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节(1 / 2)

加入书签

姜鸾装作没瞧见她的暗示,理直气壮地说,“我就喜欢编手串。”

姜双鹭编手串安安静静,丝毫不惊动身边人。

姜鸾编起手串,声势惊天动地。

她不止自己动手开始编,还叫来了东宫几个女官,招呼她们找来东宫所有善于编织的宫人,找十几二十个来,一起帮忙动手。

把姜双鹭编了一大半的手串展示给所有人看,“按懿和公主的样式,拿一模一样的五彩丝绦,仔仔细细地编三百个辟邪手串。”

东宫里灯火通明,宫女们个个心灵手巧,就连内宦们都有不少精通编织的。听说皇太女今夜急召人办事,一个个争先恐后,白露出去喊了一圈,呼啦啦叫来了三四十个。

在廊下坐了两排宫人。白露开了库房,领出四十份的五彩丝绦和针线竹筐,一个个地分发下去。宫人们看过了手串的样式,当场认真地编织起来。

持刀在外严阵以待、准备以凶兵镇压煞气的裴显:“……”

带着几十名不畏战场煞气的玄铁骑老兵、肃然护卫寝殿的文镜:“……”

“今夜……殿下不打算睡了?叫来了三四十个宫人,打算以活人的生气,压制太行山跟随来的凶煞气?”

文镜低声和自家主帅说,“要不然,督帅还是回去休息吧。”

裴显不容置疑地一口拒绝。“既然应下了,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战场上饮血的腰刀收回刀鞘,他靠在廊柱边,腰间挂刀,斜睇着这边热火朝天的动静。

大半夜的不睡,找一堆人连夜编三百条辟邪手串。他倒要看看,三百条手串最后都送谁。

作。使劲作。

看她半夜能作出什么花样来。

作者有话说:

是裴小舅想不到的花样(手动狗头.jpg

【头顶香煎小黄鱼感谢投喂】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黄沙、凌 o(^o^)o 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废材 50瓶;mint 44瓶;蘭蘭 28瓶;噜啦噜啦嘞 25瓶;苍澜 15瓶;棒打鲜橙、白衣卿相 10瓶;慵懒蚀骨 7瓶;岚音、娇娇与金贵、池鱼、49776711 5瓶;biu 4瓶;熙攘 3瓶;绝缘体 2瓶;找好文找到秃头、想有钱的钱钱、ann、马良蘸着彩虹,画出了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二合一章)

烛火透亮的寝殿里, 姜鸾在二姊的耐心指导下,慢腾腾地编着手串。

她向来不是细致的慢性子,但编手串是慢活儿。她眼里看着, 耳边听着,五色丝绦仿佛游鱼似的, 在她手里滑来滑去,一不留神就编错了一股。

“哎呀, 串色了。”姜双鹭还想指导着妹妹把颜色调过来, “青色和红色调一调, 中间隔一股烟灰色,颜色看起来更漂亮……”

姜鸾自顾自地往下继续编, “串色了就串色了,青色和红色撞在一处, 乍看显眼, 多看几眼也挺好看的。”

姜双鹭在手串里还用黑色线编进了小巧精致的五只蝙蝠, 姜鸾看了一眼就放弃了,五色丝绦交织着一路编到底。两边留出线头, 拿金钩子勾着,姜双鹭帮忙打好结。

乍看起来,也是个像模像样的五彩丝绦手串了。只是不能细看。

姜双鹭拿在灯下仔仔细细地瞧了一回,委婉地说, “阿鸾, 要不……你再编一回吧。下一个定然比这个好。”

姜鸾拿过来端详着。如果不跟二姊那个比的话,她其实觉得自己编的这个不算差。

下一个编出来,自己都说不准会比这个好呢, 还是不如眼前这个。

编的手串不够细致不要紧, 她有其他的好东西凑数。

先帝时赐下的打鸟雀用的一匣子半两金丸, 她许久没玩儿弹弓了,好好地收在库房里。今晚被她重新拿出来,挑出一颗毫无瑕疵的半两金丸,当场叫人扎了个洞,圆滚滚、金灿灿地串在了五彩丝绦的手串上。

又从库房里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一匣子红珊瑚珠子,珠子尺寸都不大,也是幼年时她父亲明宗皇帝赐下给她当弹珠玩儿的,红艳艳地煞是可爱。她从里头挑出两颗穿了孔,串在手串上。

手串五颜六色的,又是金珠又是红珊瑚珠,乍一看还挺唬人。

姜鸾自己很满意。“可以拿得出手了。”

姜双鹭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她忍着笑说,“不错,是拿得出手的好物件了。还不赶紧开了门给人送出去?”

姜鸾偏不要送。

“我什么时候说要送人了?”她把手串放在床边的月牙墩子上,“我编得喜欢,自己编个玩儿。”

白露就在这时抱着小竹筐进来,通报了一句,“外头的人已经每人编好一个手串,做好了四十条,都放在小筐里,收在奴婢这处。每人领了几份五彩线,明晚上之前,三百个手串就能做好。”

姜鸾随手翻验了几条手串,件件编得精致,五福图案活灵活现。她放回小竹筐,掂起指尖把玩的一颗小珊瑚珠子,对白露说,

“编得都不错。我这儿有整匣子的珊瑚珠子,明天数三百颗出来,每条手链上加一颗珊瑚珠,编出三百条成品。明晚送来就行了。”

白露当场给一条手串加了珊瑚珠,确认无误,就要出去知会所有参与编织的宫人。

姜鸾叫住了她,“把加了珊瑚珠子的这条成品手串拿出去,先赐给文镜。跟他说,东宫三百禁卫此行去太行山辛苦,特赐下驱邪祛煞的五彩丝绦手串,人人有份。”

“哎。” 白露脆生生应了声,捧着新做好的珊瑚珠手串出去了。

片刻之后,没有关紧的窗外响起一阵隐约的起哄喧闹。战场摸爬滚打出身的老兵痞子们不放过难得的机会,开起了少年将军的玩笑。

隔着大老远都能听见几个洪亮嗓门在撺掇文镜,“别捧着发愣,趁殿下还没睡,赶紧进去谢恩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