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4节(2 / 2)

加入书签

什么有违天和,呸!

一群没根的下贱东西和贱婢,配什么谈天和,分明是借故让她没脸,还当着这么多人的脸。

“哎哟。”范淑妃越想越觉得胸口憋闷。

“娘娘,可是奴婢的力度大了,奴婢有罪。”

范淑妃瞥她一眼,摆摆手。

“回禀娘娘,王爷来了。”长春宫的大太监躬着身子进来回禀,在他身后不远,就跟着周王。

范淑妃立即让宫女退开,稍微坐直了身子,看向疾步而来的周王,惊道:“我儿,这会儿宫宴还没散,你怎么来了?”

周王来到跟前,怒气勃发,瞪了宫女和太监一眼,道:“滚出去。”

范淑妃眉尖一蹙,看着太监和宫女退下,便沉了脸,问:“你这是怎么了?”

“我倒是想问母妃是怎么了呢,您倒是说说,这平白无事的干嘛要针对那宋太夫人呀?您想拿人做伐子,也是大有人在,怎偏偏就要针对宋太夫人了。”

范淑妃黑了脸,呵斥道:“你这是对你母妃说话的态度吗?以诘问的语气?”

周王一噎。

他吸了一口气,语气放软了些,却仍然有些气急败坏,道:“儿子实在是不明白,您为何要针对她?您可知道,您这前头针对宋太夫人,后头宋相就针对儿子,和父皇建议,让儿子去和翰林院一道编那什么庆年大典了。”

编大典?

范淑妃愣了一瞬,道:“不是,让你去编大典?”

堂堂一个王爷,去编什么大典,哪有什么出色,又有什么功劳可捞,那不是困在翰林吗?

范淑妃知道现在是立了太子,但那又如何,太子还年幼,能不能长大都不好说呢,就是太子立了,也有废太子的,在这前提,自家儿子底蕴足了,将来才有力一争不是?

可如今,编大典?

“宋相,宋允之,他竟敢!”范淑妃有些气急:“你父皇应了?”

“自然是应了。”周王咬牙道:“儿子留在京中不去就藩,可不是为了留下编修大典的,母妃您偏要针对宋太夫人,倒让宋相记恨上我了。”

范淑妃张了张嘴:“我,我也不想,我就是看到她就想起你曾外祖母,你曾外祖母本来是多风光的人呐,也本该享受到这样的风光,可偏偏这么早就没了。如今你外祖一家都在守孝,在立太子时,你最需要助力的时候丁忧,我想想就来气,所以自然而然的看到宋太夫人,就忍不住。”

“母妃,曾外祖母也有七十以上的人了,哪里算早没?那也只是您祖母,又不是您娘!”

范淑妃重重地一拍炕几:“逆子,你住口!”

第1574章 楚帝维护,敬若至亲

周王也是气急了,才口不择言,话一出口,他就发觉失言了,心虚地看向怒色满脸的范淑妃。

“儿子不孝。”周王在亲娘跟前,也是豁得下脸,连忙拱手认错,又道:“儿子也是一时情急,才口出狂言,请母妃原谅儿子这一遭。”

范淑妃瞪着他:“正儿你记住,在你一天都没登上宝位之前,你最大的助力依旧是母族,没了母族的指望,仅凭你这几年培养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成大气候。”

周王心有不服,却也不得不承认,恹恹地道:“母妃,我知道,但母妃也别忘了,范家也是有两头选择的。”

范淑妃磨牙,道:“正是因为范家有两头选择,你才更要谨慎,把范家全力争取过来,你外祖父也不傻,后戚和外戚,始终差了一辈。”

周王心头一荡,可想到自己如今被发配去修大典,又耸拉着耳朵,道:“可是父皇已经开口了,开了印儿子就得去翰林,母妃,这……”

范淑妃道:“晚上小宫宴时,母妃再磨一下你父皇,就是你父皇不收回成命,你就老老实实的待在翰林,须知道,那地方也是极重要的,翰林里的大人,谁没几个门生,那可都是读书人,懂吗?”

周王眉梢一挑。

“还有,闻氏入门都快一年了,还没好消息传来,今日你母妃是丢尽了脸,皇后不仅要送美婢,连你皇祖母也要掺和一份,给你送几个好生养的人过去。”范淑妃咬牙,道:“那些个人,也就是个玩意,就是生下孩子也都不是什么矜贵人,你留些日子,再送出去就是了。母妃会亲自给你挑两个人送过去。”

周王有些头疼,道:“母妃,儿子后院里的人够多……”

“再多也生不出孩子有什么用,你几个兄长弟弟,就周王府子嗣最少,你那二皇兄,都快有四个儿子了,还有两个郡主。你呢?”

周王吃了这一呛,道:“二哥,二哥他能有什么出色,就是跟种码没两样。”

“你别管,总之吴王就是厉害,那可都是皇室子孙,开枝散叶那就是最基本的。”

周王有些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儿子晓得了。”

……

除夕宫宴在中午举行,晚上,则是皇帝自己的小家宴,都是自己的妃嫔和子孙。

范淑妃瞅准了机会亲自服侍楚帝更衣,撒娇似的说起周王修大典的事。

“儿子大了,您也不是不知道他的本事,让他去修大典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楚帝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屈才?怎么在淑妃你眼里,修庆年大典就是屈才了,那可是国之重事。”

“不是,臣妾不是这个意思,是说……”

“天子金口一开,驷马难追,他不想去修大典,那就去西北那边养大马。”

范淑妃脸色一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