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节(1 / 2)

加入书签

姜鹤望勉强睁开困倦的眼皮。

姜鸾过去他的耳边,附耳说了几句。

姜鹤望瞬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片刻之后,又点点头,陷入了漫长的思索。

————

姜鸾走出紫宸殿时,回身望了一眼。

弥漫着苦涩药味的内殿里,端庆帝姜鹤望神色平和,呼吸平缓,沉入了睡梦之中。在最亲近的妹妹面前吐露了心里隐藏的最大的秘密,他终于不再心悸,可以放心地睡个安稳觉了。

入睡之前,他同意了姜鸾的提议。

他肩上扛着的沉重的负担从此也卸下了。

姜鹤望一身轻松地陷入了深眠。

顾娘娘还在庭院里,虎儿站在细雪洒落的宽敞庭院里,踩着小靴,兴奋地跑来跑去。

顾娘娘迎上来,平静神色下隐藏焦虑不安, “说完了?二郎怎么样了?”

“说完了。二兄睡下了。”姜鸾简短地说,“这几日有些事要办,等办完了,我再过来探望二兄。”

崔知海还在通往后殿的藤蔓长廊处等候着。

作为三堂会审的主审官,他最近焦灼地彻夜难眠。四十出头的年纪,两边鬓角眼看着现出一片斑白。

姜鸾看着崔知海鬓角现出的星星点点,眼角出现的皱纹,不等他问询,直接开口答,“问过二兄了。”

姜鹤望倾吐的秘密,如今成了她需要深藏的秘密。她对崔知海说,“不要再往下问了。尽快结案吧。”

崔知海苦笑,“怎么结案?大理寺提审了徐在安,口供已经录下了,三支利箭穿心……”

“真巧。”姜鸾笑了笑,“西北打完了一场硬仗,大军班师的半路上,大理寺就接着往下审了。时机接的真好。”

崔知海还在解释,“九月的案子,拖延到年底,实在拖延不下去了。原先还有战事转移各方的注意力,现在仗打完了,所有的眼睛都转回来盯着这桩案子。朝野上下,处处都是质疑之声啊,殿下——”

“行了,我知道了。”姜鸾打断崔知海的言语。坐在他的位子上,崔知海是真尽力了。

“崔中丞近日辛苦。今天别去审案了,让你松散一天,替本宫去城东的王家本宅跑一趟,找王相说几句话,要个东西,本宫急用。”

区区小事,崔知海当然满口应下,“殿下要带什么话,要什么东西?”

姜鸾轻描淡写地说:“请崔中丞跟王相说,今年开春,王相退隐前夕,二兄有件要紧的东西留在他那儿,现在打算要用了。劳烦他送回来。”

——————

东宫步辇在外皇城的诏狱门外停下。

姜鸾大张旗鼓而来,脚步才跨进门槛,里头正在询问的几位朝廷大员已经迎了出来。

三堂会审的三位主审官员,除了崔知海不在,另外两位: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裴显前脚进了诏狱,他们后脚就跟来了。

诏狱的审讯值房里,墙上的火把全部点亮,映亮了石室四面墙上悬挂各式的刑具,空气里弥漫着陈旧的血腥气。

裴显坐在墙边的铁胡床上。

那铁胡床是特意为了询问犯人而打造的,四脚牢牢铸在地上,不可以移动,扶手上有拷住手腕的铁铐。

裴显只是停职质询,从官府公文来说,还算不上犯人,无人给他上铐。

姜鸾进去审讯值房时,裴显正坐在那铁胡床上,修长的手指捧着一杯热茶。无视于周围大眼瞪小眼的各色视线,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评价了一句,

“诏狱里的茶水,和兵马元帅府里待客的茶水差不多滋味。”

姜鸾从敞开的大铁门处走进去,直接坐在审讯值房里唯一的坐床上,说,“本宫有话要私下里问询裴中书。你们都退出去。”

刑部尚书吃了一惊,急忙阻止,“这怎么行,殿下万金之躯……”

他的目光带了提防,隐晦地看了眼对面端坐的裴显。

先帝去年八月里,就是被朔方节度使韩震龙劫持,才导致了后面的暴死。

眼下待审的这位,不也是河东节度使出身!如果他也突然暴起,意图劫持身份尊贵的皇太女,这这这……后面的事,他已经不敢再往下想了。

姜鸾不去看开口劝诫的刑部尚书,目光转向了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徐有墨,京城士族出身,家族依附会稽谢氏已经有三代,徐有墨的女儿嫁给了谢氏的旁支庶子。她这些天来暗查这桩案子牵涉的各方势力,已经查得清清楚楚。

她单点了徐有墨说话,“徐卿,你也觉得不妥当?”

徐有墨肃然起身,“殿下,极为不妥当。裴中书孔武有力,如今他的身上,呵呵,未曾带镣。殿下屏退左右,单独和裴中书会面,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臣等万死难辞罪责。万万不可——”

不等他把话说完,姜鸾抬高声音,点了门外的薛夺进来。

“裴中书坐的胡床上似乎就有腕铐?本宫在这里看着,薛夺过去,给裴中书铐上,等本宫单独问完话再解开。各位觉得呢。”

刑部尚书擦着冷汗,默默不语。

徐有墨噙着冷笑,说了句,“下官倒是无异议,就不知裴中书意下如何?”

裴显撩起眼皮,视线扫过对面托腮坐着的姜鸾,视线对上的同时,她歪了下头,冲他眨了眨眼。

裴显把手里捧着的茶盏放在旁边,手腕抬起,平淡唤道,“薛夺过来。”

左腕上戴着的两串金珠手串,从衣袖里露了出来,在灯火下闪耀着金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