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节(1 / 2)

加入书签

范太保看了一眼,眼底露出一丝嫌弃,他也不遮掩,翻了个白眼继续吃茶去了。

黄太师看完,岂止是嫌弃?简直要破口大骂。

徐公公找一群混混设圈套?

这真是,让黄太师直接气笑了,什么鬼玩意儿?

愚不可及!

蠢得让人发笑!

还真以为永宁侯府是软柿子,从姑娘到丫鬟,手无缚鸡之力吗?

不过……

黄太师沉思着,安国公府说,来接的马车上,一车把式、一丫鬟。

总共两丫鬟并一个车夫,再添个修道的秦丫头,真能那么勇?

这个答案,也就在一刻钟后,黄太师就得到了。

宫里的消息。

昨儿下午,永宁侯夫人被召进了慈宁宫,还被皇上、皇太后留着用晚膳。

依黄太师看,这显然有扣人的意思在了里头了。

偏偏遇着常宁宫一场火,皇太后去了淑妃宫中,皇上关心火势,侯夫人才紧赶慢赶离宫,坐车去安国公府接秦鸾。

正是那场火,给了侯夫人机会。

再之后,那辆马车与徐公公一样,消失了。

不是四个人,还有另一位先前没有露面、连招呼都没有跟安国公夫人打的永宁侯夫人。

是,永宁侯夫人年纪大了,发福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他们这群老臣,都是几十年前就开始打交道的。

谁不晓得,秦胤家的媳妇儿,风风火火,一把长刀,武艺不俗,外号“女关公”。

这么一想,徐公公的举动更蠢了!

黄太师在心里好一通骂。

与此同时,另有一人为了徐公公的行事大动肝火。

那就是赵启。

第269章 有话好说

晋舒儿回娘家住了两夜,赵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生在宫里、长在宫里,贵为皇子,都嫌宫里住得烦,经常往外祖忠勤伯府跑,晋舒儿在娘家住了十几年,回去了想多住两天,多正常的事儿。

与其在宫里跟他大眼瞪小眼,他不痛快,晋舒儿也哭戚戚的,倒不如回娘家自在些。

晋舒儿总说祖母、母亲这样那样,赵启亦觉得她们对晋舒儿的照顾不够,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晋舒儿怀着皇长孙,安国公夫人还能无视她不成?

他一位皇子,不懂照顾人,也不可能学,更不晓得如何安排孕妇,但国公夫人肯定懂。

这么困难的事儿,就交给懂行的人。

先生们怎么教的来着?

人尽其用。

他学得挺好。

哪里想到,当中午的,晋舒儿回宫来,两只眼睛肿成了桃。

乌嬷嬷被叫去慈宁宫问话了,郑嬷嬷面对一脸莫名其妙的赵启,把徐公公那番话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根本不用添油加醋,赵启听完,气炸了。

“你呢?”赵启问晋舒儿,“你到底有没有什么中邪、丢魂?”

晋舒儿被问得心虚了一下。

可其中轻重,她已经弄明白了,没凭没据的事儿,她当然咬死不承认。

“殿下难道不相信我?”晋舒儿指着自己,问,“我像是遇着妖邪了的样子?”

赵启一怔。

平心而论,与一年多前他认识的晋舒儿比起来,眼前之人的性情是有了很多变化。

可要说这些变化就是撞鬼了,赵启也不信。

他当然没有见过撞鬼的人,但鬼怪异志也听过不少,说书先生讲的故事里,就没这样的!

十之八九,晋舒儿的脾气就是母妃反反复复与他唠叨过的、孕中女子的变化。

“那你找秦家那土……”习惯成自然,赵启要说“土鸡”,突然意识到那不是只“土鸡”了,话就卡住了。

难得的,晋舒儿没揪着这一点不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