好,其余并无大碍。

原本,皇子身体不适,都该上报。

赵启做主给压下来了。

一来,吃撑了肠胃不适,丢人;二来,刚挨了一顿骂,他不想多惹麻烦。

因而,太医院里记了档,却没往皇上、皇太后等等那儿报。

无大碍,却也不舒服。

赵启在忠勤伯府躺了一上午,中午用了两口粥,还没缓过来,又被叫来了御书房。

原以为消息走漏了,没想到父皇不知情。

反正左是挨骂、右也是挨骂,赵启懒得多说,又不是第一次,挨骂也挨习惯了。

果不其然,挨骂的经验很有作用,他左耳进右耳出的样子,让皇上骂也骂得没劲儿,没说几句,就挥手赶人,眼不见为净。

赵启赶紧退出来。

迎面春风,吹在旁人身上是恰意,吹在赵启身上是手脚无力。

回到自己宫室,打不起精神的赵启理都没有理晋舒儿,直接进了内殿,踢了鞋子,倒床上歇息去了。

晋舒儿正被肚子里的孩子闹得直不起腰,一见赵启无视她,眼泪刷刷就要落下来。

一夜不归,如此态度?

晋舒儿越想越委屈,与董嬷嬷道:“收拾下,我这就回安国公府去。”

董嬷嬷瞪大了眼睛。

晋舒儿道:“祖母明日做寿,我提前一天回去,住一晚,难道也不成?”

董嬷嬷皱着眉头。

成,自然是成的。

皇子妃的日常起居,没有后宫妃子们严苛。

先前就与皇后禀了明日出宫之事,此刻再去禀一声,以皇后的宽厚,自不会拒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