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节(1 / 2)

加入书签

昨日姜鹤望好好地坐在宴席上和她说话,她不加理会,满怀怨恨,不理睬夫君意图和好的主动伸过来的梯子,偏要当众自请去冷宫,打他的脸面,让他当着宗亲们的面难堪。

端庆帝拂袖而去,顾娘娘被女官们搀扶起身,回去椒房殿里躺着时候,还冷冷地想着,他为什么不索性把她贬去冷宫。她自己都觉得自己面目可憎了,为什么他还留着她的后位。她想去冷宫里清清静静的过日子,日子就剩下这么点念头了,他为什么不允?为什么还把她困在椒房殿里折磨她?

直到午时,噩耗传来,风信惊得脸色发了白,颤声和她说,“娘娘……娘娘……快去紫宸殿看看吧。有人要谋害圣人,圣人在桂花林子里见了清水金盆,引发了极猛烈的癔症和惊厥,人……人已经不好了!”

风信哭喊着跪倒,“奴婢刚才偷听到太医们私底下的说话,他们说,这次极为不好,或许要准备大丧后事!”

顾娘娘不信。

她的夫君病歪歪的,整日躺在龙床上,三千步都走不动,已经这副不死不活地模样一整年了。

病情生气便会加重,休养个一段时间就会减轻,不上不下,时好时坏的,就是为了折磨她。她早看习惯了。

风信传来的消息,她并不多加理会,自己睡下了。

但翻来覆去,惯常午睡的时辰,今日却怎么也睡不着。

午后,丁翦将军过来询问口供。

她耳边听到亲信女官们在隔间外模模糊糊的回答,听到风信低声的啜泣。她们都陷入了恐惧之中。

顾娘娘动也不懂地躺到了傍晚,终于起身去了紫宸殿侍疾。

太医们小心翼翼地领着她进去,谨慎地说,“圣人的病况不太好……”顾娘娘冷着脸踏进门去。

见到龙床上躺着的夫君的时候,她仿佛晴天遭逢了惊雷,整个人惊住了。

仅仅一日不见,她的夫君脸上……浮现了一层将死之人常见的,青灰之色。

爱别离,怨憎会。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

当初嫁入晋王府的时候,夫君俊朗温柔,新婚两载,王府后院干干净净,他们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她如愿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子嗣。

她当初在观世音菩萨金像面前,满怀爱意地祈求菩萨赐下子嗣的当时,可能想过,她自己会因爱而生怖,变成如今这副满怀怨怖的面目?

顾娘娘木人似的站在内殿门边,呆呆地望着脸上浮起不祥青灰之色的瘦骨嶙峋的夫君,仿佛从一场无边无际的噩梦里醒来。

她无声地落着泪,直到有个清脆的脚步声远远从殿外响起,她才终于惊醒了似的,猛地扑过去,抓住龙床上无力的手,颤声喊,“二郎!”

姜鸾的脚步停在门边,远远地看着。

作者有话说:

今晚大概率有更新

写完了就加更,没写完就还是明早九点更,不要特意等,么么~

【头顶牛角可颂感谢投喂】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轉角。 100瓶;废材、书意、晴栀 2、乐多多、溪客、亲爱的李 10瓶;瑜声 9瓶;桃之夭夭 8瓶;萧潇 6瓶;月色、yoyu 5瓶;马良蘸着彩虹,画出了 4瓶;热望 3瓶;随阅 2瓶;绝缘体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二更)

姜鸾今天的探望迟了。

走进紫宸门后, 她穿过宽敞庭院,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却被人拦在紫宸殿侧边转角处的汉白玉栏杆处。

拦住她的是政事堂三重臣之一的崔中丞, 崔知海。

“殿下,今日边关六百里加急的军报送来了。”

崔知海身为御史台的长官, 三堂会审的主审官里有他。他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凑近了看, 眼里全是睡眠不足的血丝。

朝中关于战事的意见分裂, 圣人在这个节骨眼被人蓄意谋害, 背后黑手还在追查,却又牵扯出了先帝死因存疑的惊天大案。

他手里托着一个装军报的长木匣子, 里头满满当当塞了四份军报。

姜鸾随手拿起一卷,边打开边问, “怎么回事, 一天之内急送来了四份军报?”

崔知海睁着通红泛起血丝的眼睛, 也去看手里沉重的木匣子。“圣人倒了两天,两天没人拆阅边关军情。”

他的嗓子在沉重压力下都哑了, “趁着殿下今日在这儿,请殿下拆阅。丁翦将军人还在值房里讯问嫌犯。他传话给臣,如果有什么不好军情的消息,需得第一时间通报他那边。”

姜鸾便站在紫宸殿前, 一份份地拆阅了看。

看完了四份, 原样放回去,“崔中丞不必忧心。没什么大事。大军已经接到朝廷发过去的退兵令了。一份是谢大将军发过来的,一份是太原府边军的统领都督发过来, 两份都说了领命尽快退兵。谢大将军额外发了一份军报, 他麾下的腾龙军不服水土, 病倒了一两成的将士。他请求缓行十日,请加军粮和军医药材。至于第四份……”

她顿了顿,说,“是裴中书发过来的。他也接到朝廷的退兵令了。”

崔知海粗略听了一下,军报无大事就是好事。

他今日从三堂会审中抽空赶过来堵姜鸾,当然不只是为了军报。

他今日的来意,代表了朝中众多官员的意思。

姜鸾绕过紫宸殿外殿,沿着长廊往圣人日常起居的后殿走去,崔知海也跟随上了长廊。

臣子无诏不得擅入后殿,他的举动逾越了。姜鸾的脚步停下,诧异地看了眼身后跟随的崔知海。

“圣人今日并未召见崔中丞。”

“臣知道。臣今日有一句话,想要私下里和殿下说。”崔知海后退半步,慎重大礼拜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