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节(1 / 2)

加入书签

不是扣人,也不是责难?

竟然、竟然是捷报?

飞门关的将士们,如此让人惊喜……

“真他娘的刺激。”刘大人暗暗嘀咕了一句。

一旁,兵部史尚书与董侍郎紧紧握拳,死死压住雀跃的心情,没有振臂高呼。

他们一直都相信,永宁侯与林繁绝无反心。

事情刚出时,每天都要在千步廊中与人争执一番,吵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等长公主的信抵达京城,他们只能偃旗息鼓。

因为,长公主把林、秦两家打作了反贼,信誓旦旦她的无辜。

这还怎么吵呢?

嗓门再大,也落于下风了。

只是在他们心里,依旧有一种想法,其中有误会,有他们不曾看到的全貌,总有一日,迷雾散开后,所有人都会知道,老侯爷与定国公从没有对不起大周。

眼下,这封捷报,太让两人振奋了。

谁家反贼,不忙于造反,一门心思打外敌?

这说出去谁信?

第324章 赶紧把那菩萨给送走

另一侧,黄太师抬手按了按眉心。

鸣沙关大捷,当然是好事。

不枉他催促威逼利诱,想尽了一切办法。

大军迈过鸣沙关,西州城指日可待,而等拿下西州之后,林繁才能转身向东。

对黄太师这样等待林繁入主京城的人来说,这大捷自该欢欣鼓舞。

可是……

黄太师看了眼众位官员,心中长长一声叹息。

本朝将士们的胜利,本该为之欢呼、为之庆祝,哪怕不知其他状况,只论战果,也该彼此道贺。

而现在,所有人连表现出欢悦都不敢。

因为,龙椅上的皇上并不高兴。

边关大捷传达,与他下旨的擒拿,两者列在一起,比耳刮子啪啪都响。

这火上浇的,可不是油,而是一桶一桶的炸药。

劝都不知道要怎么劝了。

纪公公硬着头皮,从驿官手中接过了军报,走回龙椅前,双手呈给皇上。

皇上打开,迅速扫了一眼,没有说话,又把军情折子交给纪公公。

纪公公拿着这烫手山芋,见底下官员一个个长着脖子,只能打开来。

勉强稳住声音,他也不敢大喘气,迅速地念了一遍。

念完之后,又迅速合上了折子。

生擒敌将苏置,以一场漂亮的大胜突破鸣沙关。

这一次,与先前玉沙口一样,赢得利索又提振士气。

皇上没有说什么,等纪公公念完后,起身往殿外走。

纪公公忙喊了声“退朝”,带人跟了上去。

众臣行礼恭送,直到皇上走远,金銮殿里才炸开了锅,议论不已。

董侍郎激动万分,连连夸赞永宁侯用兵如神、带兵有方,手下将领们亦是骁勇善战,才能一路西进。

史尚书快步来寻黄太师与范太保。

“两位老大人,”史尚书道,“能不能再劝劝皇上?造反之说,一定不简单。

十几年了,自从先定国公病逝后,我们好不容易才打过了鸣沙关。

西州城它就在眼前了!

这时候说什么反叛,不是动摇军心吗?”

范太保慢悠悠道:“那圣旨已经送出去了,该动摇,这会儿早摇着了。”

听他这么说,史尚书一时也弄不清他的立场,尴尬地笑了笑。

黄太师道:“能劝的都劝了,只能尽力而为。”

说完这些,黄太师与范太保背着手,一块踱出了大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