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 第123节(1 / 2)

加入书签

她道:“咱们这次筹的银子也不多,去买别的不够,便只好买了一些茶碗。”

其他姑娘看她的神情就很惊讶。

在座诸位,哪个姑娘家里拿不出这些棉衣?但是谁也没有想过让谁家捐。她们这些人早说好的,这事情要千秋百世做下去,只有靠大家的努力,不能固定的今年你家捐,明年我家捐。

天下难道只有一个慈幼堂吗?

当然不是,她们是要天下每一个慈幼堂都有棉衣穿。

所以这次捐银子,也不是只拜访了世家大户,小门小户也是做了赏花宴,请了各家夫人姑娘们来,请她们认捐。

她们的名字也会写在功德碑上。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不让人多捐。多捐就没有意义了,那是逼着人家捐,人家捐了,心里指不定有所求,恨着人。

她们便带头做主,一家一个姑娘,最多只捐十两银子,这看着不多,其实不少了。

折邵衣算过了,十两银子对她们这种人家,乃至有点小财的市井人家,都算不得多。

这次还有捐了一钱银子的,那是个从慈幼院走出去的姑娘捐的,她如今在富贵人家家里做丫鬟,听闻了此事,便将自己存了一年多一钱银子托她的主家送了来。

宁五姑娘当时不在——她本来也没有管这事,所以不知道有这事。但当时在场的姑娘都很感动。

这银子很珍贵。它的意义不一样。

这银子就该用来买棉衣的,只能用来买棉衣。

都是京都城墙里面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谁的小心思。宁五的心思谁都知道,又见她身边站了几个,心里就更明白了。

这是看官绣差不多了,站出来抢功了。

手段也算不得拙劣,事情做得也还算圆满,你要棉衣,不是给你棉衣了吗?我还买茶具了呢。

还给其他人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心意:这银子啊,她拿来买茶具了,那这茶楼刚建的时候她没掺和上,现在她可以了吗。

她倒是没在意她们的看法,无外乎只一个事情:她有嚣张的资格。

她家可是宁国公家。

宁五忍这口气很久了,年初的时候,秦青凤因自小跟她家兄长定亲来了京都,后来兄长跟威远侯家的姐姐一起私定终身,谁知被撞破了,她兄长出家,圣旨压着不能还俗,威远侯家姐姐直接暴毙了。

想到这个,宁五心里的火就在。她之前本来没想掺和的,但是她上个月去看兄长了,小小年纪,就生了一头的白发。

她深呼吸一口气,再缓缓的吐出去,一双眼睛看向折邵衣。

作者有话说:

先断这里吧,后面的还要修一修。

二更挪到明天中午十二点。

感谢在2022-06-24 00:05:09~2022-06-24 21:05: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ssssophie、十四诗 10瓶;51996088 6瓶;eternity 5瓶;桃源筱竹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4章

补半更(欠更六万)

折邵衣被宁五这般看, 倒是没生气,也没有被下了脸面的耻辱感,她早知道这人没安好心, 只是提防了她几日,就决定不管她了。

她对太子妃说,“只有千日做贼的,哪里有千日防贼的。”

“我这般防着她, 便让自己分散了精力, 我太忙了,既要做事, 还要防着她使坏, 我哪里有那般大的精力跟她玩。”

折邵衣琢磨了下,“官绣这事情是在陛下面前露了脸的,宁国公家不弱, 许敢跟您和皇后娘娘叫板,但是绝对不敢跟陛下叫板。”

太子妃笑意盈盈的听着她在那里一边说一边分析,倒是觉得小丫头又长大了一些。

她都会自己分析问题了啊。

果然,她马上就自己拍板了, “她不敢坏官绣的事情, 就只敢在其他的事情上做文章,不是慈幼院就是茶楼绣坊,那便随她去,这两样无论是哪样,她要吃就吃, 咱们也不是专门做这个的。”

太子妃没有说话, 她将一个小手炉塞到她手里, 只道:“天渐渐寒了, 你多注意身体。”

绣娘们快到京都了,到时候要忙的事情更多。

折邵衣哎了一声。如此,得了太子妃的首肯,她就没有管宁五,潇洒快活的又继续忙活去了。

好嘛,等到今日也瞧,果然是朝着除官绣之外的东西下手了。

她之前还猜测宁五是拿茶楼呢还是拿慈幼院,结果她都要。

都要就都要吧,她让人拿了算盘来,先把算盘放桌子上,也坐了下去,笑着问,“宁五姑娘,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吧?”

宁五看了看算盘,嗤笑,“自然知晓。”

她道:“折九姑娘,你忙的很,慈幼院和茶楼的事情,便交给我吧。”

然后朝着其他的姑娘们行了一礼,笑语盈盈,“姐姐妹妹们,咱们之间就不说那么多了,我来得晚,有什么不懂的,还请诸位多多帮我。”

其他姑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还真拿不准她是什么意思。

毕竟,是个人就不可能会这般嚣张是吧?她肯定有后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