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第87节(1 / 2)

加入书签

澹台老夫人起来,“这样挺好的,这样好的事,应该早早就成的。”

她拍了拍折邵衣的手,“陪着我走一走,待会儿就出门。”

散步的时候,折邵衣明显能感觉到澹台先生的心算不得高兴。

她便在心中叹息一声。

先生这种心情该跟近乡情怯一般。

她跟笑笑公主也有十年没有见了。当然,就算是今日去见,见到的也只是棺木,而不是她那个人。

等到时辰到了,管家准备好马车,她陪着澹台老大人和老夫人一起去城门口,这才发现城门口已经封了。

折邵衣本以为她们可以去前面,但是澹台老大人却摇了摇头,“只在这里守着吧……前头,前头便不要去了。”

澹台老夫人也点头,“就在这里迎一迎,笑笑可以看见的。”

折邵衣便马上明白了。前头百官都在,皇帝也在,待会儿又要跪拜,又要跟其他人打招呼。不过这倒不是主要的,而是陛下肯定让礼部也准备了声势浩大的典祭。

这是为了让天下人都记得笑笑公主,但是对于澹台老大人和老夫人来说,这种典祭没有任何意义,他们也不愿意凑在前面。

澹台老大人道:“等到她的棺材入了坟墓,我们再去给她送些她小时候爱吃的吃食。”

“我的手艺好,以前在宫里的时候,笑笑还喜欢吃我做的饭……”

那时候她总会笑着说,“等我长大了,也要找一个跟您一样的夫婿,会做饭,会给我买吃的。”

陛下就在旁边笑,“小小年纪没羞没臊,还没长大倒是想夫婿了……”

当时说的时候,只道是平常,如今回想,发现夫婿两个字,在她要和亲出嫁的时候,谁也说不出口了。

作者有话说:

早安

第84章

比起昌东伯,父亲还算是疼我们的

折邵衣站在城墙根下, 虽然不曾亲眼见得陛下携百官亲迎笑笑公主棺木是何等庄重,但是只听鸣钟之声,便能得知必然声势浩大。

她听见人群里有人羡慕的道:“十年前陛下带领百官相送, 十年后又携百官亲迎,古往今来,也只有这么一位公主了吧?”

“是啊,只有这么一位, 若是我能有如此礼遇, 就算即刻死了去,也是愿意的。”

折邵衣静静听着, 扶着澹台先生往后面退了退。

前头浮躁, 后头清净一些。

澹台思正侧扶着澹台老夫人,目光看向了远方。城墙之外,远远的便能瞧见陛下的轿辇已经到这边来了。

前头的是官兵开道, 后面是陛下的轿辇,再后头的便是公主的棺木。

棺木左右,是笑笑公主的舅家等人,然后便是太子与一众皇子穿丧服扶棺。

陛下的轿辇有帘子垂着, 折邵衣看不见里面, 外面也有一层官兵拦着,层层叠叠,人挨着人,保护着陛下的安全。她的目光便自然的落在了后头的棺木上。

棺木用的什么木头她不知晓,但是一看便知晓是好木头。听闻笑笑公主的尸身用了大金秘法来护着, 不会腐臭。

这种秘法是大金陛下才能用的, 可见大金陛下对她的重视。

就好似今日这声势浩大的排面, 重视的很。

她死后, 人人都在重视她。

如若她的魂魄也在这里,她会高兴吗?

折邵衣目光凝聚在棺木上,突然想起了她小时候听姨娘念佛经。其中有一句佛经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笑笑公主那般好,应该是自渡过的,最后没渡过去,虽然意难平,但应不悔恨,只是遗憾。

她的魂魄在这里,应不是高兴,也不是伤心,而是……释然。

太子妃娘娘说过,人释然了,就放下了。就好像自己跟姨娘说开了小时候伤心她想要个儿子的事情,笑笑公主此时,也应跟自己的父亲,她为之保护的大秦江山,释然了。

八百里黄泉,人之归途。笑笑公主应去轮回,应有一段其他的人生。

她的目光在想到释然这两个字的时候,如同流光彩奂,在那一瞬间,风吹开了皇帝的轿辇,他感受到了这与周围不同的眼神,转头看去,便看见了折邵衣。

皇帝自然是认识折邵衣的。他再看看她身边的澹台思正和澹台老夫人,倒是有些感慨。

等帘子垂下时,折邵衣也没有看见皇帝的脸。她只是觉得有人在看自己,不过是谁,她转目四望,也没看见什么人。

等这一队人走远了,她才跟澹台老夫人道:“咱们回去?”

澹台老夫人点头,“回去。”

澹台思正:“还要停棺七日,众人哀思,拜祭,这才下葬。”

折邵衣一听便觉得累。她摇摇头,心道这也不知道是折腾谁。

不过这不关她的事。她先跟着回了澹台府换回自己的衣裳——她今日来时穿的是一件粉色衣裳,澹台先生给她准备了一件白色的,头上的簪花也成了白绢做成的簪花。

等换好衣裳,两位老人家已经累了,便先告辞回家。沈怀楠还没出发接人,就见人已经回来了。他过去扶着人,“你们去城门口了?”

折邵衣点头,“对。”

沈怀楠没去,他之前不知道这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